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易地搬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异地搬迁新生活
坚持易地搬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异地搬迁新生活四、有动力,生活安心。帮助搬迁户激发内生动力,树立家庭发展目标,感受充满希望的好日子。一是评比表彰激励。以户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励志脱贫、孝亲敬老、爱岗敬业等评比表彰活动,激发内生动力。2019年先后通过60多场次专题活动,表彰和宣传脱贫致富典型121人次,常态化执行一月一次的专题活动,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精神风貌。二是教育培训启发。在安置区建设感恩文化长廊,引导搬迁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感恩教育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思想,靠自身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通过每户张贴新旧住房对比照片,讲好搬迁故事,教育和引导群众感恩党的好政策。太安社区举办“月圆太安一家亲”“走进太安”等系列专题活动,营造搬迁社区浓浓的感恩氛围。三是创先争优自励。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勤劳致富模范户”“身边好人”等创先争优活动,激励搬迁户争当先进,励志脱贫,励志文明进步。太安
沅陵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探索实施了“四有四安”后续帮扶模式,为易地搬迁群众打造了顺心、安心、暖心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环境 实现了攻坚脱贫新跨越。全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832户18044人,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34户17047人,同步搬迁人口298户997人。建成集中安置点34个2706户10068人,分散安置1828户6979人。重点打造了全省占地面积最大的安置点太安社区,安置搬迁群众1391户5432人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58户5207人 同步搬迁33户225人。今年6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时政频道《朝闻天下》以“太安社区:易地搬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为题,超长时间专题报道沅陵“太安社区”易扶搬迁成功案例。
一、有服务,家庭安居。精心开展“十项服务”,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落实就学服务。以就近原则落实搬迁群众子女转学衔接工作,让搬迁群众子女及时入学。补齐安置点教育资源缺口,新建或改造扩容一批安置区周边学校和社区幼儿园,提升就学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太安社区新建公办全日制幼儿园,设班级10个,容纳学生300余人。二是落实就医服务。结合安置点规模和地理条件,合理配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安置规模较大的安置区单独设立卫生室,其余安置点依托所在地卫生院和卫生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建立了随医就诊制度、急救应急制度,对搬迁户建立健康状况信息档案,定期组织县乡骨干医生到安置地开展医疗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强化医生签约服务,对安置区内的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肺结核等重大慢性病患者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上门诊断服务,对一般服务对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上门诊断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三是落实交通服务。积极完善安置区公共交通服务,乡镇33个安置区实现车船全覆盖。将太安社区纳入城市大交通功能体系,通过延伸1路公交车的营运时间、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和灯光照明设施、增加公交车营运数量等方式,保障居民出行便捷。四是落实物业服务。逐步完善安置区物业服务体系,在规模较大的安置小区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垃圾清收处理、水电费用收取、道路维护、房屋维修、小区亮化绿化、治安巡逻及老人“大物件”存放等多项服务。太安社区采取“管委会 物业管理”模式,由管委会成员兼任物业公司管理人员,为搬迁群众提供免费服务。鼓励和支持安置区有能力的居民成立家政服务小组、劳务服务小组、志愿者服务小组、红白喜事服务小组等社会服务小组,经常开展“送温暖、送文化”、义诊、普法、助学、助老、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五是落实购物服务。