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在我印象里,军装是最时髦的服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视为理想追求,许多男青年最向往的必须是拥有一套绿军装。穿上军装、戴上军帽、扎上皮带,浑身都散发着‘革命’气质,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我当年结婚的礼服就是一套绿军装。”关于服饰,每个人都有一段深刻的记忆。68岁的郑女士说,“我年轻的时候,哈尔滨女孩流行背带裤、衬衫和布拉吉连衣裙,男装就属列宁装、中山装最上档次。当时谁要是穿个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就是最时髦的打扮;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更是令人羡慕的事儿,要在衣服口袋上插一两支钢笔,那可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布拉吉由于款式新颖、花色众多,深受年轻女性的追捧。我现在柜子里还保留着一条当年穿过的布拉吉,我记得那是我过18岁生日时,母亲特意给我挑选的花布,到裁缝店量身订做的,泡泡袖,下身裙摆也是多褶的泡泡裙,配上布料上的小碎花,好看极了。那个年代,商场里提供的基本都是布匹、纽扣和家用百货,成衣都要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1)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2)

服饰是最直观的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专属的服饰特色和流行印记,细观近六十年来人们的服饰变化,你会发现,无论时代怎样推演,服装时尚其实是个“轮回”,背后折射着人们的心态和整个社会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全民穿“军装”

眼看快到七十岁的哈尔滨孙女士说起这个话题无限感慨,“我们那时候男女服装没有太大区别,样式基本一致,女装也趋向男性化,根本没有款式一说,因为样式就那么几种,以黄绿蓝为主色调,基本都是军装样式。当年我家特别穷,夏天的衣服也只有一身,根本没有可以更换的,只能穿了洗洗了穿,天稍冷点儿的时候,就把缝着许多补丁不能再穿的破旧裤子套在里面当线裤,上面穿上个衬衫。过去冬天没有羽绒服,棉袄也与现在不同,都是真正的棉花做的,不能经常洗,因为洗了不容易干,洗多了也不暖和,通常在棉袄外面套一件布袄罩,这样就不会把棉袄弄脏。我那时候最盼过年,过年对我们小女孩来说就等于可以穿新衣服了,能做条新裤子和一个花袄罩,就算是最好的了。”

“那会儿最流行艰苦朴素,当时有个顺口溜‘新三年,旧三新,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家的衣服都是补丁套补丁,谁也不笑话谁。记得有一次我还让母亲把我的新裤子上故意‘打’了几个补丁,虽然那时候不懂什么叫‘乞丐裤’,就是觉得有两块补丁反而时髦了。”

关于服饰,每个人都有一段深刻的记忆。68岁的郑女士说,“我年轻的时候,哈尔滨女孩流行背带裤、衬衫和布拉吉连衣裙,男装就属列宁装、中山装最上档次。当时谁要是穿个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就是最时髦的打扮;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更是令人羡慕的事儿,要在衣服口袋上插一两支钢笔,那可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3)

“布拉吉由于款式新颖、花色众多,深受年轻女性的追捧。我现在柜子里还保留着一条当年穿过的布拉吉,我记得那是我过18岁生日时,母亲特意给我挑选的花布,到裁缝店量身订做的,泡泡袖,下身裙摆也是多褶的泡泡裙,配上布料上的小碎花,好看极了。那个年代,商场里提供的基本都是布匹、纽扣和家用百货,成衣都要去裁缝店里做,裁缝店是烟火气最足的地方。布拉吉是当时哈尔滨最时髦的服饰,我的这件布拉吉之所以保留到现在,也是因为有对母亲特别的念想,看着它,就想起自己的妈妈和年少时光。”

50后的王先生说,“海魂衫是我们那会儿最流行的,深受年轻人和男孩子喜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蓝白间隔的横条纹海魂衫,极具年代特色,正经火了一段时间。家里条件不好,我和两个哥哥就一件海魂衫,只能约定好每个人穿的日子,盼啊,盼啊,还看着对方,生怕哪里弄坏。等轮到自己穿了,就像现在要走红地毯似地,必须正儿巴经收拾好自己,整出点儿仪式感,哥哥们个子比我高,我穿上海魂衫像穿个大袍子,往裤子里塞,极不协调,即使这样也美得够呛。”

