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役牺牲了多少人:抗美援朝最大叛徒
抗美援朝战役牺牲了多少人:抗美援朝最大叛徒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1952年10月,只因为一个“叛兵”,让在朝鲜战场上屡立奇功的“万岁军”,竟然遇到了一场惨痛的失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不过,在风云变化莫测的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虽然大多数战士们都不畏生死,勇敢作战,但是有时候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杂鱼”混进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19日,在党中央的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支援朝鲜部队,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而抗美援朝战争也在这一刻正式打响了。
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在为期将近三年的战争之中,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作战精神,屡战屡胜,成功将不可一世的美军,从鸭绿江畔一直赶到“三八线”以南,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全世界都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刮目相看。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不过,在风云变化莫测的战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虽然大多数战士们都不畏生死,勇敢作战,但是有时候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杂鱼”混进来。
1952年10月,只因为一个“叛兵”,让在朝鲜战场上屡立奇功的“万岁军”,竟然遇到了一场惨痛的失败。
而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他又为何会成为一名“叛兵”?这个人最终又得到了什么样的下场呢?
图片来自网络
白马山战役在铁原西北大约100公里处的药山洞地区,有一片以高地和山岭所组成的山川地带。这片山川,由西北走向东南,长约3公里左右。
放眼望去,整片山地呈一个钳形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在战场上是一个天然的防御阵地。
这里,便是白马山。
1952年10月初,作为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有着“万岁军”称号的第三兵团38军,奉命来到白马山旁边的项里北山阵地进行驻扎。
他们的任务,就是接替先前驻扎在此地的42军,在准备完毕之后,一举歼灭驻守在394.8高地和281.2高地的韩军第九师,将白马山夺下来,为后续部队打开进攻的道路。
白马山大致位置
不管是对于韩军,还是对于联合国军来说,白马山的战略意义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白马山的南面不到100公里的距离,就是屯守在汉城的联合国军主要军事补给线。
顺着这条线,可以一直通向联合国军的重要兵站基地——铁原。
如果能够将白马山攻下,那么就打破了联合国军挡在志愿军面前的最大的一面保障,从此就可以单刀直入,一往无前,对联合国军造成极大的威胁。
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影响整场战争的走向。
由此可见,38军此次的任务有多么重要。
白马山地形图
按理说,一个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志愿军主力军,对一个战斗力被视为朝鲜战场最低级的韩军 胜负一眼便可猜测出来。
在任何人看来,志愿军轻而易举就可以将对方拿下。
所以,在战役开始以前,兵团司令部也给38军下达了“占据对方全部高地”、“消灭敌军5000人以上”的任务目标。
而38军的众多将士,也对完成这两个任务感觉信心满满。
1952年10月6日,在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志愿军突击队,在当日傍晚六点,组织四个连队的兵力,向韩国第9师30团防守的白马山391高地发动进攻。
战斗从这一刻正式打响。
另外的四个连队,则趁机向不远处的291高地和395高地发动进攻,并很快就攻占了那里。
395高地地形图
在经过一天一夜激烈战斗之后,志愿军战士们,成功夺得了三处高地,然后变换了作战部署,由主动进攻改为防御,等待着后续部队的支援。
在10月7日当天,为了夺回阵地,韩军调来了两个加强团对志愿军进行进攻,美国更是出动了上百架次的轰炸机,对这几处阵地进行大面积轰炸。
双方陷入拉锯战,阵地反复易手,一时竟然陷入了极为焦灼的场面。
到了第二天,志愿军第38军主力团第112师第334团投入战斗,仅仅只花费了4个小时,就配合先头部队,攻下了白马山顶,将原本驻守在当地的韩军第九师的部队给打散。
原本以为韩军就此会撤下白马山,不敢再轻易发动进攻。
可没想到,在当晚深夜的时候,韩军主力部队第29团赶到此处,并且仍然是带着大量的美军战机,对志愿军驻防的395高地发动进攻。
双方又陷入到了第二次的拉锯战当中。
图片来自网络
志愿军战士们也没有想到,原本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十分低下的韩军,竟然会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凶猛。
之后的5天时间里,在这片方圆不过十几平方公里的山区当中,双方你来我往,395阵地进行了数十次的易主,各自都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
一直到10月14日,美第8集团军在金化前线的上甘岭地区以美军第7师和韩军第2师为主,发起了"摊牌作战"。
而我方则将其称之为“上甘岭战役”。
双方的战略目标刹那间发生了转变,我军的重点进攻区域,也从白马山转向上甘岭,于是将主力部队从中撤下。
白马山战役
最终,志愿军伤亡人数超过了6700人,虽然在撤出阵地前,我军所掌握的敌军尸体数量就已经超过了7000人,付出的伤亡代价要比志愿军更多。
但是,毕竟没有完成攻克阵地的目标,所以,这场战役确实是以失败告终了。
为何最终的结果竟会如此让人目瞪口呆?
