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转世灵童得到重视,只要是黄教认定的转世僧人都会受到非同一般的重视,葛尔丹出身只是亦是如此。当时葛尔丹尚且年幼,还只是准格尔部族的一位小王子。准格尔信仰的是西藏的黄教,对于黄教的一些传统极为推崇,这其中就包括"转世灵童"的传统。在西藏的宗教传统中,挑选达赖和班禅的方式,都是通过转世灵童来实现的,不管你到底有没有那个才能,不管你的出身到底如何,反正只要布达拉宫的人认为你是转世灵童,那么,哪怕再是不愿,除非死亡,否则即使只是一个傀儡,也得好好端坐在布达拉宫之中,著名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是最好的例子。葛尔丹和韦小宝这人关系怎么样我们没有考究,毕竟连韦小宝这个人,或者他到底有没有真实原型这件事我们都不曾得知;但是,葛尔丹与桑结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友。《鹿鼎记》中所提到的桑结,实际上指的就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老师以及实际掌权者桑结加措。(桑结

导语

"悲剧性人物"是戏剧创作中最为人所喜爱的一种主色基调。他们在前期或是霸气十足或是温柔慈祥,然而,戏剧的内容越是在向前推进,人物的故事线越是明显,这些悲剧性人物的惨痛故事线也愈发的清晰。悲剧性人物通常比喜剧性人物更难塑造,后者只需要一条完整顺畅的故事性足以,而前者却需要无数的元素才能完成——就像人生一样,平安顺遂的人生千篇一律,悲惨的一生却是各有不同——葛尔丹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者。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1)

(葛尔丹)

葛尔丹无论是在史书中抑或是民间,对于他的评价向来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说他是活佛转世,是半人半神;也有人说他穷兵黩武,他的一生就是一个笑话......然而,不算如何,作为一个能让康熙大帝三次出征的人物,葛尔丹的一生本就充满了传奇。

左手佛法,右手屠刀;少时学佛经,转身磨刀霍霍向漠北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鹿鼎记》中,曾经出现过一个人物,此人与主人公韦小宝,以及一位来自西藏的僧人桑结义结金兰,成为异父异母的好兄弟——他就是著名的绰罗斯·葛尔丹。

葛尔丹和韦小宝这人关系怎么样我们没有考究,毕竟连韦小宝这个人,或者他到底有没有真实原型这件事我们都不曾得知;但是,葛尔丹与桑结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友。

《鹿鼎记》中所提到的桑结,实际上指的就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弟子、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老师以及实际掌权者桑结加措。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2)

(桑结加措)

当时葛尔丹尚且年幼,还只是准格尔部族的一位小王子。准格尔信仰的是西藏的黄教,对于黄教的一些传统极为推崇,这其中就包括"转世灵童"的传统。在西藏的宗教传统中,挑选达赖和班禅的方式,都是通过转世灵童来实现的,不管你到底有没有那个才能,不管你的出身到底如何,反正只要布达拉宫的人认为你是转世灵童,那么,哪怕再是不愿,除非死亡,否则即使只是一个傀儡,也得好好端坐在布达拉宫之中,著名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就是最好的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转世灵童得到重视,只要是黄教认定的转世僧人都会受到非同一般的重视,葛尔丹出身只是亦是如此。

葛尔丹在出生之际,黄教派人来告知葛尔丹的父亲,称他是"尹咱呼图克图"的转世,是修习佛法的不二人选。所谓"尹咱呼图克图",指的是西藏的一位高僧,黄教使者的这个说法,无疑是给准格尔部族的人戴了一顶高帽子,潜在意思就是在说:既然你的儿子都是高僧转世了,那么就应该让他跟我们回去修习佛法。

普通人也许会为这个机会感恩戴德,毕竟在西藏,宗教代表了一切,藏王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政府职位罢了;然而,葛尔丹的父亲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作为准格尔部首领的这个位置,就不得不让人多想。

黄教与红教的矛盾由来已久,但因为清廷的态度更加倾向于黄教,后来甚至亲赐"达赖"这个称号,黄教的地位自然是更上一层楼。不过,毕竟是天高皇帝远,黄红两教之间倒是愈发紧张。如果可以争取到当时请打的准格尔部的支持的话,那么黄红之间的战争将会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倒向黄教的一边。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3)

(黄教圣地)

出于种种考虑,最终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还是将儿子送到了西藏,拜五世达赖喇嘛为师,与桑结加措成为师兄弟,也是最好的朋友,后来桑结加措在五世达赖喇嘛死后敢秘不发丧,甚至找到了仓央嘉措也不告诉清廷,这其中少不了葛尔丹的撺掇。

在布达拉宫修习佛法的这段经历,对于葛尔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大正先生曾在他的作品《准格尔史略》中这样评论葛尔丹:

"他身上具有活佛的端庄慈悲的气质和沉默寡语的性格。"

所谓"活佛的气质",其实指的就是葛尔丹对于维护蒙古利益的坚定决心与他在准格尔独一无二的宗教地位。而这些,都是他在布达拉宫学习期间得来的;不仅如此,在西藏期间,葛尔丹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桑结加措。