在安置区合理配置购物商店,提供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和副食品,满足安置点居民生活需求。积极引进佳惠超市入驻太安社区,实行平价销售,进一步降低搬迁户外出购物成本。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布局了一批特色购物小店,方便群众生活。六是落实“微菜园”服务。充分利用安置点周边土地资源,打造出一块块“微菜园”,划分给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耕种,帮助他们节省生活开支。太安社区按照户均30平方米的标准为搬迁户划分“微菜园”,实现蔬菜自给自足。七是落实权益保障服务。建立安置房维修和维护制度,省建工集团三公司组建专门的维修维护专班,开展每月一次的后期维护和维修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维修;安置点明确维护和维修负责人,全天候受理安置房维修和维护事宜。搬迁群众原迁出地的各项受益保持不变,即原有山林权属、耕地、稻田等涉农受益和原有各项村集体受益不变,同时,还能享受到迁入地正常的各项权益,实现均等化的“同村待遇”和“同点待遇”。八是落实政务服务。乡镇33个集中安置点均依托所在村居成立了党小组和管理小组;太安社区成立了党总支、两个党支部、管委会,健全了以楼栋为单元52个管理体系和服务团队,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培训招聘、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家政、社保、户籍、金融、不动产登记等服务;荔溪乡搬迁到麻溪铺镇的安置户300多人,为方便搬迁群众办事,设立了荔溪乡临时性驻麻溪铺镇办事处,有效避免“两头跑”的麻烦。九是落实关爱服务。实行关爱基金制度,积极筹措关爱资金,每年投入200万元对弱势搬迁群体就医、子女就学、部分公共设施维修维护进行补贴,减轻贫困群众经济负担。从今年元月1日起,对全县安置区搬迁群主每户每月减免10度电费,免交4吨水费及生活污水处理费,免交生活垃圾处理费。对集中安置点免收三年的物业服务费。对34个集中安置点,县财政直接补贴三年的有线电视收视费。十是落实文体服务。完善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娱乐广场、篮球场、图书室、文体室、老年活动室、宣传栏等文化阵地,不断夯实文化活动阵地,组织开展篮球赛、广场舞、文艺晚会等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有就业,工作安定。制定出台就业增收“十条”措施,开辟了“七种”就业渠道,实现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搬迁群众就业全覆盖。一是劳务输出就业。积极对接长沙、广州、杭州、东莞等劳务协作平台,委托专门机构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线上岗位发布、网上招聘,岗位匹配推送等贫困劳动力求职招聘对接服务。对批量返岗务工人员,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健康体检、免费包车、免费购买人身意外伤害“四项免费服务”措施,并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输送服务,真正实现送出家门、送上车门、送进厂门“三门式”服务。全县共实现43988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就业,其中易地搬迁人口5500余人,今年累计发放县外务工人员交通补贴120多万元。二是扶贫车间就业。充分利用乡村集体用房、闲置学校等场所,整合扶贫专项资金、政策性金融资金,创办扶贫车间帮助搬迁户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共建成扶贫车间288家,其中安置点扶贫车间11个。共安置就业人数3025人 其中贫困劳动力1446人 异地搬迁群众530余人,人均年增收2.4万元。太安社区创办美桀电子、德云服饰扶贫车间,吸纳各类就业100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北溶乡搬迁户张新迪,原在广东电子厂务工,入住太安社区后,在美桀电子信息扶贫车间上班,月增收4000余元。三是本地园区就业。结合工业园区、旅游园区、种养基地等用工需求,引导搬迁户就近就业。太安社区200余人到县城工业园上班,月工资约4500元。全县通过本地园区就业贫困人口3251人次,其中易地扶贫搬迁群众820余人次,人均年增收1.2万元。四是扶贫特岗就业。统筹开发保洁护绿、治安协管、护河护路、交通劝导、社区物业等扶贫特岗和公益性岗位5712个,安置贫困户4690人,其中易地搬迁群众560人。五是自主创业就业。坚持各类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向搬迁群众倾斜,帮助548名搬迁户自主创业。太安社区租用门面免租金1年,已有45户搬迁户通过租用门面开展自主经营;132名搬迁户利用财政贴息贷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县城自主创业。大合坪乡搬迁户符星和2018年申请小额信贷5万元,养殖山鸡3500只、生猪100头,销售额达24万元,家庭人均增收60000元。六是城镇就业。充分挖掘城区学校、医院、超市、酒店、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用工需求、做好组织引导和服务工作,为搬迁户提供保安、保洁、销售、杂务等用工岗位500多个,100名搬迁群众在县城上班增收,月工资约2500元。七是打零工就业。