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可事实上呢?很遗憾,直到战役结束,所谓部署也没能有效的得到执行。论责之时,汤玉麟称自己没有接到命令无法作战,而张作相的回答竟也如出一辙,甚至作为参谋长的荣臻也是满脸的莫名其妙......按戢老所说,在日军进攻热河之前,张学良就已经开始着手对防务事宜展开部署,其中负责支援的包括张作相部、万福麟部、宋哲元部,以及关麟征部等。这样来看,一旦热河开战,中国军队是有实力与日军一战的,换句话说,仅汤玉麟一部的表现,并不足以完全改变战局。比如张学良因知汤玉麟无死战之决心,便想派张作相部开赴热河分担防务,汤玉麟认为这是张学良企图架空他,就明挠暗阻四处为难,最后到底没能成行。正是汤玉麟的拒不配合给了日寇以可乘之机,于是当1933年2月下旬,日军兵发三路开始向热河进攻时,竟以128人的兵力便占领了首府承德!这可能就是很多人眼中的事实吧?可是,当时的热河岂会只有汤玉麟一支军队,这个锅真的应该由他一人来背吗?对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沦陷并没有满足日寇的贪婪欲望,继而他们一方面忙于在东北制造伪满傀儡政府以巩固“后方”,一方面又在上海频繁挑衅挑起战事,并在不久后占领了山海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1)

为了不使锦州之尴尬重演,也因为国府上层逐渐对国际调停心灰意冷,所以将不抵抗政策调整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并接连派汪精卫、宋子文赴北平与军委会北平分会负责人张学良面谈防御事宜,可实际上,张学良虽有心一战,但军内的层层矛盾却让他无从发力,别的不说,仅是热河主席汤玉麟就让他着实头疼。

汤玉麟是奉系军阀最初的元老之一,是与张作霖一起打“江山”的磕头兄弟,所以尽管后来他与张学良成了为上下级关系,可仍就不分公私,常惯以长辈自居,总是一口一个“小六子”不说,对军令也是阳奉阴违,对自身有利的尚能执行,一旦无益便决然无法落实。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2)

汤玉麟

比如张学良因知汤玉麟无死战之决心,便想派张作相部开赴热河分担防务,汤玉麟认为这是张学良企图架空他,就明挠暗阻四处为难,最后到底没能成行。

正是汤玉麟的拒不配合给了日寇以可乘之机,于是当1933年2月下旬,日军兵发三路开始向热河进攻时,竟以128人的兵力便占领了首府承德!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3)

这可能就是很多人眼中的事实吧?可是,当时的热河岂会只有汤玉麟一支军队,这个锅真的应该由他一人来背吗?对此,或许我们可以在张学良前参谋长戢翼翘(后任者为荣臻)先生的口述中,找到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按戢老所说,在日军进攻热河之前,张学良就已经开始着手对防务事宜展开部署,其中负责支援的包括张作相部、万福麟部、宋哲元部,以及关麟征部等。这样来看,一旦热河开战,中国军队是有实力与日军一战的,换句话说,仅汤玉麟一部的表现,并不足以完全改变战局。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4)

可事实上呢?很遗憾,直到战役结束,所谓部署也没能有效的得到执行。论责之时,汤玉麟称自己没有接到命令无法作战,而张作相的回答竟也如出一辙,甚至作为参谋长的荣臻也是满脸的莫名其妙......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先将时间拉回到开战以前。北平的顺承王府,是张作霖任安国军大元帅时购得的一处宅子,由于那里环境好、地方大,于是张学良通常不会在司令部办公,而是在王府里设了间参谋厅,在家中即刻发号施令。

司令部名义上的参谋长是荣臻,可由于他并不在司令部办公,所以真正负责的是主管家中参谋厅的王以哲。

对此戢翼翘先生是这样描述的:荣臻背了参谋长的名义,实际上很多事情管不着,有事也不告诉他。张用人就是这样叫人难堪,自己又不大精明,一些事常要参谋催他,催急了和他闹翻也不行,做他的参谋长很苦...王以哲是个军人,做幕僚还不够料...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5)

戢先生算是当事人,所以他的看法肯定有一定的原因,事实上,从后续的发展看,正是由于王以哲的失误,致使战局陷入一定程度的被动。

关于热河军事部署的方案经过军委会的讨论后,王以哲便将其整理成公文,准备交给张学良过目后再分发各有关作战部队执行,由于他没有经验,便只是将公文塞给了张学良,而没有再行跟进,结果这份公文竟被张学良随手放在了大衣兜内,随后便忘了。

直到发现战役进行的一塌糊涂,王以哲才终于想到了那份公文,可是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天,张学良的大衣又很多,所以最后也没有找到。

汤玉麟劝张学良小心:痛失承德只因汤玉麟擅自撤退(6)

戢老曾说:如果是荣臻和我,就会准备两份公文,看到张没发出命令,就催他发,他找不到公文,我们还有一份,绝不误事。

虽然这个意外并不能称为失利的唯一原因,但无疑对战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遗憾吗?可这就是历史,不会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此后,国民政府准许张学良辞去所有职务,北平分会由何应钦接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