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入门运动款,停产运动款劳力士
劳力士入门运动款,停产运动款劳力士我第一只正运动表14060M 2号 直径厚度与旧版一致 不过表耳长度达到48mm 比1号长了1mm 算不小的公差 并且壳形及拉丝有所不同(我与小苏那只也比较过) 所以我觉得这不能算公差了 应是壳厂版本不同引起的.新版的天文台十分出彩 不过内圈的防伪刻字自己不能接受 很"搏"的感觉.我曾经很抵触没日历的SUBMARINER 感觉不高级 不过近一年鬼使神差新旧版先后买了两只 虽然配置上仍然是运动劳里最低的——空心带头 拉开式延长带 但那种原始的 Original的粗犷SUB味道不是其他款可比拟的 况且自己又特别喜欢古典的穿孔耳 粗大的长生耳从表耳间穿过 给人十分强悍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表是劳运动款里最MAN的选择!可惜它的带不"高级"也不十分不贴心 对手细的人而言 前长后短表头容易偏向后方.转圈劳的圈边高 镜没那么突出 这减低了宝石镜破损的可能性.表的整体曲线算不错 不过几只40毫米的运动劳 属
导语:停产运动款渐热,温习一下旧功课。
一直喜欢古董劳 古董运动劳却没福消受 两年多前开始鼓捣现代运动款 兴味盎然 刹那间觉得自己整个年轻了一圈.相继入过一些款吧 进进出出 不过水牛级迪通那没够分量拿 游艇思前想后又觉得运动点数"不够正" 其他钢款差不多都玩过一圈 一些款出了又入 再出再入 多的时候有六个 少的时候只剩俩.
天下论坛劳风盛行 我自己对劳知道一点点.却极少 也不太愿意多谈劳 反正网络资料多不胜数 大家都说好了 东拉西扯无非凑凑热闹 尚不能添砖加瓦.今次破破例写点关于劳的吧 不谈牛笔历史 不谈机芯走时 只讲讲使用感受 对运动劳款有兴趣的朋友多多指正.
有人问过啥叫运动劳 我说简单讲 除了迪通那 用奔驰针的就是运动劳 不过我感觉114270不能算纯正的运动款 因为它不够大 因为没有护肩 因为它只有光溜溜的圈仔 在劳来说 能有个转啊转的外圈才够爽 不过这样一只半运动上了手蛮够味的 各个角落看过去 找不到一丝缺点 或者它的缺点就是小吧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 36的运动表确实不太有力度 男人的硬朗与否跟穿戴是有点关系的---俺同事经常说的
我曾经很抵触没日历的SUBMARINER 感觉不高级 不过近一年鬼使神差新旧版先后买了两只 虽然配置上仍然是运动劳里最低的——空心带头 拉开式延长带 但那种原始的 Original的粗犷SUB味道不是其他款可比拟的 况且自己又特别喜欢古典的穿孔耳 粗大的长生耳从表耳间穿过 给人十分强悍的感觉 我觉得这个表是劳运动款里最MAN的选择!
可惜它的带不"高级"也不十分不贴心 对手细的人而言 前长后短表头容易偏向后方.转圈劳的圈边高 镜没那么突出 这减低了宝石镜破损的可能性.表的整体曲线算不错 不过几只40毫米的运动劳 属最厚的16600线条最好 后叙.
14060M 1号 直径40mm 厚度12.1mm 3130机芯.我发现(也有很多表友反映)这个表奇准 可能与无日历有关——干扰走时的因素越少 表的精度越高 理论如此 有些道理的.
14060M 2号 直径厚度与旧版一致 不过表耳长度达到48mm 比1号长了1mm 算不小的公差 并且壳形及拉丝有所不同(我与小苏那只也比较过) 所以我觉得这不能算公差了 应是壳厂版本不同引起的.新版的天文台十分出彩 不过内圈的防伪刻字自己不能接受 很"搏"的感觉.
