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土豆开始进化:土豆土豆我是专家
从一个土豆开始进化:土豆土豆我是专家在这个高海拔和干旱山区,他们计划以科技专项为依托,建立一个200亩的优质马铃薯试验田,引进“希森6号”等4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目标是辐射带动全村种植优质马铃薯5542亩,全程机械化种植达到85%以上。“上年夏季干旱少雨,造成马铃薯产量有所下降,所以今年我们打算引进耐旱、抗逆性、淀粉含量高的新品种。”驻村第一书记陈建军表情凝重。金豆银豆,不如土豆;丰年当菜,荒年当粮。在西北,土豆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曾经的“救命薯”变成了“致富薯”,人们对它的情结又增几分。这天是3月22日。一起等王喜刚的,还有宁夏科技厅驻高台村工作队,他们和王喜刚现在是“黄金搭档”。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天边刚泛出鱼肚白,王喜刚就从银川动身了。300公里以外的中卫市海原县关庄乡高台村,乡亲们正等着他指导马铃薯春耕备耕。
“时令不等人,当地老百姓都拿马铃薯当命呢。不勤来着点,我心里慌。”他说。
王喜刚是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作为宁夏科技厅今年新选派的乡村振兴科技指导员,他过了春节已经下村4次。
金豆银豆,不如土豆;丰年当菜,荒年当粮。
在西北,土豆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曾经的“救命薯”变成了“致富薯”,人们对它的情结又增几分。
这天是3月22日。一起等王喜刚的,还有宁夏科技厅驻高台村工作队,他们和王喜刚现在是“黄金搭档”。
“上年夏季干旱少雨,造成马铃薯产量有所下降,所以今年我们打算引进耐旱、抗逆性、淀粉含量高的新品种。”驻村第一书记陈建军表情凝重。
在这个高海拔和干旱山区,他们计划以科技专项为依托,建立一个200亩的优质马铃薯试验田,引进“希森6号”等4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目标是辐射带动全村种植优质马铃薯5542亩,全程机械化种植达到85%以上。
项目管理由驻村工作队负责,负责技术服务的就是王喜刚。
近3年来,驻村工作队在高台村马铃薯产业规模化、高效化、科学化种植管理上持续发力,集成示范了“覆膜、起垄、播种、施肥”一体化种植、粉垄耕作、膜上覆土等先进适用技术,使这里彻底告别了传统农业。
2021年,这个距离县城最偏远的村,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050亩,其中新技术种植面积占80%以上,平均亩产超过2000公斤。
然而,工作队对这一成绩并不是太满意。
尽管是阳春三月,山里的风刮起来却呼呼作响,割得脸生疼。队员崔雷和王冰带记者爬上附近最高的山坡,指着远处难掩兴奋。
“你看,今年高台马铃薯种植示范区主要就集中在那5个山头!我们打算把种薯繁育和病虫害防治结合在一起,希望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崔雷咧着嘴笑。
具体怎么干,陈建军和王喜刚他们早就有谱。
转化以“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和田间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建立示范核心区;整合当地农业、科技管理部门,法人科技特派员企业、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进行产学研企合作推广;实施系列技术管理措施,最终达到“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
走进海原县丰裕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种子库,只见约10吨的“青薯9号”原种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再过大半个月,它们将被种到试验田里,与即将引进的新品种进行比对试验。
王喜刚翻开保温席仔细查看。
与此同时,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的专家一行也赶赴观庄试验科研基地、同心县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等地,调研种薯贮藏情况。
种好,种植就成功了一半。丰裕合作社负责人姜晓勇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一直听专家的,他们说咋干就咋干,心里踏实。”
“走,旋地去!”说话间,他和社员开着拖拉机融入田间。
文中图片视频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迎霞摄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