汉服和服有什么区别?汉服与和服PK谁是
汉服和服有什么区别?汉服与和服PK谁是夏商周时期,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形成君主制,阶级分化的社会形态。因此随着社会形态的形成与之配套的衣冠制度也随之有了大概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分封制,世袭制,等级制的确立。周天子确立了封建冕服制度,从此服饰被冠上作用于礼制的功能。正所谓:而随着时间推移到黄帝时期,《史记》中就提到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为正妃,她发现了桑蚕,可以制作丝绸之后。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又称嫘祖始蚕。这改善了人们的穿衣习惯,从这里开始,我国人才有了正式的衣裳。“衣冠上国”才有了正式的开端。我国的文化也因此翻开了新的篇章。1、汉服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由于掌握了石器钻孔,磨光技术而掌握了制作遮身保暖的衣服的历史。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原始人类服饰的记载。例如《后汉书·舆服志》中便有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
汉服-即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被称为华服,汉装,汉衣冠。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服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它维系着民族的精神与物质。而作为占据中国人口92%的主体民族--汉族。它的服装汉服伴随着汉民族的历史形成并发展。是汉族文化发展的参与者,代表了汉族的文明象征,是汉族的精神文明支柱。
而汉服的发展到了现代,由于满人入关剃发易服的政策,以及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冲击。使得那一段时间的中国军事、政治、经济都短暂地落后于世界。中国的服饰艺术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我国的民众,汉族的民众曾在好一段时间内羡慕别人家的传统服饰,那是如此的辉煌,瑰丽。比如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却不知道这些全部都脱胎于曾经我国历史上璀璨王朝,我们堪称他们的“老祖宗”!
因此,在我国的复兴之路越走越远,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研究汉服艺术,复兴汉服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那么今天,笔者就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谈一谈汉服的发展,背后的文化内涵研究,以及对于日本和服的影响。
一、汉服的发展史1、汉服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由于掌握了石器钻孔,磨光技术而掌握了制作遮身保暖的衣服的历史。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着原始人类服饰的记载。例如《后汉书·舆服志》中便有记载:
“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
而随着时间推移到黄帝时期,《史记》中就提到黄帝娶西陵氏女嫘祖为正妃,她发现了桑蚕,可以制作丝绸之后。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又称嫘祖始蚕。这改善了人们的穿衣习惯,从这里开始,我国人才有了正式的衣裳。“衣冠上国”才有了正式的开端。我国的文化也因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夏商周时期,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形成君主制,阶级分化的社会形态。因此随着社会形态的形成与之配套的衣冠制度也随之有了大概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由于分封制,世袭制,等级制的确立。周天子确立了封建冕服制度,从此服饰被冠上作用于礼制的功能。正所谓:
“贵贱有等,衣服有别,上自天子卿士,下及庶民百姓,服制各有等差。”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国争雄,百家争鸣。各家思想文化的剧烈碰撞,使得服饰思想也分为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例如墨家的:“衣必长暖,然后求丽”。法家的:“崇尚自然,反对修饰”。道家:“甘其实,美其服”。其中儒家思想:“宪武文章”以及“约之以礼”等开始占据主流。并出现了“深衣”这种将服装造型与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服饰。
由于社会的进步,齐、鲁两国的纺织业,染料,纺织原料迅速发展,产品流域不断扩大,服装面料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也让齐、鲁两国获得了“冠带衣履天下”之称。
在随后的秦汉时期,在天下大一统之后,封建王朝的建立也使得衣冠制度有了一个更加完善的理由。始皇帝在“六王毕,四海一”。的豪气下推行了“车同轨,书同文,兼收六国车旗服饰”等一系列措施。汉代随着秦朝已确立的服饰制度,又增添了以冠帽来区分等级的汉代冠冕制度。汉武帝时期,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对后世影响深远。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直处于动乱分裂的状态,先是魏、蜀、吴三足鼎立,后来又出现了不同的民族建立了十几个国家,简称为“五胡十六国”。动荡的时期对于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动荡,各民族错居,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于服饰方面也是如此。
唐宋时期唐代的服饰承上启下,法服也就是传统的礼服与常服同时并行发展。而宋代的服饰大体上沿袭了隋唐的制度。但是由于宋朝时的时局并不稳定,长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服饰大体上是一种简朴、含蓄、严谨的风格。
