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中国人相信缘分,佛教有轮回、因果等理论,也倡导信众与人为善,普结善缘。在佛诞节这样一个佛教节日中,也有结善缘的习俗,具体的做法很有意思。清代的时候,佛教的僧俗信众在平日里念佛的时候,有用豆子计数的习惯,每念一声佛号,就数一颗豆子。这些豆子数完了不会丢掉,而是攒起来,到了每年的佛诞节,就用盐水煮豆子,并将煮好的豆子分给别人,这就算是结下了善缘。而在一些大的寺庙里,每年佛诞节的时候也会专门煮一批豆子,像施粥一般分给所有来参加节日活动的善男信女。(2)结缘(1)浴佛浴佛,也就是给佛的塑像沐浴,这是佛诞节最早就有的习俗,也是最典型的习俗,所以有些地方也直接将佛诞节称作“浴佛节”。传说佛祖诞生的时候有天女散花、九龙吐水等天地异象,所以浴佛的习俗也大抵都是对这种传说场景的再现。具体浴佛的做法,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都有细节上的差异,但大概的流程一般是提前用各种香料、花瓣配好多种不同香型的水,仪式开始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1)

农历四月初八,据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我们都知道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大约东汉时期传入到中国,很快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与中国本土的儒、道等传统文化、宗教彼此影响融合,最终也变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有很多宗教节日,佛诞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不过佛诞节传承至今天,它的仪式、内涵除了原本的宗教意义之外,也多了很多我们中国本土化、世俗化的东西。来自古印度的佛祖,终于还是过上了“中国风”的生日。

一、佛诞节的历史

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623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引来了天地异象,有天女散花奏乐,九龙吐水给佛祖浴身等等。后来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末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信众,佛诞节的习俗也随着宗教传播流传了开来。目前比较早见到的史籍中的佛诞节记载,是三国时期陶谦的手下笮[zé]融,他曾在治下广兴佛寺,组织庆祝佛诞,不过史籍中并没有留下具体的日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明确的四月八日佛诞节的记载,比如《荆楚岁时记》记载:“四月八日,诸寺设斋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这句话也反映了早期佛诞节的基本习俗就是浴佛,基本的形式就是模拟佛祖诞生时九龙吐水的传说,先为佛祖塑金身,然后放在九龙的铜盘,或者九层铜盘里,再用各种香料、花瓣泡制成的水给佛祖金身沐浴。、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2)

模拟佛祖诞生场景的塑像

佛诞节的大规模兴盛,还要到宋元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佛诞节浴佛等习俗,已经不仅仅是寺庙僧众自己的仪式,而是逐步扩散到更广泛的信众群体,甚至很多习俗走出寺庙,扩散到了居民的生活社区里。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习俗,有一些甚至都逐渐脱离了和宗教的关系。下面咱们就分别来说一说。

二、佛诞节的宗教节俗

(1)浴佛

浴佛,也就是给佛的塑像沐浴,这是佛诞节最早就有的习俗,也是最典型的习俗,所以有些地方也直接将佛诞节称作“浴佛节”。传说佛祖诞生的时候有天女散花、九龙吐水等天地异象,所以浴佛的习俗也大抵都是对这种传说场景的再现。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3)

具体浴佛的做法,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都有细节上的差异,但大概的流程一般是提前用各种香料、花瓣配好多种不同香型的水,仪式开始后请出佛祖的塑像,塑像坐于铜盆之上,将水舀起给塑像沐浴。对于善男信女来说,浴佛的水是有法力的,喝下去有能够治病、实现愿望的种种好处。所以每年的佛诞节,各大寺庙总有很多信众前往参与,希望能喝到浴佛水。而宋代以后,有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寺院也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据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有些寺庙每到佛诞节,“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浇灌,以求施利。”也就是端着一个个铜盆佛像,敲锣打鼓地送到富户的家里。

(2)结缘

中国人相信缘分,佛教有轮回、因果等理论,也倡导信众与人为善,普结善缘。在佛诞节这样一个佛教节日中,也有结善缘的习俗,具体的做法很有意思。清代的时候,佛教的僧俗信众在平日里念佛的时候,有用豆子计数的习惯,每念一声佛号,就数一颗豆子。这些豆子数完了不会丢掉,而是攒起来,到了每年的佛诞节,就用盐水煮豆子,并将煮好的豆子分给别人,这就算是结下了善缘。而在一些大的寺庙里,每年佛诞节的时候也会专门煮一批豆子,像施粥一般分给所有来参加节日活动的善男信女。