大力倡导有就业意愿的留守老人、妇女在周边乡村做小工、打零工增收,主要为农业产业园区、建筑工地及乡镇建房等季节性务工,既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也不耽误照顾家庭。全县搬迁群众打零工就业550人,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三、有产业,收入安稳。做到“县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收入项目”。制定《沅陵县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十条措施》,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可持续增收,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底的2018元增加到2019年9209元,增长456.34%,年均增幅33.99%。一是实施产业覆盖。立足安置点自身条件和安置户自身实际,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项目和经营合作模式,集中安置区因地制宜创办产业园区基地,分散安置户参与当地产业合作社,做到户户参与产业发展全覆盖。全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水利水电、电子信息、碣滩茶叶、生态文旅等“五大百亿产业”,积极发展粮油作物、林药果蔬、畜禽水产、特产加工、电商物流等“五大配套产业”,带动全县扶贫产业发展。麻溪铺镇组织沅陵碣滩茶叶有限公司对所有易地搬迁户建立利益联接,每年人均分红160元。二是实施产区融合。大力实施“一区一产业”,将产业项目发展融入社区建设规划之中,建立“党组织 管委会 合作社”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积极培育优质产业与安置社区深度融合,助力经济发展。太安社区启动蔬菜、水产、畜禽、茶叶、市场等“五大基地”建设,开辟搬迁户可持续增收渠道。七甲坪镇两个安置点,今年来重点发展龙虾养殖和辣椒种植项目,投资90万元,其中安置点搬迁户投入30万元,规模达到150亩,由专合作社包销,预计今年可人均分红300元。三是实施资源租赁。坚持原迁出地的耕种地、林地承包、流转等权益不变,迁入地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使安置户拥有“双保障”。按照“三权分置”的方式,对搬迁户的原有山林、田、土确权颁证,由原村“两委”负责管理,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租赁等方式实现增收;对暂时未流转的,由村集体托管租赁并安排补贴,让搬迁户有一定收益。四是实施利益联结。全县建立专业合作社733家,建立了山林田土资源租赁、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参与劳务用工收入、电商合作消费扶贫、金融互助产业分红、农家乐协会旅游合作等六种利益联结方式,实现所有搬迁户产业帮扶全覆盖。太安社区成立茶叶种植合作社,对贫困户按2000元/人的标准安排扶贫资金,县辰投茶叶公司与1359户搬迁户签订茶叶产业帮扶协议,实行保底分红。同时,吸纳贫困户搬迁户参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四、有动力,生活安心。帮助搬迁户激发内生动力,树立家庭发展目标,感受充满希望的好日子。一是评比表彰激励。以户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励志脱贫、孝亲敬老、爱岗敬业等评比表彰活动,激发内生动力。2019年先后通过60多场次专题活动,表彰和宣传脱贫致富典型121人次,常态化执行一月一次的专题活动,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精神风貌。二是教育培训启发。在安置区建设感恩文化长廊,引导搬迁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感恩教育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的思想,靠自身的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通过每户张贴新旧住房对比照片,讲好搬迁故事,教育和引导群众感恩党的好政策。太安社区举办“月圆太安一家亲”“走进太安”等系列专题活动,营造搬迁社区浓浓的感恩氛围。三是创先争优自励。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卫生家庭”、“勤劳致富模范户”“身边好人”等创先争优活动,激励搬迁户争当先进,励志脱贫,励志文明进步。太安社区北溶乡搬迁户李西玉,患皮肤癌导致左腿截肢,但她身残志坚,入住太安社区后,在“德云服饰扶贫车间”当包装工,月增收1600元。她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事迹,让邻里之间受到感染,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四是优惠政策引导。用好用活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激发搬迁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支持引导搬迁贫困户创业致富,投放小额贷款3196.2万元,贴息1098万元,为665户2331名搬迁群众提供免担保、免抵押且享受财政贴息贷款服务。(怀化市政协副主席、沅陵县委书记 钦代寿)
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