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精妙自成一格:雅俗共赏笔墨精妙
笔墨精妙自成一格:雅俗共赏笔墨精妙上睿 瑞雪迎春 局部准确严谨的笔墨,表现柔韵秀雅的意境,《瑞雪迎春》具有雅俗共赏的美感。画中融合了出世与入世两种生活状态,出世逍遥洒脱成为世外高人,入世可以享受阖家团圆的乐趣。人生选择,生活态度,如此大的主题,被包容在山水画中。上睿采用院体技法,结合正统派风格,还能效仿明代吴门画派重视生活气息,让《瑞雪迎春》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生活气息,就是人间烟火气。画中有三组人物,从近到远分别是登门访友、点燃鞭炮、中堂会客。这是过年的场景,通过这个细节,让人一眼看懂了画家的创作意图。上睿 瑞雪迎春 局部当然了,人们对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看法不一。上睿也知道不能保证所有人喜欢这幅画,于是他在笔墨上下足功夫。画中古树笔法细秀,不掩坚挺气质。画中屋舍宅院,细笔勾画,结构精准。画中雪山简练浑厚,苍劲伟岸。哪怕你不喜欢画意,也会佩服上睿的高超技巧。
这幅画是清代画家上睿的作品,描绘了富足之家年终岁末的生活场景。从画中题词和画面内容就能看出来,一家人和乐融融,欢聚一堂,吉祥喜庆。有意思的是,上睿在画中添加了雪山寒林,让这幅画具有了浓厚的文人情趣。上睿作为出家僧人,画人间繁华,要在意趣上区别普通画家,故此才有了这样新颖别致的面貌。
上睿生活在康熙年间,他和王翚、恽寿平关系亲厚。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来,正统派风格对他影响很大。人们用“构图深稳,气韵冲和”形容他的画风,十分恰当。他的画有一种典雅华美的感觉,还能兼顾淡泊平和的气韵,看起来十分舒服。
上睿 瑞雪迎春
《瑞雪迎春》很像清代宫廷绘画,严谨工细,唯美大气。这是由于上睿在画中运用院体技法,让人产生了这种联想。很多人觉得院体意味着呆板生硬,这种看法抹杀了院体的优点。一种技法之所以出现,都是取法造化,进行总结归纳。后人在运用过程只知道机械化继承,不去探求技法来历,于是造成了世人的误解。
上睿采用院体技法,结合正统派风格,还能效仿明代吴门画派重视生活气息,让《瑞雪迎春》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生活气息,就是人间烟火气。画中有三组人物,从近到远分别是登门访友、点燃鞭炮、中堂会客。这是过年的场景,通过这个细节,让人一眼看懂了画家的创作意图。
上睿 瑞雪迎春 局部
当然了,人们对这种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看法不一。上睿也知道不能保证所有人喜欢这幅画,于是他在笔墨上下足功夫。画中古树笔法细秀,不掩坚挺气质。画中屋舍宅院,细笔勾画,结构精准。画中雪山简练浑厚,苍劲伟岸。哪怕你不喜欢画意,也会佩服上睿的高超技巧。
准确严谨的笔墨,表现柔韵秀雅的意境,《瑞雪迎春》具有雅俗共赏的美感。画中融合了出世与入世两种生活状态,出世逍遥洒脱成为世外高人,入世可以享受阖家团圆的乐趣。人生选择,生活态度,如此大的主题,被包容在山水画中。
上睿 瑞雪迎春 局部
画中最精彩的地方是雪山的画法,上睿注重山势的阴阳变化,画出明暗变化。一般来讲,山脚山腰多沟壑纵横,属于阴面,整体呈现出暗的色调。山顶有大量积雪,没有沟壑阻挡属于阳面。山顶亮,山腰山脚暗,上睿哪怕不懂光影变化的理论知识,也画出了明暗。
找到了明暗,就找到了立体造型的入门钥匙。凭此一点,上睿完全可以在画坛上傲视同辈画家了。雪山的结构走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用阴阳明暗,画出了黑白灰的对比关系。有重点,有对比,有条理,这样的雪山在古画中不常见。
上睿 瑞雪迎春 局部
无论主题立意,还是笔墨技法,这幅《瑞雪迎春》都让人百看不厌。优秀的画家,总会找到适当的手法,把常见题材画出不一样的感觉。平凡中展现不凡,这是画坛大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