我第一只正运动表
(我一直觉得114270还不够正运动) 16710 这表我找了很久 因为自己的怪毛病:喜欢穿孔耳 能有实心带头的穿孔耳则更佳 所以当它到手时 忍不住戴着它去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 并在典礼上不断看表 给领导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在正运动款 GMT II不厚 带扣不长 佩戴舒适 红色的第四针充满跳跃感 我觉得它给漆黑的盘面里凭添几分姿色 况且 多一条针专业感大大增强(针太多又不好 象石英表) 对不懂的人来说 有十足的神秘感 诱惑力.
我曾经载着它参加过多次非表友聚会 收效良好.
穿孔耳实心带头的款 大致从A字头中起 P K 至Y字头中止 16610 16570 16710基本如此 16600是最早的搭配实心带头钢运动款 始于90年.镜不高 曲线中规中矩 表带型号还刻在第一格到珠上 封闭耳后就进了带头里面。
某天,我跟Leslie坐地铁 我戴16234 小累戴16570 对面的一般靓女似乎只盯着累的白面探险2猛看 搞得我自尊心颇受打击 那时候就想 男人是该有点探险精神 尤其年轻男人!
虽则我外貌比小累探险得多 我仍然决定适当的时候弄一只探险家 没成想后来入了探1 探险2的计划在近两年后终于得以实现 可自己早已没有了当初的那一点点探险精神.
16570是死圈 圈低坡度大 所以显得镜特别高 跟旧款的DATEJUST差不多.也因此 盘面感很"浮" 给人触手可碰到盘面指针感觉 我这表是近两年的 表耳线严重缺失 似乎表耳正面直接靠着侧面直边.这表的贴手度不错 镜突出 所以壳身相对较薄.
我仔细对比过 16570与16710两款 除了圈结构 其他外观配件完全通用 机芯一致 表带78790.
正上的把头
较薄的侧面曲线
圈的坡度大 镜突出
带/圈结合感非常好 很窄的耳线
封闭耳 表带上已没有型号刻字
镜深度不够 漆黑的表盘似乎触手可及
SUBMARINER 16610比14060M厚在哪里,我认真比对过 壳形(镜高 中套)几乎一致 下面这张照片看得比较清楚 16610除多了水泡高度 镜深度明显不同 日历机芯本比无日历的厚 于是将增厚放在了底盖上 但16610如此增加镜面内深度十分不明.
自己想过一个烂问题 这几只运动劳如果仅留一只 咋选?我想自己一定会留16610.为啥?不好说 或者它在这几只里面最够运动气质吧.
每只表壳存在公差 且后盖锁紧程度不同 厚度也不尽相同 我专门量过的厚度是13.1MM 比官标的稍微厚一点点.16610的表带设计比较贴心 前段共4珠半(也用于16622) 较好的关照了手细人士 很奇怪 14060M和16600则没有.
16610前半段带
16600的
厚厚的玻璃
高高的圈口 大耳垂
阀门位置突出于壳体 有个方的平台
很漂亮的侧面弧线
确实蛮大支 比另款厚实不少
冬天不抹手霜 春得厉害
表头有版本差异 表带有 带头也有 注意这个位置 有直转角 也有平滑弧度的
14060M没用按扣设计 仍是古老的拉开式 表脱离手腕 与延长带连接的薄铁片会自然散出来 如果讲上手佩戴 114270最舒服 短扣的16570 16710都还行 16610因为4格半表带缘故 也不错 14060M和16600则最不合小手腕人士.
关于表带
正运动劳均使用蚝式(OYSTER)带 带珠够大 够粗犷 带珠大了 可折叠面 随意弯曲度自然小 因此很多人觉得大珠的工字扁带不及细珠带舒服 但是设想一下 很粗犷的运动劳配一条柔美的细碎珠带会是什么模样?