桑结加措作为达赖除葛尔丹这个半路出家的弟子之外,是达赖喇嘛唯一的弟子,他的身份,注定了桑结加措以后不凡的地位。作为五世达赖的弟子,桑结加措将来会有两条道路足以让他平步青云:一是成为藏王,接管西藏的势力,为新任达赖和班禅鞍前马后,但是,他将会成为宗教之外,西藏最大的权力掌控者;二是继续留在达赖身边,说不定以后就能成为新一任的高僧了呢?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身份,对于葛尔丹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中世纪的教皇和丕平,一方给予权力,另一方给予宗教和法律上的"合法证明"——正是互相利用地关系。

果然,在得知僧格珲台吉被杀之后,葛尔丹回到准格尔,平定叛乱,并当上了准格尔的新一任首领,这其中少不了桑结加措的帮助。

《秦边纪略》曾记载过,说葛尔丹:

"有大志,好立奇功......不甚学梵书,唯取短枪摩弄。"

即使身处佛寺之中,听万佛之音,却是不能洗涤他心中的戾气,仍不忘舞刀弄枪,可见,葛尔丹这人,虽是成为高僧、活佛的命,却注定走上一条在战场上扬名立万、横刀立马的路。

于是,准格尔新首领葛尔丹上任不到一年,立马朝漠北开刀。

与莫斯科交好,建立准格尔汗国,将势力扩展到南疆和中亚

葛尔丹是一个智慧与勇气并存的首领,他有勇有谋,不惧上层贵族对他的威胁,势要废黜腐朽的政策,将准格尔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而事实也证明:他真的做到了。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4)

(准格尔旗)

在葛尔丹之前,准格尔再强大,也不过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强盛的部落罢了;再加上部族之间的斗争、部族之内的权力倾轧,每一人都在拖累着准格尔的进步,整个部族看似繁荣,实际上已经摇摇欲坠。而葛尔丹想要做的,便是"先破后立",将原有的、已经处于衰败之中的准格尔部族体系打破,再建立一个崭新的准格尔。

于是准格尔汗国诞生了。

从一个松散的部族到一个拥有垄断权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准格尔只用了区区六年的时间,而葛尔丹在其中绝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外交上,葛尔丹一反之前的准格尔部族的"抗俄"政策,与沙皇俄国方面交好,每年都会派人出使莫斯科等地,与沙俄贵族交好。因为这一条政策,葛尔丹可以放心向南疆和中亚挺进;不仅如此,在商业贸易方面,因为外交方面的原因,准格尔和沙俄之间的贸易增多,促进了准格尔商业的繁荣,也发展了它的经济,从而促使葛尔丹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军事行动当中。

在军事上,准格尔占领青海,统一了卫特拉蒙古,这促进了蒙古的统一,从大方向上看,葛尔丹的这一军事行动也为清廷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葛尔丹还打通了天山通往内地、西藏、青海的通道,换言之,葛尔丹占领了西北通往内地、西藏、青海这三地的主要通道与商路,这对于准格尔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全盛时期的准格尔,它所占领的疆域,不仅包括内外蒙古,还包括青海、南疆、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向来战无不胜的葛尔丹开始"飘了",他自觉可以继续向东挺进,甚至将目的锁定了清王朝。

于是,康熙大帝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三征葛尔丹"开始了。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5)

(三征葛尔丹)

与清对战,葛尔丹覆灭的开始

葛尔丹的强大不是空穴来风的,就连当时正处盛年的康熙帝也是在三征之后才彻底将葛尔丹解决。不过,仔细想来,葛尔丹的覆灭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日本蒙古史学家若松宽曾对葛尔丹进行过如下评论:

"倘若噶尔丹不与清朝为敌,随回过头来集中精力对付占据博尔塔拉的策妄阿喇布坦,也许他创建的喇嘛教-准噶尔世界帝国的理想就有可能实现也未可知。"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6)

(清朝军队)

葛尔丹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内部的叛乱。当葛尔丹正带着军队在外与清政府浴血沙场的时候,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喇布坦却悄悄占领了葛尔丹的"老巢"伊犁,导致葛尔丹兵败逃走之际竟无一处可容身,绝望之时,一代枭雄,竟落了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当然了,葛尔丹失败的原因不仅如此。

首先,葛尔丹在南疆等地实行的高压政策,导致被压迫民族的反抗;其次是葛尔丹的亲俄政策,导致准格尔内部人心背离,毕竟当年就是准格尔部就是因为惨被沙俄压迫、屠杀才冒着生命危险回到中国境内,才有如今的发展,葛尔丹的行为虽然在策略上是正常的,但对于人民来说,却是"数典忘祖",是不可原谅的。

葛尔丹占领了哪些地方?34蒙古的土地(7)

(葛尔丹雕像)

结论

总得来说,葛尔丹对于蒙古地区的统一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的,但是,他的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也破坏了当地民族的权益以及这些地区的发展,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准格尔史略》

《秦边纪略》

《蒙古黄金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