(3)吃斋

一般人们把信佛的人吃的素食叫斋饭,但佛诞节期间的吃斋与一般的斋饭有所不同,反倒是有些像寺院僧人主持的“众筹”活动。一般寺院在佛诞节前的三月底就开始张罗,在四月初八这天,选当地的饭馆,寺院的僧人主持请善男信女前往吃斋,这种活动也叫做“善会”,参加的善男信女们就被称作“善台”。可以想见,这“善会”不是免费的,要缴纳一定的“会印钱”。而斋饭的席面也不是僧众平日里的素斋,而是俗家人的饭食,有酒有肉的那种。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4)

当然,除了这种敛财的“善会”之外,也确实有一些佛诞节的节俗食品,比如明朝的时候,佛诞节时寺内流行吃乌米饭,朝廷要赏赐群臣“不落夹”。这“不落夹”是蒙语,实际上是一种类似粽子的食物,到明嘉靖年间,又换成了佛诞节赏赐麦饼。据说这种吃乌米饭的习俗,在今天的部分地区还有见到,俗信认为可以避灾免病。

(4)放生

佛教忌杀生,按照佛教的理论,放生是一种功德,而在佛陀诞生日的放生,被善男信女们认为是更大的功德。所以早在宋朝时,佛诞节就有了放生的习俗。比如《武林旧事》里就记载,南宋杭州城里,每年四月初八佛诞节,西湖上会举行放生大会。湖畔有很多贩卖小鱼小龟的摊贩,游人信众们纷纷购买后再到西湖里放生,认为是大功德。发展到后来,也有到寺庙里面进行放生的,有条件的寺庙就修放生池,空间紧张的就放生点麻雀之类的鸟类。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5)

南宋临安

(5)剧演

说起宗教节日,最初大抵都是虔诚且庄严的,但发展到后来就难免有越来越多的商业或娱乐性的内容加入其中。道教的庙会是如此,佛教的佛诞节也是这样。大约从清代开始,在地方志中出现了很多佛诞节剧演的习俗记录。在室外搭台唱戏,这在古代社会是为数不多的普通人都能参与的公众娱乐活动。有地方志记载,当时“邑人少长咸集,欢歌饮于其处”,可见还是非常热闹的。

佛祖诞辰日是哪年:佛诞节古印度的佛祖(6)

今日的佛诞节庙会

不过佛诞节毕竟是宗教节日,即便是剧演,演出的剧目也通常都是和佛教有关的应景内容,比如清宫档案里记载,清宫内部四月初八的演出剧目就有《佛化金神》《六祖讲经》《光开宝座》,等等。清代佛诞节剧演的戏台,一般都搭在正对寺庙山门的地方。正式开演之前,要由戏班子的演员先到寺庙里拜佛,称为“请神”。从一些遗留至今的习俗来看,有的地方要由戏班子的演员扮成皇帝、皇后和状元,先进殿拜佛。登台之后,演员要先面向神殿方向唱一段戏,称为“唱神戏”,这之后才能正式开始表演节目。

文史君说

佛诞节最初是宗教节日,但后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开始世俗化,这也是中国许多宗教节日共同的发展趋势。以佛诞节来说,这种世俗化在前述诸多节俗的变化过程中都有着清晰地体现。

比如浴佛最早是在寺庙中进行的仪式,后来针对富贵人家,也提供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再比如收取“会印钱”的斋饭,这些都体现出宗教活动逐渐开始商业化了。而佛诞节的剧演活动,娱乐性更是非常明显。早期的剧演在剧目上还保留了一定的宗教色彩。但据学者田野调查,在一些至今还保留着四月初八剧演习俗的地方,表演的剧目也已经悄然换成了更通俗的项目,和宗教没有什么关系了。

另外,提到佛诞节的世俗化,就不能不提到佛诞节的庙会。庙会是民众重要的公共休闲、消费活动,在古代社会尤其如此。节日带来大量的人群聚集,自然也带来商机,所以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庙会,佛诞节也是这样。宋代文献《东京梦华录》里就记载,北宋汴梁相国寺在佛诞节时就有巨大的庙会,从刀剑、点心到书籍、字画各种商品都有销售。四月初八的庙会习俗一直到今天,在一些村镇中还有留存,比如河南南阳下面的一些村镇。但当学者实地走访的时候却发现,当地村民虽然延续着四月初八庙会的习俗,但多数人已经不清楚这庙会与佛教的关系了,宗教节日已经完全地融入到了世俗空间里面。

参考文献

彭恒礼:《浴佛节在中原乡村的传承与嬗变》,《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2期。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华书局2018年版。

张勃、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