10年前的EXP EXP II GMT II是没有保险扣的 90年代后期始加了保险 也算是进一步运动化了 比起长期用保险扣的潜水系(SUBMARINER SEA-DWELLER) 新加入的保险扣因为不用在扣内加延长带 所以扣短 扣身也薄 佩戴较帖服 舒适.
我的腕围16.5MM 用前(6点方向)五后(12点方向)六的表带很合手.
因为手腕靠胸前方向较薄 潜水表的扣身太长 用起来表带搭配不得不采用前长后短方式 表头向后倾斜 就比较难受一点.在三只潜水表里 16610前段表带是4格半搭配 算最为贴心 16600 14060M一直是前段5格 手腕稍细就免不了难受.
还有一点细节:114270 16570 16710表带侧面均为镜面处理 14060M 16610侧面为拉丝 16600带侧面为镜面(不知何故?).
短扣与长扣
长扣内有延长带 扣身厚
扣紧后侧面看去不太贴合 整一个大窟窿;
短扣薄 较为帖服.
14060M的表带一直是潜水表里级别低的 一来至今未使用实心带头 这个大家都知道 二来 带扣及延长还也有差别.16600 16610的设计 隐藏于带扣内的延长带以卡口牢牢固定 必须按圆点顶开
116710 & 16710
新版外壳 外圈 表带有了较大的升级 116710整体厚度并未显著增加 由于壳形变化 给人增肥增厚的感觉.
-
它是肥了 官标的40mm指3-9点位直径 但116710的表耳加宽了不少(耳拉丝也改为直向的) 陶瓷外圈的宽度也增大了 整个表头感觉横向增长 视觉感没旧款长 肥肥胖胖;
2.由于新款底盖几乎是嵌入中壳的 没旧款那么向下突出 中壳厚度因此增加 上手的感觉于是也较旧款为厚;
3.新款护肩显著加大 曲线圆滑 改用三点大把头;
4.新款改用全实心表带 为不使表整体过重 表带珠比旧款薄一些;
5.新款带扣明显升级 由"铁皮"变成钢铸造 结构也复杂了 安全扣扣紧后与带扣侧面在一个平面上 而旧款扣的侧面则是"铁皮加一片铁皮".
16710停产了 新表价及二手价呼啦一声超越了热门的SUB S-D之流 并且一表难求 不过有新版肥肉横呈 我倒是极力推荐新的 毕竟它实在"高级"了许多.如果对价格和折扣不满意 不妨再等一等 赌一把116710不会一直那么坚挺.
侧面看后底盖及中壳变化
护肩和把头
带扣
前面忘记讲了
这几款运动劳的全长表带为:
114270 16570 16710: 6 7 共13格;
14060M: 5 7 共12格;
16600: 5 9 共14格;
16610: 5(半格计入) 9 共14格.
*14060 16600 16610铁皮延长带均未计入.
补几张照片
同为16710 F以前的字头 护肩十分方正 也宽一些
上为Z字头 下为P
拧螺丝
(16600和116710的新上手照)
16600无日历放大镜 日历窗边缘的仿瓷效果非常棒
116710的鸭嘴式带扣
小苏前一阵问过为什么新款的带扣设计如此复杂 扣前段还是活动的?仔细观察过才发现 原来它的挂钩是暗锁式 避免硬卡式长期使用后的疲劳受损.
新款全实心蚝式带比旧款中空带明显薄了 应该是出于整表配重方面考虑的设计 左为116710的新款带
(老徐佩戴16610LV的上手照)
不曾喜欢过BOY装 所以入的是它 戴过后发现钻配黑灰的感觉灰常出色!
两年多来 戴过绿圈
(16610LV) 绿针(116713)
今天该着它了---GV.
LP对它的评价是:
不象一只表 更象一只玩具.
是啊 挺不便宜的玩具.
新MILGAUSS的发布 在07年BASEL-ROLEX是件很震动的事 这个停产了近30年的系列重生了.危机前的钟表拍卖 古董劳力士的行情水涨船高 以钢表计 没有哪个牌子牛得过劳力士.
