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现代长文翻译技巧,中日翻译实践研讨盛会
浅谈中日现代长文翻译技巧,中日翻译实践研讨盛会杨玲王众一总编的演讲列举了很多翻译案例,在品牌翻译本土策略带来的启示上,王众一总编辑举例,“Nippon Paint”若翻译成“日本涂料”或“日本漆”,在中国市场估计早就没有立身之地,但“Nippon Paint”很巧妙的翻译成“立邦漆”,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非常正能量,自然就打开了中国市场。接着,广州市联普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东省翻译协会秘书长陈定刚博士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主讲嘉宾和与会代表表达敬意和谢意。同时,陈总经理还简单回顾了公司服务日企20年的历程,希望与高校日语专业扩大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日友好事业而努力。王众一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主讲的题目为“译道与译术——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翻译实践与思考”。他从自身的中日翻译实践工作出发,分享了所感所获,探讨了小说、诗歌、戏剧类翻译的问题,并对“跨文化翻译如何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进行了重点阐述。
11月17日,由人民中国杂志社与广州联普翻译公司共同主办的中日跨文化传播翻译实践研讨会在中国外文局圆满举办。来自全国中日翻译教学一线约150名师生相聚在外文局,就中日跨文化传播与翻译实践进行教学互动、研讨交流。文化部原副部长刘德有、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等六位来自中日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分享了他们的翻译实践经验和体会。他们的发言内容丰富、理论深厚,参会人员积极提问交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研讨会现场
陈文戈
研讨会开始前,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陈文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首先对参会嘉宾们为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表示由衷敬意。并感谢高校日语老师对《人民中国》杂志及微信公众号的认可,将有关内容作为中日互译的教材。他表示,主办这次研讨会是希望在中日文翻译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相识、了解和加深友谊的机会。
陈定刚
接着,广州市联普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东省翻译协会秘书长陈定刚博士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主讲嘉宾和与会代表表达敬意和谢意。同时,陈总经理还简单回顾了公司服务日企20年的历程,希望与高校日语专业扩大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日友好事业而努力。
王众一
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王众一主讲的题目为“译道与译术——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翻译实践与思考”。他从自身的中日翻译实践工作出发,分享了所感所获,探讨了小说、诗歌、戏剧类翻译的问题,并对“跨文化翻译如何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进行了重点阐述。
王众一总编的演讲列举了很多翻译案例,在品牌翻译本土策略带来的启示上,王众一总编辑举例,“Nippon Paint”若翻译成“日本涂料”或“日本漆”,在中国市场估计早就没有立身之地,但“Nippon Paint”很巧妙的翻译成“立邦漆”,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非常正能量,自然就打开了中国市场。
杨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杨玲演讲的主题为“对外传播中的中日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杨玲老师指出,跨文化传播翻译人才在当今时代十分重要,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还要具备综合素质、外交意识与外交能力。她从行业现状、培养体系、日语MTI人才培养、特殊案例四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为谁培养?”的问题,引发了在座师生们的思考,为日语教学及中日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角度。
王小燕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席翻译、日语部资深同传译员王小燕,主讲题目为“讲好中国故事与跨文化背景下的外语传播”。王小燕长期活跃在中日双语同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用图文、音视频案例与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互动,引发不同的思考。
研讨会参会者
王小燕现场让大家观看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演富士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的视频,在座的听众都认为安倍短短几分钟的发言幽默、亲民。而当王小燕关了画面,只听音频后,大家就有了不同的感受。王小燕说 安倍首相实际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话语传递了自己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理念,可谓是非常会讲“故事”。她通过这个案例也指出,在翻译中,“中国故事”≠ “中国の物語”,而是指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及未来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方向。
修刚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主讲的题目为“中国特色话语的对日翻译”。修刚老师以天津《今晚报》的日文版翻译为例,从“话语体系建设与翻译”、“日语受众与翻译”、“受众视角下的翻译标准”、“构建对日话语体系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修刚在演讲中举例,煎饼果子盖过“天津三绝”,成为老外最爱的津门特色小吃。这句话翻译成日语,译文一为:また、天津名物の中華風クレープは「天津三大グルメ」を圧倒し、外国人に最も人気のある天津B級グルメとなった。由于中日的习惯障碍,日本人并不知道“中華風クレープ”具体是什么。译文二为:また、天津名物のジエンビンガオズ(中華風クレープ )は「天津三大グルメ」を圧倒し、外国人に最も人気のある天津B級グルメとなった。将“煎饼果子”进行了音译,有利于日本受众更好的理解。
徐一平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日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徐一平演讲主题为“语言之翻译与文化之翻译”。徐一平老师探讨了“翻译有无绝对答案”,如何看待各种翻译标准,提出“语言之可译性与文化之不可译性”,并以《雪国》译本为例论述翻译实践。
参会老师积极提问
谈到文化之不可译性,徐一平教授谈到了日本的“寿司”,可以说是一种有形文化,中文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翻译词汇,若将“寿司”是个什么东西解释一遍,未免词句过长,不容易记忆。若直接把“寿司”二字拿来使用,不懂寿司是什么东西的人,看到“寿司”二字会不知所云。文化事物的不可译性即可见一斑。
刘德有
研讨会最后,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华日本学会原名誉会长刘德有先生,给大家带来了主题为“翻译重在实践和科学地总结”的演讲,分享了自己长期在翻译实践经历中的所思所想和趣事,让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感触颇多。
刘德有先生认为,译者必须要掌握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时不能简单的文字搬家,要考虑具体的语境和中日文化习俗、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还谈到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不能脱离实践,但同时理论又会反过来指导实践,要多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经验,否则理论学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他还举例谈到了日语里的同音词、翻译的共性与差异、如何正确对待翻译的民族化、翻译时要注意各种场合、处理好个别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等方面。刘德有先生还分享了在给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领导人做翻译时的趣事。最后,刘德有先生说的几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出色的翻译应该是翻译者对翻译工作的一种担当,是业务水平、知识水平、政治水平等各种水平的综合表现。
研讨会上主讲嘉宾们把自己的所知所得倾囊相授,参会老师也是积极发问交流。一天的时间转瞬既逝,大家都深感意犹未尽。许多老师对本次研讨会夸赞不已,表示收获的知识对今后自己的教学和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期待今后能够继续举办。
(文:孙莹双 摄影:王丹丹 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