元朝时期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服装大体上的差异不大,只是北方女性的汉服发饰有相应的简化。
在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初期就进行了“恢复汉唐礼仪,调整冠服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明太祖确立明朝服饰的基调为“上取周汉,下取唐宋”。并且明朝时棉布得到了普及,百姓的衣着材料跟着得到了改善。
2.汉服的断层、衰亡
明末时期满人入关,为了达到维护他们满洲统治的目的,在汉族地区实行了“剃发易服”政策,并且强硬地表示:
“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等。
但是汉族的长期以死抵制斗争也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即“十从十不从”。虽然这些有限的让步也使得中国人民保留了一些汉服的特点,但是这对于汉服文化仍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使得其出现将近两百多年的断层。在这多年的历史中,汉服逐渐以满服为模式改良发展,而非传统汉服的民族服饰。汉服,亟待复兴。
3.汉服的复兴与繁荣
从清末的鸦片战争时起,一直到1911年我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华服饰文明终于重振雄风。1913年学者钱玄同头戴“玄冠”,穿着“深衣”。拉开了汉服复兴的序幕。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根据现代服装与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制作出唐装,在上海APEC首次亮相就获得了一众好评。
然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不断加强的当代。汉服复兴被广大人民群众提上了日程。一些学者,汉服爱好者们通过考据汉服历史,恢复了汉族的传统服饰。汉服复兴迎来了最为璀璨的时期。
二、汉服的文化内涵《左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汉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一直是历代汉族王朝的法定衣冠,它被冠上了礼制的意义,是阶级的象征,权力的象征。一靴一帽、一巾一饰无不体现着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它是中华民族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朝代是如何的变化,礼不变,服章冠冕不变。
2.文化艺术方面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象征,一直是传承不断。其中许多形制都代表了汉民族的精神。就如同代表了儒家思想文化与服装造型结合在一起的“深衣”。并且代表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它赋予了汉服独特的文化意蕴。又如同汉服中的"五色"对应“五行”的色彩内涵。它们使得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与人的自然行为保持协调。体现了汉服独特的的审美意蕴。
3.社会方面
研究汉服对于汉族人了解汉族传统,加强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以及爱国心有很大帮助。也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意义。它对于现阶段人们的道德文明建设也有积极的方面,以及汉服悠久的历史与变动对于带动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三、对于日本民族服饰的影响1.文化方面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三国时期,中国的吴国与日本(倭奴国)就有沟通往来。当时日本就有派遣人们去往吴地游历,当时带回日本四个织女,对于日本的纺织手工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所以当时的日本服装成为“吴服”。后来由于音近的原因,变成“和服”。
到了盛唐时期,也就是日本的奈良时代。日本派出“遣唐使”来到中国,中国赠予大量的朝服给日本。次年,由于对于天朝上国的向往,日本模仿隋唐服饰制作自己的服装。之后一直到日本室町时代,和服才在原有唐朝的的基础模式下加以改进,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和服”
2.思想方面
前面有说到,我国的服饰承载着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文化。我国独有的儒家,道家文化让我们的服装从综合整体的联系自然的观点去进行设计。日本的和服设计理念也随之受到影响。他们共同拥有着“天人合一”“尊卑有别”“阶级”“节气”等等一系列的理念。这些就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之下,日本对于服装的理念与意识一直没有脱离这些思想。但是由于日本人民小心翼翼的性格原因,他们对于服装也进行了自己的改良,他们的服装也体现了相同的特点
四、结语中国上下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曾经一直是亚洲文化的中心地带,被誉为“天朝上国”。对于周边文化影响深远,日本算是第一例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如今的日本人早已将曾经从中国学过去的东西逐渐发展成为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服装上也和曾经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是从他们的和服文化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特点。
但是我们作为亚洲文化的发源地,却曾经差点丢失了我们的传统。传统的流失,是文化的流失,是传承的流失。它是属于汉族的历史,是汉族的宝藏。五千年的时光孕育了最为璀璨的华夏文明。其中服装贯穿了我们整个文明的发展,是我们的礼制,是我们的和谐与智慧。我们应该去找回它!
参考文献
《史记》
《礼记》
《中国服装发展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