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被推翻经过:得罪美国被部下枪杀
卡扎菲被推翻经过:得罪美国被部下枪杀然而,卡扎菲的学费已然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拼尽全力,父母实在拿不出钱付住宿费了。懂事的卡扎菲就每天到清真寺里打地铺,熬到周末再回家看望父母。同学们的嘲笑声伴随着卡扎菲渡过了小学时光,等卡扎菲到了上中学的年纪,他的父亲因为要给人牧羊,举家搬迁到更远的地方,这意味着住校生活几乎成了卡扎菲唯一的选择。卡扎菲就出生在贝都因人卡达法部落,由于卡扎菲的家位于利比亚沙漠中部,一家人只能靠出租骆驼换取微薄的收入。纵使如此,父母还是将不多的钱节省下来,作为卡扎菲的学费,以便卡扎菲将来能走出沙漠,改变家族的命运。卡扎菲的学校在邻近沙漠的小镇上,而深居沙漠中的卡扎菲,每天不得不花费3小时徒步穿过沙漠去上学,由于家境贫寒,上学时的年龄又大,同学们纷纷取笑卡扎菲是“乡巴佬”,很少有同学愿意主动与卡扎菲亲近。
若说起非洲国家领导人,恐怕没有人比卡扎菲更具争议。
西方欧美国家骂卡扎菲“独裁狂人”,利比亚拥护者赞扬卡扎菲是“北非雄狮”,非洲的酋长们尊卡扎菲为“万王之王”,而到了联合国大会上,卡扎菲及其领导的利比亚又成了重点制裁对象。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执政42年的卡扎菲,究竟有多少值得人回味的往事?
01、住在沙漠的乡巴佬在利比亚苏尔特南部费赞沙漠地区,有个仅有五六万人的小型部落,名叫贝都因人卡达法部落。这个部落是阿拉伯人的一支,常年生活在沙漠旷野中,在阿拉伯语里,他们被称为“在荒原逐水草而居”的人。
卡扎菲就出生在贝都因人卡达法部落,由于卡扎菲的家位于利比亚沙漠中部,一家人只能靠出租骆驼换取微薄的收入。
纵使如此,父母还是将不多的钱节省下来,作为卡扎菲的学费,以便卡扎菲将来能走出沙漠,改变家族的命运。
卡扎菲的学校在邻近沙漠的小镇上,而深居沙漠中的卡扎菲,每天不得不花费3小时徒步穿过沙漠去上学,由于家境贫寒,上学时的年龄又大,同学们纷纷取笑卡扎菲是“乡巴佬”,很少有同学愿意主动与卡扎菲亲近。
同学们的嘲笑声伴随着卡扎菲渡过了小学时光,等卡扎菲到了上中学的年纪,他的父亲因为要给人牧羊,举家搬迁到更远的地方,这意味着住校生活几乎成了卡扎菲唯一的选择。
然而,卡扎菲的学费已然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拼尽全力,父母实在拿不出钱付住宿费了。懂事的卡扎菲就每天到清真寺里打地铺,熬到周末再回家看望父母。
或许是困苦的生活让卡扎菲萌生了反叛意识,进入高中后,卡扎菲开始在学校组织革命小组。他亲自审核加入小组的成员,并与成员间单线联系,从而让即使是同一组的成员也彼此互不相识。
虽说是小打小闹,但卡扎菲的行为还是引起了学校的反感。不久后,学校就以卡扎菲从事政治活动为由,将卡扎菲开除。
消息传来,卡扎菲的父亲急得四处求人,好不容易才通过朋友的帮助,将卡扎菲转学到另一所学校就读,总算让卡扎菲顺利考上了班加西利比亚大学。
但此时的卡扎菲,早已无心学业。领导革命小组的经历如一枚种子,在卡扎菲心底生根发芽。
班加西大学仅仅就读一年后,卡扎菲就放弃学业,转而进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试图靠着自己的努力,挽救弊病丛生的利比亚政坛。
对于卡扎菲来说,军校就读的经历犹如通往政坛的入场券。卡扎菲一边和学校里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人士来往,一边与中下层军官打得火热,还抽空去英国进修了装甲兵与通讯,在军界的声望不断提高。
卡扎菲深知,要想在政坛站稳脚跟,除了声望,还需要一支效忠自己的部队。于是,卡扎菲根据自己中学时代组建“革命小组”的经验,以中下层军官为核心,创立了“自由军官组织”,正式宣告利比亚政坛即将进入卡扎菲时代。
02、“等所有人都有了住房,我的父亲才会有房住”1969年,早已不满政坛腐败的卡扎菲,利用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前往土耳其度假的机会,发动“九月革命”,带着自己的“自由军官组织”冲入首都黎波里,将伊德里斯王朝扫入了历史垃圾堆。
