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简单的制作玉米脱粒机:任清志又出新成果

最简单的制作玉米脱粒机:任清志又出新成果困难并没有击退任清志,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初,58岁的任清志发明的稻麦两用脱粒机终于问世。2006年,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投入市场。2002年,稻谷丰收季,任清志天天奔波于田间地头,打谷子的苦与累再次唤醒了他发明机械的念头。“当时,我弄了一个简易的打谷子机器,但没用多久就坏了。”任清志说,之后他重新找来铁皮、电机、皮带等,又试着做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58岁发明两用脱粒机今年68岁的任清志,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任清志从小就喜欢摆弄机械,捣鼓电器设备。30多岁时,他被中坝乡聘为农机员,工作的职责与自身的爱好结合了,他对钻研农用机械更加着迷。“农民一年到头投入的劳动力很多,但效率不高,如果把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肯定是好事!”当时,任清志就有了发明农用机械设备的梦想。

最简单的制作玉米脱粒机:任清志又出新成果(1)

接通电源,按下开关,从进料口倒入青皮核桃,随着电机快速运转,一颗颗去了皮的核桃“哗啦啦”地滚出来了……

8月24日上午,在仁和区中坝乡团山社区石桥组,记者见证了村民任清志使用自己发明的“核桃板栗玉米去皮脱粒机”,为青皮核桃去皮的全过程。

据了解,这款去皮脱粒机是任清志去年发明的。今年5月底,这项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称号。而这,已是“中坝发明牛人”任清志获得的第二项专利。

潜心钻研三年

58岁发明两用脱粒机

今年68岁的任清志,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任清志从小就喜欢摆弄机械,捣鼓电器设备。30多岁时,他被中坝乡聘为农机员,工作的职责与自身的爱好结合了,他对钻研农用机械更加着迷。“农民一年到头投入的劳动力很多,但效率不高,如果把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肯定是好事!”当时,任清志就有了发明农用机械设备的梦想。

2002年,稻谷丰收季,任清志天天奔波于田间地头,打谷子的苦与累再次唤醒了他发明机械的念头。“当时,我弄了一个简易的打谷子机器,但没用多久就坏了。”任清志说,之后他重新找来铁皮、电机、皮带等,又试着做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

困难并没有击退任清志,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初,58岁的任清志发明的稻麦两用脱粒机终于问世。2006年,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投入市场。

产品效益不佳

搞发明遭到家人反对

本以为自己发明的两用脱粒机投向市场后,会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没过多久,市面上就冒出了另一种新型脱粒机,其技术和加工工艺明显优于任清志发明的脱粒机。最终,他放弃了该项发明的再生产。

投入了大量时间以及资金,搞出来的东西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益,家人开始反对任清志。“家里的地他不管,家中的事他也不问,里里外外都我一个人操心……”任清志的老伴杨正美告诉记者,自从任清志迷恋上发明机械后,啥也不管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被他拿去搞发明,为这事,他们可没少吵过嘴。

又出发明成果

去皮脱粒一体机问世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任清志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坚持。

每年7、8月份,到了核桃、板栗以及玉米的丰收季,农民用手剥核桃、板栗,为玉米脱粒,需要投入很多劳动力,有时手都弄伤了,还没能把活干完。这些,任清志一一看在眼里。

2012年,任清志多方考察后发现,市面上还没有可同时用于板栗和核桃去皮以及玉米脱粒的机器。这下,他又来了兴趣,开始着手钻研“一体机”的发明。

2014年8月,任清志的核桃板栗玉米去皮脱粒机正式问世。今年5月底,这项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称号,任清志获得该项发明的专利证书。

任清志告诉记者,使用核桃板栗玉米去皮脱粒机,从进料口倒入核桃、板栗或玉米以后,按下电源启动健即可剥壳或脱粒。以核桃为例,人工每人每小时可剥壳100多斤,用此机器每小时可剥500—600公斤,大大节省了人力,方便实用。而且,机器耗电每小时仅1.5度。

期盼有生之年

再搞出两项实用成果

如今,任清志已生产制作了20台核桃板栗玉米去皮脱粒机。“已经卖掉了两台,效果还可以!”任清志说,卖掉的两台机器,一台经人介绍卖到了云南曲靖,另一台卖给了啊喇乡的一位亲戚。接下来,他准备生产更多的机器,投入市场。

“我的发明市场前景不错,攀枝花、云南都有经销商想帮忙代理。”任清志信心满满地说,当前玉米的种植面积很大,同时,攀枝花和周边地区正在大力发展核桃和板栗产业,正是“一体机”大显身手的时候。

任清志说,他还有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再搞出两项发明成果,一个是樱桃采摘机,一个是大葱剥皮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