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中年人、年轻人、老年人都可爱如今的剧集创作环境中,圈层、信息茧房、用户画像等术语,不断重塑着我们对观众的理解。在分众传播的大语境下,寻找共性与共通似乎成为了过时的话题。《小敏家》的热播更像一种提醒——观众依旧需要集体性的围炉夜谈。家庭生活作为现实的“最大公约数”,至少在都市剧领域,依旧具有不小的开掘空间。这部剧追求日常美学,从衣食住行到商旅教医,都市人的生活场景和习惯被准确地呈现在镜头前,演绎成了让人同频共振的生活流。这部剧还用轻喜剧的态度探照黏稠现实。不期而遇的生老病死、炽灼人心的爱怨念求,这些生活中的胶着地带《小敏家》没有绕道而行,而是让主角们用笃定和乐观淌过滞涩。对观众而言,这种现实关照既是抚慰的心态预演,也是有用的人生攻略。《小敏家》的播出成绩也证明了它对全龄向观众的无差别感染。《小敏家》开播首周,便刷新了2021年省级卫视在酷云、CSM全国网、CSM63城的收视率纪录,优酷最高站

昨晚,《小敏家》在湖南卫视和优酷迎来了大结局。

开播20多天来,从弹幕到短评,关于这部剧最热的话题是“催更”。观众们不只是催着新集开播,还催片花、预告,催每集多更几分钟。作为一部“生活流”都市剧,《小敏家》以弱情节、慢节奏为风格基本盘,为什么“卷入”的观众反而多了?

我想这与《小敏家》难得的“国民性”分不开。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

这部剧以中年视角为金线,串起的却是全龄段的都市生活。在家庭本位的故事空间中,对中年恋爱、代际关系、青春成长、老有所养等切面的全面关照,成为了可能。

这部剧追求日常美学,从衣食住行到商旅教医,都市人的生活场景和习惯被准确地呈现在镜头前,演绎成了让人同频共振的生活流。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2)

这部剧还用轻喜剧的态度探照黏稠现实。不期而遇的生老病死、炽灼人心的爱怨念求,这些生活中的胶着地带《小敏家》没有绕道而行,而是让主角们用笃定和乐观淌过滞涩。对观众而言,这种现实关照既是抚慰的心态预演,也是有用的人生攻略。

《小敏家》的播出成绩也证明了它对全龄向观众的无差别感染。《小敏家》开播首周,便刷新了2021年省级卫视在酷云、CSM全国网、CSM63城的收视率纪录,优酷最高站内热度突破9938。

如今的剧集创作环境中,圈层、信息茧房、用户画像等术语,不断重塑着我们对观众的理解。在分众传播的大语境下,寻找共性与共通似乎成为了过时的话题。《小敏家》的热播更像一种提醒——观众依旧需要集体性的围炉夜谈。家庭生活作为现实的“最大公约数”,至少在都市剧领域,依旧具有不小的开掘空间。

中年人、年轻人、老年人都可爱

《小敏家》是一部打捞中年人形象的都市剧。

不是说之前没有以中年人为主角的都市剧,但能像《小敏家》这样把中年人从“上有老小有小”的修辞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坦荡张扬自己的志气和欲望的都市剧并不多。

周迅饰演的刘小敏是这部剧的钥匙人物,也是人物关系的中心。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3)

命运坎坷的她是传统中年群体的边缘人。在九江的老家人眼中,她一定是那个每家都有的“怪亲戚”:离异单身,常年在外工作,孤僻少言,甚至跟儿子都关系生疏。在北京的同事看来,她也是刻意保持距离的那一个,足够认真专业,也十分严肃冷感。

可放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比量,这种中年女性形象又很容易让人共鸣。她就是波伏娃所说的那种,要自由不要廉价的幸福的女性。

因此,在九江因为莫须有的“桃色事件”弄得满城风雨时,她选择结束了有害的婚姻关系。在北京,她也总是拒绝无效的关系社交,把精力放在了职业成长上。当前夫金波追到北京来,洗心革面蜕变成顾家暖男后,她依旧没有妥协于形式上的圆满家庭,而是选择了心之所向。与儿子金家骏的渐进交心、换位体谅更是高质量代际关系的样板。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4)

刘小敏是遭际波折的中年人,也是终生成长的理想态。周迅独立、敏感的气质滋养了人物,刘小敏也因为她的内敛演绎越加动人。

黄磊诠释的陈卓,我愿意把他看成当代都市里的“张大民”。

他不是世俗评价标准中最成功的那一类人,但却是都市奔忙人流中少有的乐天派。他对幸福的体认,不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是懂得幸福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后的自觉选择。他将自己定义成实用主义者,但事实上,这份安定和圆融更多来自于他对自己普通人身份的认可。他给了刘小敏拥抱生活不确定性的勇气,让女儿在离异家庭长大却依旧能乐观豁达不乏同理心。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5)