由于这场政变是凌晨进行,仅用了一夜时间就结束战斗。利比亚人民直到第二天一早,才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如今的天下,已是卡扎菲领导的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了。
伊德里斯一世在海外惊闻政变后,匆匆赶赴英美求救。然而,失去了国王权柄的伊德里斯一世,在西方国家眼中已然失去了价值,英美各国无一不对伊德里斯一世反应冷淡,却对新当选的领导人卡扎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同样关注卡扎菲一举一动的还有伊德里斯一世指定的王储。自知继位无望的王储,索性宣布放弃王位,臣服于卡扎菲的领导,卡扎菲由此成为了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那时候,卡扎菲刚满27岁。利比亚的百姓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不禁有些担心他将会把利比亚带到何处。
但卡扎菲很快就向百姓们证明了自己当选的“优越性”。他告诉人民,自己成为领袖后,利比亚将成为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国家,还对着国民喊话称:
“等所有人都有了住房,我的父亲才会有房住”。
振聋发聩的声音,让利比亚人民忍不住对这位出身贫寒的领导人充满了期待,而卡扎菲也没有让支持他的人失望。在他的领导下,利比亚很快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政府还对粮食等必需生活品进行价格补贴,使利比亚的物价始终处于宜居状态。
接二连三的福利政策,让利比亚人民对卡扎菲瞬间增添了不少好感,可与此同时,英美各国却对卡扎菲恨得牙痒痒,只因卡扎菲用来提高国民福利的钱,都是从西方利益集团手中“要”来的。
原来,伊德里斯一世当政时,西方国家在利比亚有大量的石油生意,每年都能产生可观的利润。可卡扎菲上台后,立刻将英美等国的石油公司以及银行等尽数变成国有企业,又强令英美无条件撤除了在利比亚的两个军事基地,一下子让英美等国损失惨重。
如此一来,卡扎菲算是把英美诸国得罪了个遍,可利比亚老百姓的生活却越过越红火。据统计数据显示,1981年时,利比亚人均收入达到了1.1万美元,稳居非洲首富。
03、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幸福了吗?眼看着利比亚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卡扎菲的心态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最后让父亲住新房”的领导人,而是大肆启用亲信,垄断一切重要职位,在国家大政方针上搞“一言堂”的独裁者。
利比亚人民有了牛奶与面包,却没有了未来与希望。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让每个利比亚人都成了受害人,当人们渐渐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改变命运时,不禁对卡扎菲的独裁统治生出些许不满。
但卡扎菲本人也过得并不容易。由于卡扎菲是通过政变上台,他十分惧怕下属再效法自己当年的行径,这导致卡扎菲不得不将身边的人全都换成亲属或者亲信,还为自己准备了一支美女保镖团,全天候保护自身安全。
可惜,卡扎菲眼中的“安全”,成为了底层人民心中封闭的上升之门。利比亚政坛渐渐形成只论出身,不看能力的歪风,而最高统治集团更是铁板一块,丝毫不容外人染指。
绝对的权利与绝对的腐败总是相生相伴,卡扎菲的几个儿子,在掌握权力后纷纷住上了别墅,声色犬马。其中三儿子萨阿迪甚至在一次看球赛过程中,仅因自己喜爱的球队没有进球而在场的部分球迷喝倒彩,就掏出手枪对着现场观众射击,造成了8人死亡,39人受伤的惨案。
萨阿迪的所作所为引来人们强烈谴责,但在卡扎菲眼中却如同平常事。早在1996年,卡扎菲就采用同样的枪击手段,将反对他的1270个政治犯全部射杀。
