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人数,用专业守护冬奥赛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人数,用专业守护冬奥赛场北京市驻延庆冬奥医疗保障中心专家医疗队队长、北医三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吕扬立刻对受伤运动员展开细致检查。他发现,伤者全身7处骨折,其中左上肢6处骨折中有3处需手术治疗,最严重的桡骨远端骨折,不到20平方厘米的关节面碎成了6块,手术难度很大,且伴有桡动脉断裂,如不在6小时内手术,很可能要截肢。2月10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赛况激烈。一名瑞士高山滑雪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北医三院的滑雪医生快速来到患者身边,现场诊断后认为可能存在多发骨折。12分钟后,直升机将伤者从小海陀山顶转运至延庆冬奥医疗保障中心。医疗保障团队成员在雪橇雪车赛道进行救援演习。“我们无法赢得金牌,但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永远记住一个强大友善的中国。”这是所有参与冬奥医疗保障的北大医学人的心声。无影灯下的考验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题:用专业守护冬奥赛场 让世界记住友善中国——记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中的北大医学人
新华社记者魏梦佳
无数次演练,争分夺秒救治,从寒冬到初春,从破晓到深夜,他们从不抱怨退缩,用精湛医术和医者仁心守护冬奥赛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大学8家在京医院、累计近千人次参与医疗保障,6家附属医院成为冬奥保障定点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近日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医疗保障团队成员在雪橇雪车赛道进行救援演习。
“我们无法赢得金牌,但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永远记住一个强大友善的中国。”这是所有参与冬奥医疗保障的北大医学人的心声。
无影灯下的考验
2月10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赛况激烈。一名瑞士高山滑雪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北医三院的滑雪医生快速来到患者身边,现场诊断后认为可能存在多发骨折。12分钟后,直升机将伤者从小海陀山顶转运至延庆冬奥医疗保障中心。
北京市驻延庆冬奥医疗保障中心专家医疗队队长、北医三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吕扬立刻对受伤运动员展开细致检查。他发现,伤者全身7处骨折,其中左上肢6处骨折中有3处需手术治疗,最严重的桡骨远端骨折,不到20平方厘米的关节面碎成了6块,手术难度很大,且伴有桡动脉断裂,如不在6小时内手术,很可能要截肢。
吕扬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情况异常危急,我的老师、著名创伤专家周方教授,在闭环外通过北医三院自主研发的远程督导系统指导急救,并为患者制定详细周密的手术计划。在得到患者同意后,整个团队就像一台机器快速但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从伤者确诊到手术开始,不到两个小时。”
吕扬(右)与被救治的运动员合影。
这台高难度的手术持续了7个多小时。手术结束时已近凌晨1点,大家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16个小时没进食,9个多小时没喝一口水、没去过洗手间,所有队员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最终,伤者骨折处较好复位。
吕扬说,这样的救治和不眠之夜还有很多。他们18个人的小队,在赛期共接诊600余人,完成手术18台,救治重症多发创伤6人。
雪山上的生死时速
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杨渝平,作为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副院长,在冬奥会期间带领151人的团队,接诊闭环内伤病员近700人,完成21例手术。他记忆中最惊心动魄的,是那场“雪山上的生死时速”。
2月7日11时35分,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传来消息,有运动员受伤昏迷,随即启动直升机转运。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接到指令后,杨渝平立刻组织抢救人员到达创伤楼顶停机坪待命。约5分钟后,直升机降落,他们迅速将伤者转运至创伤楼一层急救中心。
杨渝平(左一)在手术中救治患者。
杨渝平记得,伤者被送到急诊室时,意识不清,呼吸不畅,情况较危重。在伤者转运过程中,院区就依托5G 智慧医疗院前急诊救治指挥平台,通过机载心电监护、移动超声等传回的生命体征指标和影像资料,初步了解伤情并启动多学科专家组会诊,及时给出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一天的精心治疗,伤者顺利出院。
这次快速而有效的航空救援后来被医疗队员用漫画记录下来。杨渝平笑说,尽管此前已组织过多次模拟演练,但当大家真的赶到停机坪待命时,才发现“直升机落地前螺旋桨产生的巨大风力,不但轻松吹走了我们脸上的防护面罩,甚至差点把转运床都吹跑了!”
这是冬奥会开赛以来第一例直升机救援。国际雪联医疗委员会副主席珍妮·舒特在访问崇礼院区时,为中国提供的医疗救治保障服务点赞。她对杨渝平说:“我代表国际雪联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给了所有参赛运动员近乎顶级的医疗保障!”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进行北京冬奥会开赛后首例航空医疗救援。
“雪游龙”上的医疗守护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党育曾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医疗志愿服务,此次又担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冬奥医疗团队副医疗官。在此之前,他没想到,为保障冬奥会,他必须学习一个新项目——“雪橇”。
雪橇速度快、危险系数高。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赛道世界最长,垂直落差超40层楼,有16个弯道,其中包括一个360度弯道,在光滑如镜的倾斜冰面上,如何能在4分钟内赶到任意一个点位展开救援?医疗团队面临着全新的考验。
学会穿“冰爪”让自己稳站于冰面,背负15公斤的急救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防护面罩,翻墙钻洞跨栏杆,用担架把高大魁梧的伤员抬出赛道……党育和队员们从零开始学习,反复模拟演练,生生用双脚丈量出一张救援地图,练就了“能翻墙、会钻跑、善钻爬”的“绝技”。“为了这次任务,我们准备了近三年。”他说。
党育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指挥室通过监控屏观察赛道情况。
冬季的小海陀山白天气温在零度以下,夜间更冷,比赛期间两次降雪,气温一度降到零下20摄氏度,滴水成冰,工作异常艰苦。党育和队友们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成为国内唯一一支专业的雪车雪橇医疗保障团队。
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摘得铜牌,这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钢架雪车奖牌。对此,党育感慨万分,“这是中国冰雪运动又一历史性突破,也是我们每个‘雪游龙’医疗守护者心底的高光时刻!一个人生命的历程能与这伟大时代交汇,真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