如果说,经历曲折的小敏是这部剧人物关系的中心,那么世俗乐观的陈卓就是这部剧的精神中心。

事实上,从《小别离》《小欢喜》乃至综艺《向往的生活》中,黄磊一直尝试张扬的都是这种当代“张大民”的形象。这次,在《小敏家》中,兼任编剧的他将这种世俗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涂松岩饰演的金波、秦海璐演绎的李萍,则是都市剧里少有的中间人物。

相较于主角刘小敏、陈卓,他们最重要的身份是前夫、前妻。但这两个人既没有沦为生发矛盾的工具人,也没有为了反衬主角而被“妖魔化”。更难得的是,《小敏家》还不忘把他们为人父母的付出,做女婿、当儿媳的体贴,尽数表现。如此,婚姻不在亲情在的微妙关系,便被巧妙勾勒了出来。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6)

金波虽然被剧迷戏称为,前半部“气死人”,后半部“喜剧人”,但这个人物的心理逻辑、情感逻辑是连贯且动人的。

他与小敏的婚姻之所以失败,除了两人性格不合,还与他在时代浪潮中的职业身份失落有关。到北京,经历了债务风波后,他痛定思痛,跨过了前半生一直逃避的人格独立难关。少了内耗的怨气,既会疼儿子又会哄丈母娘的金波,自然变得可爱了。

李萍更是直率果断的大女人代表,在她身上看不到“前妻”类角色常有的扭捏和占有。

她对女儿的爱简单直接,虽然有时难免细腻不足,但“好妈妈”的称号是全家盖章认定的。她与陈卓的相处也是得体大方,好聚好散后终成老友,说的正是这种关系。剧集后半段,她先后经历了第二次婚变和事业崩盘。但她却能很快重整,一身豪气地南下深圳闯荡。这就是中年人的笃定和自信。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7)

除了对中年人形象的打捞,《小敏家》还用不多的笔墨,侧写了青年人的纯粹、热烈,老年人的坚定、完满。

金家骏(周翊然 饰)和陈佳佳(向涵之 饰)两人,一个安静细腻、一个爽朗明媚。这两个人打个照面,就能激活一连串与青春相关的美好字眼。小敏妈妈(刘莉莉 饰)和陈卓爸爸(韩童生 饰),一个体面内敛、一个张扬乐呵,看着这俩人在养老院里的斗嘴推拉,晚年生活就没有寂寞这一说。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8)

细数下来,《小敏家》十几个主要角色,没有一个流于刻板印象。这与它从生活中挖故事、取节奏的创作方法不无关系。

人人都爱“生活流”

四十多集看下来,明明没什么大事发生,为什么总还是想拖回进度条咂摸滋味?剧迷们在短评中的高频词“生活流”,也许是最好答案。

确实,尽管都拍婚姻恋爱、职场家庭,但能让都市剧有“生活流”的滋味却并不容易。《小敏家》的熨帖人心,是日常美学统筹下制作、剧作和表演三点发力的结果。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9)

制作是为剧中人提供活动的情境,营造时空氛围的关键。《小敏家》在家庭情境、社会空间的织造上都下了大力气。

先说家庭情境。陈卓和刘小敏两个人、两个家,各有各的老小安排,尽管领证结婚后依旧难同居,这是中年恋爱的客观局限。

单以刘小敏的家为例,整体装修的风格淡雅复古,符合她骨子里的浪漫气质;主卧独卫、门口消毒,这是她医务工作者卫生习惯的家庭延续;客房儿子骏骏住的时候是学术极简风,母亲王素敏住的时候是70年代复古风,每一个空间都是角色性格的外化,没有一点马虎。至于门口那个没有淋浴间的客用卫生间,就更是私人情绪发酵室,陈卓在里面发过牢骚,家骏在里面躲过尴尬……一面镜子、一个水龙头,只用表情不要台词就是一场大戏。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0)

到了社会空间,《小敏家》就更有讲究。

举一个小例子。小敏和陈卓有很多情感推动,都是在车里发生的。一周年的纪念日,是在汽车后备箱里过的;领完证之后的庆祝,是在车里吃栗子;沙尘暴的天气里,这俩人还在车里来过一次即兴野餐……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1)

为什么车戏这么多?文化研究者把车里的空间和时间叫做“流动的私藏”,这就是属于都市人不多的私人时空。对小敏和陈卓这两个各有家庭的中年人来说,车里的时空就更是难得。受了委屈、遇了难事,一起开车出去吃碗面,牵着手相视一笑,就好像拥有了对抗全世界的能力。