屡创天价的古劳里 防磁表REF6541可入列三甲.以下 REF1019市面多见 两年间价格由5而至10再上20 完全不动声色.
116400设计算是对6541和1019的共同缅怀------它有1019的造型 又用了6541的"闪电针".
本来 它仅是一枚比日用表设计更复杂要求更严格的专业型 带那么一点点运动.
可 绿色玻璃的鬼影气 令无数玩劳人顷刻心潮澎湃起来.
于是 新MILGAUSS自上市全线飘红 尤其这枚绿玻 一路杀到12W港纸之数.所幸 金融危机来了 它回落的速度一点也不比当初攀升时缓慢.
你看 它又到了HK公价上下了.
偶等草根 也有机会拥秀色入怀 浅吟低唱 与众生分享.可怜了那些追高者 抱着几只 几十只 几百只GV 欲哭无泪.
一 壳形设计.
劳的运动表 壳形简单分几小类
带护肩的 侧面直版 如EXP II GMT II SUB;
带护肩的 侧面小弧线 如DAYTONA.
EXP I的壳形 则完全与DATEJUST同.
*多说一句:很多人追新款DAY-DATE 其实它的侧面直不直 弧不弧 尤其没味道.
116400壳形 非传统的运动表所有 简单讲 它的壳就是新DATEJUST(如116200)的放大版.
后盖突出程度与DATEJUST一致 表带也一样.
小色一下 双生仔
16570白面还是黑面赖看。
这几个表我都玩过几轮了 现在要我选 我会选转圈的(如14060M).讲味道 运动表永远是黑面胜白面 当然 白面的运动劳比较特别.真要把黑白面放眼前选 我建议你认真看看指针 或许会有答案...
二 面针.
新MILGAUSS的表盘三色 为体现其专业性 均采用无光涂料 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都不反光.
夜光色彩多变 以黑面较为朴素---简单的白色荧光粉.
GV的夜光 3 6 9位为橙色 其他刻度条白色.
实际使用中 橙色夜光发光稍慢 光点也较暗一点 有反映为蓝色光 我看不出来.
116400的直径放大 表盘较传统运动劳表盘大出1MM 为29.5MM.日用款 DJ DD 以及其他运动款 盘径均为28.5MM.盘面边缘到橙色秒针刻度:5 10 15 20...55 60.盘面文字 塑质感强烈 反光.
时分针为传统的"面条针" 秒针是6541血统 三段式"闪电针" 三角形尖嘴 厚厚隆起的灿烂橙色.
闪电针是该表的重要闪光点 可 水平不那么出色.我看过的大牌子 ROLEX指针工艺向来不俗 甚至比多数顶级牌子出色.我也一直认为 指针等细节工艺 反映出厂家做事的用心指数.
可惜 这次劳力士露怯了.
换一个角度更清楚些
三 绿玻璃.
GV 意指GREEN CRYSTAL 绿色水晶玻璃.
这面镜 有人说凭什么就值300欧罗?
它自然不值那么多 如果你自己把绿镜换到普通版上肯定不会比普版贵300欧.这300反映在这只表上 比如我戴着它去劳服调教保养 他们认可这是原声汁味的GV.认可 很重要 手表的价值大多数时候反映在认可度上.
GV的绿色是很贼的 难于语言形容 光线暗淡 带色的玻璃 令盘面都不十分清晰.阳光灿烂 镜面本身亦泛出油光 载于手腕 散发着很诡异的颜色和腔调.所以我觉得它适合在春日的大太阳天 约三五好友休闲踏青 反倒防磁的意思显得不伦不类.
镜面的高度恰倒好处 露那么一点点绿边 各个角度看过去都能闪现绿光.如果镜面稍高些 比如象DJ DD的镜面高度 风险就大了 一不留神挂破一点点边 成本就大了.我专门问过 服务中心一时间也不易订到货.
