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怎样做好一名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中的全职妈妈

怎样做好一名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中的全职妈妈有时,丈夫回到家时随意问一句:“今天你们又到哪里去玩了?”刘杨会很硬地怼回去:“这么好玩,你去玩啊!”她敏感地认为,自己在家带孩子,价值得不到家人的肯定。到后来,刘杨跟人交流出现了障碍,不太会讲话了。一个人带孩子其实很辛苦,加上与外界几乎断了联系,刘杨变得很敏感,也很脆弱。在暑期托管班,刘杨教孩子们叠衣服。从全职妈妈到社区志愿者,刘杨说是为了让自己走出做全职妈妈的无助感。女儿出生的头一天,刘杨还在岗位上,女儿出生后,她就成为全职妈妈。她一天中的所有事都是围绕孩子的,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有玩的时间,更没有学习的时间。没有人搭把手,每天都跟一个小孩子在讲话在交流。“时间久了,我就特别烦躁。”

11月20日,星期六。照顾女儿吃好早餐,家住青山区钢花街道112社区的刘杨边背起双肩包出门,边嘱咐女儿:“要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啊,记得喝水,记得吃水果!”作为社区志愿者,刘杨要去离家5公里的工人村一个社区周末托管班照顾那里的孩子。

刘杨是一位全职妈妈,3年前,她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在照料女儿之外,她还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一年前,每次刘杨去托管班照顾别人家的孩子时,她都会带上女儿。去年9月,女儿上了六年级,就不愿意再跟着妈妈了,她想一个人在家里——先做作业,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儿。

从需要妈妈带在身边,到可以一个人在家,这是刘杨女儿的成长;而由一位全职妈妈到走出家门广泛参与社区服务成为志愿者,这是刘杨自己的变化。

找回失去的自我

怎样做好一名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中的全职妈妈(1)

在暑期托管班,刘杨教孩子们叠衣服。

从全职妈妈到社区志愿者,刘杨说是为了让自己走出做全职妈妈的无助感。

女儿出生的头一天,刘杨还在岗位上,女儿出生后,她就成为全职妈妈。她一天中的所有事都是围绕孩子的,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有玩的时间,更没有学习的时间。没有人搭把手,每天都跟一个小孩子在讲话在交流。“时间久了,我就特别烦躁。”

一个人带孩子其实很辛苦,加上与外界几乎断了联系,刘杨变得很敏感,也很脆弱。

有时,丈夫回到家时随意问一句:“今天你们又到哪里去玩了?”刘杨会很硬地怼回去:“这么好玩,你去玩啊!”她敏感地认为,自己在家带孩子,价值得不到家人的肯定。到后来,刘杨跟人交流出现了障碍,不太会讲话了。

2017年下半年,青山区西鱼家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西鱼家”)创始人徐慧带着志愿者来到刘杨所在的社区搞活动,社区专门通知刘杨参加。“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候,我的精神状态不好,也有点不健康了。”

那段时间其实是西鱼家在刘杨所在的社区实施了青山区妇联一个帮助社区母亲的项目,刘杨是一个被帮助的对象。

被拉出家门的刘杨,慢慢地从被动参加社区活动,到主动参与,帮助徐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刘杨手巧,可以把旧物品或者不喜欢的新物品改造成为主人喜欢的物件,这个手艺,让刘杨很受大家欢迎,也让刘杨重新找回了关在家里时失去的自我。

第二年春季开学,把女儿送到学校的刘杨对徐慧说:“我要来当志愿者!”3年来,刘杨参加了西鱼家在社区组织的1500余场活动,从与社区前期沟通到活动策划设计,到现场组织实施,她越做越熟练,视野也越来越宽阔,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人生有了新定位

怎样做好一名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中的全职妈妈(2)

孙俊的软陶课深受托管班孩子欢迎。

11月20日早晨刘杨出门时,隔壁111社区的孙俊也出了门,她要与刘杨一起去工人村。

孙俊也是全职妈妈,与刘杨一样,她现在也是西鱼家的骨干,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之外,还帮助照顾社区的孩子和老人,她们的足迹已经遍及青山区的50个社区。

2019年2月,孙俊从一家台商企业辞职,当时正是女儿初三的寒假。“孩子中考,是一个很关键的节点,我回来就是要给她做好后勤,多陪陪她。”