独裁统治下,利比亚的极端势力迅速抬头,很快,一件件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就在卡扎菲时代接连上演。
比如1984年,部分卡扎菲的反对者在利比亚驻伦敦大使馆门口示威,卡扎菲领导的利比亚政府竟暗中派人在使馆门口引发暴力冲突,导致11名示威者死亡。
事后卡扎菲虽然对国外媒体铺天盖地指控自己是这次重大伤亡事件的幕后主使断然否认,但卡扎菲支持恐怖主义依然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伦敦的硝烟尚未散尽,美国的飞机很快又在利比亚出事。1988年,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如往常一样执行从伦敦飞往纽约的航线,谁知飞机飞到英国洛克比镇上空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机上259人全部罹难,飞机掉落的巨大火球还引发了大火,连累洛克比镇的11位居民葬身火海。
事后查明,机上遇难的乘客中,有189人是美国人,而飞机突然爆炸的原因,则是有两名利比亚特工混上了飞机,然后趁人不备引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炸药。
洛克比的空难引发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的强烈谴责,里根总统一怒之下,宣布对利比亚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其他美国的盟友,也几乎同一时间宣布限制进口利比亚石油,直击卡扎菲经济命脉。
在国际社会的打压下, 利比亚的经济一落千丈。当地百姓本就不满卡扎菲独裁统治,一见如今连“非洲首富”的生活水平也无法保证后,更是群起反对卡扎菲的统治。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亚国内的反对派借着国际局势动乱,高调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卡扎菲下台。卡扎菲自然不愿放弃权利,他拿出上世纪80年代的老把戏,派出军队对反对派进行镇压。
可惜,国际局势早已非80年代可比了。仅仅10天后,联合国便宣布对利比亚进行制裁。卡扎菲这才慌了神,他急忙去与美国缓和关系,还亲自对美国911事件进行慰问,以求美国从中调停,换得片刻喘息之机。
但这一切为时已晚,2011年3月18日,法国带头对利比亚进行空袭,英美等国也对利比亚进行海上封锁,国内的反对派声势大涨,将利比亚的重要城市一座座攻克。
一开始,卡扎菲还在电视讲话中宣称他永远与人民在一起,绝不会后退半步。但随着反对派步步逼近,卡扎菲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不得不仓惶逃亡。
同年10月,东躲西藏的卡扎菲被反对派在其故乡的一个废弃下水道中发现,几名士兵将卡扎菲五花大绑,极尽羞辱。其中一名年轻的小兵还抢走了卡扎菲身上的黄金手机,而后对着卡扎菲的腰部和头部连开两枪。
鲜血顿时涌了出来,卡扎菲连哼也没来得及哼一声,就这么死在一个无名小卒手里。
令人遗憾的是,执政42年的卡扎菲轰然倒台,但利比亚让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幸福。
反对派内部没有统一的权威领导,即使欧美各国一直扬言要重建利比亚,仍阻止不了反对派各派系不断内讧下燃遍利比亚的战火。
曾经期盼卡扎菲倒台后迎来民主曙光的人民,失望地发现他们落入了更混乱、更没有希望的生活中,经济重建遥遥无期,想象中的幸福生活也不知何日才能到来。
如今,利比亚局势依然混乱无序。唯有夜幕降临时,利比亚人民偶尔会想起狂人卡扎菲,以及在他治下的高福利生活,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丝笑意,才让这漫漫长夜有了一抹难得的暖色。
作者:梨院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