“在我印象里,军装是最时髦的服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视为理想追求,许多男青年最向往的必须是拥有一套绿军装。穿上军装、戴上军帽、扎上皮带,浑身都散发着‘革命’气质,说出来你也许不信,我当年结婚的礼服就是一套绿军装。”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4)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5)

七八十年代,由南到北,一路向“西”

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要属“的确良”。哈市的韩先生告诉记者,“据说这种面料最初是从南方传过来的,在广东按音译被叫作‘的确靓’,传到北方变成‘的确凉’。后来大家发现穿起‘的确凉’并不凉快,才改成了‘的确良’。因为‘的确良’比棉布结实,不起褶,当年深受老百姓欢迎,服装店的货架上随处可见。省吃俭用置办一件‘的确良’穿在身上,那是相当洋气的。哪个姑娘有件格子‘的确良’衬衫,足以引起极高的回头率,相亲要是穿件‘的确良’,立马被标上有‘品位’的标签,成功机率瞬间提高许多。直到80年代中后期,风行一时的‘的确良’才逐渐没落,被新的布料取代。”

55岁的蒋女士说,“喇叭裤、花衬衫、格子裙……这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时尚元素在上世纪70年代末悄悄流行起来。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当年邻居家小伙喇叭裤加花衬衫的时髦造型。当年家里给我和姐姐一人做了一条格子裙,我们都舍不得穿,总是把它从柜子里拿出来看,从冬天看到夏天,还没等上身,裙子已经被我们摸脏了。那时我最好的一身衣服是一件‘的确良’碎花衬衫和这条及膝的格子裙,这样的搭配在当时非常流行,很‘潮’,走到哪里都十分抢眼。

“毛料在当时也盛行一时,蓝色、灰色、驼色,谁家结婚至少都要做一身。那时候毛料是最好的东西,出去串门穿上是非常有面子的,身份的象征,跟今天的大牌服装差不多。前些天我在家里还收拾出好几件毛料衣服,当年的好东西现在没人穿更没人要,压箱底又占地方……”

你看我时的眼睛和看别人时不一样:你看你看服装的(6)

60后的蒋先生回忆,“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好一点儿的单位都时兴给员工做西装。八十年代,新郎的礼服已经从六七十年代的军装改为西装了。记得我结婚时在老家做了一身西服,可能是当时人们普遍偏瘦的缘故,衣服都往大了做,寓意生活越来越美好,都能胖起来。结婚当天是六月,穿着又肥又大的西服,可把我难受坏了。那时候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服装店做的西服里面都会写上名字,可能是取的时候不会弄错吧。现在的衣服都是成装,满大街都找不到服装店了。做衣服盛行那会儿,人们都是在商场相中样子,买布料自己做或是拿到服装店做。当年很多单位都要求男员工穿西装打领带,现在穿西装的人越来越少,配戴领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现在穿西装的人基本都是搞销售的,不是卖房子就是卖保险,一眼就能认出来。西装已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舒适、宽松的休闲装。”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服饰发展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但仍然是新潮一窝蜂。哈市苏女士说,“那会儿大家都挺会穿,而且十分敢穿,尤其哈尔滨女孩,爱美、会美,在全国都有名。迷你裙、紧身裤,这些凸显身材的服饰开始出现,各种‘奇装异服’将曾经单色、固定款式的服饰彻底冲击出人们的视线之外。一开到底的大扣布裙、黑色紧身脚蹬裤、露脐蝙蝠衫,都是80年代后期最具代表性的时髦服饰。我记得那会儿我攒了好几个月零花钱,买了一条红色的超短裙,穿着美美地去上学,被班主任‘劝退’了两次,之后那条超短裙再没穿过,压了箱底……”

80后的李女士说,“我妈手特别巧,我小时候大多数衣服都是母亲照着时尚杂志做的,从选料到颜色再到款式,穿出去基本不会重样,引来小伙伴儿们羡慕的目光,小时候我是大院里名副其实最靓的美少女!我印象最深的要属一件橘色中长西装,当年看日本电视剧时相中的,母亲花大价钱买了料子,怕自己做不好,特意送到服装店,还画了图样,成品出来后真和剧里一模一样,时髦极了,以至于很多年后,还有人问我这件衣服是在哪里买的。” (未完待续)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晶 本报记者 周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