为了给女儿做好吃的点心,孙俊报了一个班学烘焙,班上都是像她这样的全职妈妈和准备学一门手艺去创业的女性。

有一天,徐慧来了,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烘焙班的女性讲志愿服务,讲做公益的理念。孙俊感到震撼——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她加了徐慧的微信。

半年后,女儿上了高中,孙俊有了大把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她联系了徐慧,成为西鱼家的一名志愿者。

孙俊读大学时,学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策划公司做设计,生下女儿后去了台商企业做行政文员。回到家庭做全职妈妈,她不仅学习了烘焙,学习了计算机编程软件,还把过去的美术专业捡了起来。

在社区做志愿者,主要是根据社区的不同特点,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原来要负责社区的“四点半学校”,现在“双减”后,社区又有周末托管班、暑期托管班。而面向老人的活动,孙俊她们更是想尽各种办法,让老人们走出家门,到社区来玩得开心。

中秋节,孙俊教老人做月饼。为了锻炼老人的大脑,孙俊教老人做手工。“我们什么事都要做,真没想到,我所有会的技能,都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派上了用场。”

在做社区志愿服务之前,孙俊说她自己搞不清楚街道和社区的层级关系,更不知道除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之外,她还可以帮助到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孙俊说:“在社区做志愿者,实现了我的自我价值!”

孙俊的满足和欢喜,还来自于她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定位在了一个她比较喜欢的位置,这个位置让她既能做自己的事情,也能用其所长,去服务他人。

辞职时,孙俊计划当4年全职妈妈,女儿高考完后,再找一份工作。现在她重新做了人生规划——不再找工作了,就做一名社区志愿者。为此,她又开始学习社工知识,为考社工证作准备。

做志愿者后的改变

在社区托管班,刘杨和孙俊的身份是托管班的老师。在家只管一个孩子,在社区托管班她们最多的时候要管50个孩子。

刘杨和孙俊不知不觉地把作为妈妈管孩子的方式带到了托管班,同时,她们也会不自觉地将在托管班的态度带回了家。

托管班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要求孩子把当天的作业完成,作业完成后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如看课外书籍等;有时刘杨和孙俊也带着孩子用天然的树叶做手工,用软陶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年级的小武(化名)到托管班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孙俊的注意。他不做作业,把作业本撕掉,折成各种枪和坦克等兵器的形状。

“你为什么不做作业呢?”孙俊上前,孩子头也不抬:“我不会做!”用了一周的时间,孙俊终于让小武自觉做作业了。

她的方法就是和小武交流:“小武,你知道这么多兵器啊,老师还不知道呢,你教我认呗。”小武看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终于有人关注,兴奋得眼睛放光。

孙俊给他提的条件是,作业做完后再给老师讲兵器。小武开始自觉地做作业后,孙俊又在请教兵器知识的同时,跟小武讲:“你这么喜欢兵器,将来可以考军校啊,考上了军校就可以研究兵器了。现在学习好了,将来才能考上军校啊。”孙俊与前来接孩子的小武妈妈沟通了十余次,告诉小武妈妈多关注孩子的爱好,不能只关注考试分数。

让孩子的爱好成为激励他们自觉学习的目标,这个方法是孙俊在自己女儿身上摸索出来的,用在小武身上也很灵。

前不久,小武妈妈给孙俊打电话报喜,小武获得了班级“劳动小能手”,成绩也从不及格考到七八十分了。这个过去因为成绩不好、不爱学习被老师和同学疏远的孩子,终于回到了队伍中。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着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烙印。现在的孩子太被关注了,天性得不到释放,这就是刘杨作为全职妈妈观察到的。于是,她在托管班照顾孩子时,在休息时间,一定要把孩子们放出屋子,让孩子尽情玩耍疯闹。“我们只要把厕所、楼梯等危险部位守好就可以了。”

妈妈对自己的孩子可以轻言细语,也可以大声吼几句,但在托管班管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不能吼,再调皮的孩子都要好好讲道理”,刘杨不再吼女儿了。

在家里,跟孩子越来越能用平等的方式相处,这就是孙俊和刘杨做社区志愿者后最大的改变。作为个人,她们也没有因为全职妈妈的身份而远离社会,远离他人。(长江日报记者田巧萍)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