GV没有雷射皇冠防伪标 普版却有 具体原因不明
民间传说大致以下几个:
1.绿玻最初生产有工艺缺陷 出现自身破裂 后来找厂代工 就没有打标记;
此说牵强 因最新出来的 也没有标记.
2.绿玻硬度大 难以刻凿标记;
似乎也说不过去 该标又不是人手雕刻 激光的能力不至于那么软.
3.根本没必要刻标 因为它已经是劳力士的基本色;
4.有色面凿刻后过于显眼.
最后两点或者有点道理.
16600和16610的区别主要是外观
无放大镜/有放大镜水泡;
厚度15MM/厚度13.5MM;
表带侧面抛光/表带侧面拉丝;
表盘书写差别;
防水1220M/防水300M.
四 机器 以及性能
MILGAUSS使用了新的机芯型号:CAL3131 较之基本芯3130 关键部件进行了专业升级 比如顺磁性擒纵轮 PARACHROM蓝铌游丝.肉眼能见的是鲜艳的蓝游丝 其他并无特别.
蓝铌游丝最初未公布 实验性出现于DAYTONA4130 前两年新GMT II下线高调发布.该游丝抗磁 抗跌打能力显著提升 且氧化后色彩绚烂 古意盎然.
当然的 作为抗磁能力1000高斯的专业防磁表 壳套的配合必不可少.传统的设计 针 面 龙头 后盖均做加料处理 这次MILGAUSS牛在弄了个双层旋盖.从图片看 内旋盖里贴软金属 以达至高性能.除了传统的外盖防水圈 内外盖间也加装防水胶皮 意义何在?
防水数据仍是100M.
*我没有开盖 这组图片来自网络.
116400龙头直径7MM 较普通日用款(如DJ DD)大了1MM 厚了0.5MM 配合增大的表身 感觉大气 协调.由于并非潜水厚身龙头 皇冠LOGO下仍是一横.
五 综合评价.
1 机测曲线笔直 走时情况非常好 动静态跟了三日 每日负一秒;
2 壳身虽大 但弧线设计 表头与带配重合理 佩戴十分舒适;
3 表带扣属日用型蚝式带按扣 如采用保险扣则感觉更好;
4 表盘清晰 刻度指针够大 读数便利 秒针中轴位涂漆有小瑕疵;
5 指针到位度欠理想 此为31XX系特征 不过MILGAUSS似乎刻度位不够精确
几乎指针划过每个刻度均有偏差;
6 专业性能良好 我将该表置于家庭大音箱顶7个小时 手表运行毫无偏差.
cdde:HK的小蔡曾夸我只有戴古董表好看 并十分不客气的批评了我的GMT 某次去到HK见到这位哥儿竟然戴着大块头S-D16600!就这哥们一把胡子 玩运动劳真是不妥!
YYYY111121::大块头有大智慧。设计一枚实际入得水下千多米 带自动排氦阀门的专业时计难度一定不小 想起来对比千几米的潜水深度 16600的厚度真不算厚 实际它比16610厚1.5MM的样子 达到14.5 上手如同黑馒头罩住 一般亚洲人较难扛得住了 还死重 不过这个表怪在扣腕度很好 厚却贴手 不逛荡 原来其表耳弧度漂亮 耳垂够大 也是一智慧点.需要应对高负荷水压 16600的镜十分厚实 为此也充当卡镜器的转圈也特别高 几乎有中套的1/2那么厚了 即便如此 镜仍高出圈沿一大截.因为没有放大镜水泡 表盘的日历框予人更强烈的瓷质感.
乱熊:未买劳之前看这个帖子,反反复复看了许久。现在徐版帖子中提及的表戴过之后再来看这个帖子感触更深。很多地方都是我平时从未注意到的细节,现在回想起来,不由得感叹啊。可惜这里提及的表已经不在自己身边,看到照片,煞是想念。
山下:观此文中剧毒,购入114270解毒!刚到手,已经被震撼一把,表原来可以这么精彩,黑漆原来可以这么幽深
感谢表友们的分享!
更多意见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