都市剧里能像《小敏家》这样,把空间拍得那么有意味的,不多见。

剧作上,《小敏家》顺延了柠萌影业“小”字系列的整体风格,情节与细节密集交织,矛盾的起伏可能不大,但节拍的密度和滋味很足。

有些情节在剧作上可能只是过场戏,但《小敏家》却拍出了更多的意味。

比如,在陈卓和小敏领证结婚之后,有一场他送小敏去医院上班的戏。这本就是一个简单的过场,却靠细节的充实拍出了三层意味。

一层是台词上的,陈卓领证“上岗”后喜形于色,跟小敏商量着能不能把车大大方方地停到医院门口;一层是动作上的,小敏在空调出风口暖着她最爱吃的栗子,这和第一集中她和陈卓的出场戏前后呼应,修成正果了,栗子自然也更甜了;还有一层是情绪上的,多少有点即兴意味,陈卓光顾着开心在家门口迷了路,一边傻乐呵一边穷念叨,这细节就看得人嘴角上扬。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2)

还有些戏只是交代结果的单场戏,却拍出了潜台词。比如,李萍把第二任前夫的私生子洛基从美国接回来,本打算送回老家。没想到,女儿佳佳回家一开门,就是被小朋友闹得直要逃的陈卓爸爸,还有忙得打转,急着要把洛基关到房间里消停一会儿的李萍。明里解释,李萍说是老家人势利眼,带不好洛基,自己不能眼看着小孩子受委屈。潜台词上,她已经习惯了洛基自然而然叫出的那句“妈妈”,从内心接受了他。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3)

这些细节,也许不推动情节发展,但却是人物心理、情感逻辑发展的重要标点符号。

在表演上,《小敏家》更是以细节取胜。中生代的周迅、黄磊、涂松岩、秦海璐,老一辈的刘莉莉、韩童生……每个人的表演风格都不同,却总能调适到可以相互对话、激发火花的合适阈值内。

就拿陈卓患癌的关键情节来说,他选择在养老院的小广场上跟小敏坦白。广场上是跳着舞的子女和父母,广场边是情绪接近崩溃的小敏和陈卓。但在公共场合,成年人不能崩溃,因此两人把表演的动作收敛到最小,用控制不住的表情的抽动和避人的肢体动作戳中了观众泪点。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4)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5)

李萍得知陈卓患癌的情节,自知如果面对面定会绷不住的她,选择了跟他视频。在镜头前依旧是假装坚强的劝慰,眼泪则留给了挂掉视频之后的自己。这也是一段在汽车后座的戏,动作非常有限,但情绪极其饱满。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6)

到了陈卓父亲那里,韩童生为他的戏剧化性格设计了戏剧化的反应,知道消息后路也走不稳、腿也站不直,嘴里哭哭啼啼,硬是被金波扶到了医院。《小敏家》是部轻喜剧,在处理这段低沉情节时,这么一段表演上的插曲很有必要。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7)

结语

最后,想说说《小敏家》和现实的互动。

自播出以来,由这部剧激发的相关情感话题讨论就很多。比如,中年恋爱到底该不该谈,该怎么谈?女性假如像刘小捷那样,陷入了有害的亲密关系中,该怎么自拔?中年创业究竟有多难?和00后一代的亲子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在观剧过程中,这些议题确实也曾引起我的注意,但更让我有代入感的是《小敏家》对生老病、爱怨求的全面展现。

李萍和洪卫夫妇对孩子的期盼,是每个家庭都有的普遍期待。但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因为想要儿子就重男轻女、厚此薄彼。《小敏家》对“生”的表现,挑战了近两年都市剧造就的“原生家庭”刻板印象。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8)

老有所养是一切文明社会的共同追求,但怎么养才是合乎老人心意、顺应老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养,需要持续探索。尽管女儿挽留,王素敏依旧选择了去养老院生活,重新回归社群。这是她选择的生活方式,她也劝女儿不要被社会偏见所困。

陈卓患癌是《小敏家》后半部剧中最大的转折。很多观众觉得这个情节来得太突然,但我却觉得这是可贵的人生预演。当我们陷于日常琐碎,忘了生命的有限性时,常常会低估爱的珍稀和怨的破坏性,等到直面疾病时又会慌乱追悔。《小敏家》则向我们展现了面对不确定的人生,内在笃定的真正可贵。

小敏家每天播出时间:终评小敏家剧集(19)

当我们提到都市剧要关照社会话题,第一反应都是社交媒体上的新闻性议题。从当下性来看,那些话题固然重要。但只有生老病死、爱怨念求才是永恒的公共议题,只有不忘对这些现实领域的探照,一部剧的国民性才能有支点。

我想,这是《小敏家》这个圈层审美时代的“国民剧”,留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文/铁皮小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