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如何培养出懂事
如何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如何培养出懂事“远去的好时光”不能回头,旧的管教方式也不再适合现在的孩子了。父母们感觉教育孩子力不从心,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听话、懂事、有责任感和上进心。现在孩子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父母还在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们就感觉不到被需要,当然也培养不出责任感和上进心。而且我们以“爱”为名义,过度的保护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让孩子无需努力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觉得自己很能干。他们理所当然的别人照顾,是父母剥夺了培养孩子责任感和上进心的机会。首先一个社会的大变化,现在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听话和服从的榜样了。以前不管爸爸说什么,妈妈是不是愿意都会顺从;不管奶奶说什么,爸爸和妈妈都会无条件的听话。甚至在古代,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之说。但是,由于人权运动的发展,妈妈们要求男女平等了;而今天的爸爸妈妈也不愿意听奶奶的啰嗦教育了。今天离孩子最近的榜样
过年聚会走亲戚的朋友们最近一直在吐槽,现在的“熊孩子”太多了,还没等大人动筷子,桌子上的鸡已经没有腿了;还有的孩子呢,不好好吃饭,妈妈就满屋的追着喂。哪像我们过去,吃饭都得等家里男长辈吃完,女人和孩子才有可以上桌吃饭。有人开玩笑说,过去的人喜欢当爷爷,现在的人呀,喜欢当“孙子”。
从想推倒孕妇看看会不会流产,到看动画片嫌吵,就把窗外的施工人员的绳子割断,断送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熊孩子”的新闻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孩子的教育。
关于教育孩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过去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现在人们说不行了,要实行“爱的教育”,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由于父母们无条件的“爱”,导致现在的孩子都超个性、超自我、超懒惰、超脆弱。甚至妈妈骂两句就离家出走,面试不成功就跳楼。我们不敢打了,不敢骂了,不敢爱了,天天看新闻研究教育,反而束手无策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听话,反而越来越叛逆了呢?
首先一个社会的大变化,现在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听话和服从的榜样了。以前不管爸爸说什么,妈妈是不是愿意都会顺从;不管奶奶说什么,爸爸和妈妈都会无条件的听话。甚至在古代,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亡不孝”之说。但是,由于人权运动的发展,妈妈们要求男女平等了;而今天的爸爸妈妈也不愿意听奶奶的啰嗦教育了。今天离孩子最近的榜样在做什么呢?当爸爸打着“王者”让孩子关掉电视时;当妈妈刷着淘宝,让孩子去做作业时,孩子内心已经开始喊了“不公平”。孩子身边已经没有顺从听话的榜样了。
另外一点也很重要,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过去,妈妈上地里干活,十岁左右的我们需要在家做饭,即使不会做饭的,也得喂鸡、鸭、鹅等等。不管多么懒的干活,但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累了,我们应该分担一些。而且过去的家里孩子多,一般都是大的带小的,都是老大带老二,老三这样一个个成长起来的,那时候孩子只知道,这就是我应该做的,我的责任,我能把弟弟妹妹们带好,他们需要我,也是很自豪的一件事。让孩子意识到被需要,才会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感。
就在前几天,我和13岁的女儿打赌,我说,成语接龙游戏谁输了,一会儿谁把地板擦干净。结果女儿马上回我:“那不行,本来地板就是要你来擦的,即便你输了,你也没多干啥!”当时我就暴走了,“妈的,我天天洗衣、做饭、搞卫生,那就是我的责任了,你就等吃等喝了嘛!”我们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处处照顾入微。
现在孩子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父母还在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孩子们就感觉不到被需要,当然也培养不出责任感和上进心。而且我们以“爱”为名义,过度的保护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让孩子无需努力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觉得自己很能干。他们理所当然的别人照顾,是父母剥夺了培养孩子责任感和上进心的机会。
“远去的好时光”不能回头,旧的管教方式也不再适合现在的孩子了。父母们感觉教育孩子力不从心,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听话、懂事、有责任感和上进心。
那么有没有适合现在孩子的管教方式呢?有。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17年母亲节有一个最感人的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当妈妈给奶奶洗完脚后,她回到卧室没看到孩子。当她回头时,儿子正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向她蹒跚走来,孩子用稚嫩的童声说“妈妈,洗脚”。看,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想收获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先做一个懂事的儿子,女儿。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下班后,放下手机陪孩子玩会儿玩具,做做游戏。你会发现原来孩子点滴的成长,我们都可以感受到。
当你拿起书看,孩子会打开他的绘本;当你出去跑跑步,孩子会爱上运动;当你为母亲生日选礼物时,孩子会悄悄的为你准备一份生日的惊喜……
其次,让孩子参与家务。
为什么说参与,而不是指使孩子做家务呢?开个家庭会议,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当孩子的建议被采纳时,他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会有积极的主动性。
当孩子把地板擦着光亮整洁时,他会感受到,看,我多能干。而爸爸妈妈的需要,也会让孩子体会也自己的责任感和价值感。
德雷克斯说过,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会做的事情。最后,鼓励孩子,接受挑战。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想办法。比如,孩子和同学闹别扭了,想和好,不知道怎么办?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你会发现,孩子的想象力是如此强大。父母只需要适当的指正和引导即可。
鼓励孩子挑战“跳一跳”就能够的着的目标。比如,孩子成绩一直在15名左右,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超越前面3名。目标太低,孩子感觉没有成就感,目标太高,孩子会直接放弃。而超越前面3名,这个目标不高,但是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孩子慢慢会就会变得积极上进。
父母,要相信自己,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我们也可以制定“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孩子也会不断的学习,不但听话、懂事,还会成为一个自信阳光的,有担当有能力的男子汉。
把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诸实践则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