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黄帝擒蚩尤阅读答案:蚩尤一一始蚕创兵的部落
文言文黄帝擒蚩尤阅读答案:蚩尤一一始蚕创兵的部落“蚩”的构字——上“止”下“虫”。 自古以来一直对“蚩”的解释都是贬词。要知道,没有人会自黑自污,作为部落(联盟)和首领的称号,逻辑上讲“蚩”与“尤”本都应该是褒义字。但历史是残酷的,炎帝和黄帝部落联手消灭了蚩尤部落后,可能对蚩尤部落的历史或抹除或篡改。我们一起看下“蚩”的甲骨文和小篆。
“蚩尤”与“炎帝”、“黄帝”一样,并不是人名,而应该是部落联盟盟主的称号。
“蚩尤”显然应是一种荣耀的称号,极可能因为“成王败寇”而被污名化。
今天我试着从说文解字的角度谈谈“蚩”与“尤”所暗藏的无上荣光。
一、关于“蚩”
自古以来一直对“蚩”的解释都是贬词。
要知道,没有人会自黑自污,作为部落(联盟)和首领的称号,逻辑上讲“蚩”与“尤”本都应该是褒义字。但历史是残酷的,炎帝和黄帝部落联手消灭了蚩尤部落后,可能对蚩尤部落的历史或抹除或篡改。
我们一起看下“蚩”的甲骨文和小篆。
“蚩”的构字——上“止”下“虫”。
如果黑化“蚩”,那就是“脚踩虫”。作为部落联盟长用此意做称号显然说不通。
我个人解读如下:
关于“虫”,即“蚕”的表意。
关于“止”,即“脚”的表意,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来到某处(终止)”;二是“从某处出发(同之,开始)”,如“正”(古同“征”)。在这里,“蚩”之“止”应属于第二种一一“开始”之义。
关于这点,与“先”是类似的,“先”是上“止(之)”下“人”,绝不会是“脚踩人上”,而是“人之始、人之前”,这就是“先人”之意。
所以,“蚩”(上“止”下“虫”)之本义实为“始蚕”——首先开始驯养家蚕。
换言之,极可能是蚩尤部落首先驯养家蚕并掌握纺织技术的,而不是“嫘祖始蚕”。黄帝部落作为胜利者,很可能将蚩尤部落的先进技术据为己有,并篡改了历史,编造了“嫘祖始蚕”。
结论:“蚩”字告诉我们,蚩尤部落“始蚕”,所以在部落联盟(长)的称号中放进了“蚩”字,以示荣耀。
二、关于“尤”
“尤”的造字本义一直被解读成“手长赘疣——六指”、“怪、异”。
但这种解读在我这个找茬人的眼中是荒唐的。我第一眼看到“尤”的甲骨文就想到了“戈”。
下面是“戈”的字源演化。↓
个人认为,“戈”是“长戈”,“尤”是“短戈”,而且“尤”的造字要早于“戈”。
“尤”的甲骨文就是“手持短戈”的形象。“尤”是最早最原始的“戈”。↓
查了下资料,很多古籍都说“蚩尤制五兵”,其中就有“戈(一种短戈)”。在蚩尤之前的部落间战争本质上就是“农民拿着棍棒和农具械斗”。↓
“戈”是先秦以前主要作战兵器,以致“戈”成为兵器和战争的代名词——成语有:兵戈相见、枕戈待旦、不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等;含“戈”的字有:战、伐、戮、戡、戟、钺、戎等。
据研究考证,中国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约公元前3000年~2600年)已开始了冶铜业发展,这正是蚩尤和炎黄并处的时期,而蚩尤部落大本营正好是在大汶口文化所处区域。所以,蚩尤率先以金为兵是有历史依据的。极可能正是因为蚩尤部落首先掌握了冶铜技术并用于制作兵器,才使得蚩尤部落战斗力爆棚,炎帝与黄帝部落都不是对手,才联手以人多优势消灭了蚩尤部落。
结论:“尤”字告诉我们,蚩尤部落“以金为兵”,首创了以“短戈(尤)”为代表的五兵,所以在部落联盟(长)的称号中放进了“尤”字,以示荣耀。
三、总结
蚩尤部落是炎黄时期先进文明的代表。“蚩”为“始蚕”之意——不是“嫘祖始蚕”而是“蚩尤始蚕”;“尤”为“短戈”之意,蚩尤部落首创五兵,应该是最早使用冶金技术制作兵器的部族,所以战斗力极强。
这是个人思考,欢迎留言讨论组[握手][祈祷]
(文中图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握手]
如有共鸣并转载此文请注明作者:渣渣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