其实并非是韩军突然变强,亦或是我军将士战斗意志下降。
而是在战役开始以前,38军当中出现了一个叛徒,这让我军的作战计划暴露,让韩军早有防备,并提前调来了大量的兵力,才造成了最终的这一结果。
而这个人,就是谷中蛟。
图片来自网络
“万岁军”中的文化教员“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讲演时,就提出来要让战士们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部队中的“文盲率”,也可以让大家对战术的执行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所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除了在前线出生入死的战士们以外,在后方也有着许多负责文职工作的“文化教员”。
而谷中蛟,就是其中的一位。
图片来自网络
1949年春天,在解放军战士们来到湖南这片土地的时候,谷中蛟也被革命的思想所吸引,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人民的队伍中来。
不过,由于谷中蛟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再加上他小时候上过几年学认识字,所以就被安排在了文化教员的职位上,一干就是三年的时间。
由于在参军的时候,战争就快要结束了,再加上自己又是文职工作。所以谷中蛟并没有太多的战场经验,更没有经历过意志上的考验。
所以也没有人发现他内心中其实是一个胆小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抗美援朝运动爆发以后,谷中蛟所在的部队,被编入38军,作为先头部队开赴朝鲜战场。
朝鲜战场
由于在我军当中,有着保护知识分子的政策,所以大多数时候,文化教员都是处在远离战场的位置上,被诸多战士保护着,生命安全难以受到威胁。
不过,毕竟文化教员也属于志愿军的一份子,所以如果真要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文化教员也要掷笔提枪,冲上前线去跟大家一起战斗。
在我军的战斗历程当中,不乏有着战斗力极为出色的“文职人员”。
1951年1月25日,在汉江阻击战当中,武器装备极度落后于对方的38军和50军的四万多战士,硬生生地抵挡了联合国军23万人50多天的进攻。
志愿军战士
在这场战斗中,38军的335团,因为要阻挡美军的主力部队,几乎拼光了整个团的建制。
在通讯兵都全部被派上战场以后,团里的28名从来没有摸过枪的文化教员,也提起步枪冲到了前线。
结果,战士们破釜沉舟、大发神威,一举将十倍于己的敌人打退,创造出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个神话。
而38军也因为成功阻击了敌人,获得了彭老总口中“万岁军”的称号。
贪生怕死、畏惧战火不过,与这些有着坚定意志的战士们不同,谷中蛟却十分畏惧敌人的炮火。
只要是出现了战事,他往往会第一个躲在防御工事里,埋头趴下,生怕被流弹所波及。
而为了保护他,营里还要派出3、4名战士,专门守护在他的身边,以防谷中蛟有什么不测。
按理说,即便是难以抗拒内心的恐惧,在这种情形之下,也应该对保护自己的战友产生感激。
可谷中蛟却认为,保护自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这些人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罢了。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直升机
由于他性格内向,再加上有些自私自利,所以在部队中也没有几个朋友,这也导致了他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偏激。
1952年8月,在汉江阻击战中伤亡惨重的“万岁军”,重整旗鼓,重新杀赴到前线。
这一次,整支部队不但扩充了战斗人员,而且还增加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其中包括了182门迫击炮、63门高射炮、甚至还有18辆战术坦克。
这样的火力与两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这次的对手还是朝鲜战场上实力最弱的韩军,38军的将士们对此都是手拿把攥,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口吃掉韩军第九师。
到了9月30日,38军的突击队已经悄悄来到了韩军阵地附近,准备对敌人发动突袭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我军的战术执行能力极为出众,所以韩军并没有丝毫的察觉。甚至他们还在白马山顶举办着运动会来排解无聊的时光。
这个时候,为了保障任务能够有效完成,38又开始向突击队增派人手。
而谷中蛟所在的114师第340团第3营成为了这个人选。
不过,当时并非是所有人都要前去支援,而是要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出几个连队的人员。
战士们知道作为突击队员,是建功的最好机会,所以踊跃参加、争相报名。
图片来自网络
看战士都这么激动,谷中蛟以为这是去“争好处”了,于是也在报名表上填了自己的名字。
结果,到达了目的地的以后,在看到山上韩军的防御工事,谷中蛟立马又变得“怂”了起来,就想要两腿一撒撤下战场。
可那个时候,距离作战行动仅剩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个节骨眼跑,那就是临场怯战,很可能要受到军法的惩治。
所以,在当天夜里,谷中蛟趁大家睡着之际,偷偷地越过了几处山坡,来到了韩军的阵营当中。
韩军指挥所
叛变祖国,下场凄惨仗还没有开打,就遇到了一个降军,这让韩军士兵有些惊愕。更别提这人还是来自于一直让他们胆寒的志愿军当中。
于是,士兵将这一情况立刻报给了师部。
韩军第九师师长金钟五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准备亲自对谷中蛟进行了审问。
可还没等他开口,这个没有骨气的叛兵,竟然主动将我军的部署和准备发动攻击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金钟五。
在得知志愿军主力已经来到阵地不远处的时候,金钟五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
金钟五
他连忙联系了韩军司令部,让他们尽快派兵支援,并通知美军。随后有下命令,让整个第九师进入高度防备的状态。
在谷中蛟溜走以后,我军很快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再加上韩军突然紧锣密鼓地加强防御工事,突击队立刻就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时任38军军长的江拥辉。
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江拥辉也是有些担忧,如今因为一个叛徒而让敌军有了准备,这样以来,我军进攻所付出的代价将会增加很多。
但是,当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我军也有仍然掌握着兵力优势,所以,在与兵团司令部商讨以后,江拥辉下令,仍然按照正常布置对白马山的韩军进行攻击。
江拥辉
虽然战士们在这场战役中浴血奋战,将韩军揍得落花流水,可最终还是因为敌军的支援来的太快,而导致任务没能顺利完成。
而谷中蛟在叛变当了汉奸以后,被韩军送往台湾,被反动派所收留。
不过,一个叛变自己部队和祖国的人,到哪里都不会让人瞧得起。
在到达台湾以后,谷中蛟被安排了最为辛苦的差事,平常就要去修路,也要扫大街,成为了苟且偷生的过街老鼠。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收入低廉,再加上在台湾没有任何家人朋友,到了70年代的时候,谷中蛟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家中死去,在死亡多日以后,才被房东所发现。
这也是他应得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