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未来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桂林未来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发展2018年1月6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宝山工业园31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据介绍,这一批项目包括桂林中兴通讯产业园、宝山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桂林华超科技干混砂浆生产线等。其中,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104.8亿元;竣工项目10个,总投资13.3亿元。 做强做大增量,桂林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人勤春来早。翻开2018年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一项项有关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的部署要求,透过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我们可以预见,2018年,发展的热潮将再次涌动桂林。图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拍图。记者唐艳兰 摄2018年,我市将全面加快高新七星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桂黔高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去年10月底建成通车的桂三高速龙胜段美如画。通讯员蒲庆锋潘志祥 摄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记者 桂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这是近年来,桂林着力抓重大项目建设的统一认识。重大项目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擎。2017年桂林统筹推进重大项目889个,预计完成投资834亿元,增长10.4%。
时间计算着发展的进度,也标示出发展的高度。回首2017年,桂林聚焦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攻坚取得新突破,重大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头版头条”,结出了累累硕果。这些大项目的有序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强力支撑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
人勤春来早。翻开2018年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一项项有关我市重大项目建设的部署要求,透过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读,我们可以预见,2018年,发展的热潮将再次涌动桂林。
图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拍图。记者唐艳兰 摄
2018年,我市将全面加快高新七星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桂黔高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做强做大增量,桂林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018年1月6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宝山工业园31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据介绍,这一批项目包括桂林中兴通讯产业园、宝山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桂林华超科技干混砂浆生产线等。其中,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104.8亿元;竣工项目10个,总投资13.3亿元。
1月22日,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在信息产业园三期地块上举行了2018年8大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8个项目涉及医疗电子、电子工程、智能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互联网、新型科技、标准厂房等多个领域,总占地面积427亩,总投资达39亿元。
随着华为、中兴、浪潮、比亚迪等项目进驻,我市产业项目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大大弥补了桂林工业短板,实体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不仅如此,桂林还立足长远,在注重单个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产业的培育,致力于把产业链条延“长”做“粗”。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桂林正以高新七星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桂黔高铁产业园3个园区为重点,全面加快全市园区建设。其中重点建设标准化厂房,加快推进园区道路、水电供应、污水处理、亮化、绿化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打好基础。同时,切实抓好健康养生产业、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及发展培育工作,以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为目标,深入实施“旅游 ”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部手机云游桂林”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推动全市健康养生产业和旅游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带动桂林市旅游业态及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批批重大项目精彩出列,将成为桂林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踏石有印。重大项目建设在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踩出了一连串厚重有力的脚印:
据了解,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强来自重大项目。漓江桥、香江立交、桂阳公路、桂三高速、资兴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桂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为凸显。此外,万达、华为、比亚迪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建设,成为桂林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方向盘”、结构调整的“催化剂”。而王城、福隆园、塔山、新生街片区改造工程以项目带动片区改造的模式,更是获得普遍赞誉。旅游专线试验线、新会展中心等一批老城新区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完成或启动,则促进了城市布局的优化。
重大项目陆续实施推进,不仅强劲拉动了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做强升级、新区老城提升,而且对全市发展及胜地建设总体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去年8月25日 桂林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下线仪式举行 桂林比亚迪产业基地首台新能源客车下线。记者唐侃 摄
建议篇: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要素保障
近几年,桂林的干部都有一个感受: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重大项目建设就是最好的考卷。桂林用重大项目建设这块“试金石”锻造出一支有闯劲、有豪情、肯吃苦的干部队伍,也倒逼着全市上下改进作风,不断创新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模式。那么,有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呢?
【报告点击】
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围绕胜地建设,超前谋划、科学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加强项目动态管理,让具备条件的项目加快推进,让久推不动的项目及时退出。坚持“五个一”工作机制,完善“1 4”会议制度,形成项目推进的强大合力。整合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加快购进储备占补指标,全面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大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探索开发区村庄原地改造模式,打造与开发区配套的现代金融小镇、智慧小镇、特色旅游小镇。
【报告解读】
提早谋划,科学合理制定重大项目推进计划是项目稳步扎实推进的有力保障
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提前部署”的要求,提早谋划,科学合理制定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将成为项目扎实推进的有力保障。据了解,2016年11月底,我市就开始启动2017年重大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在2017年1月底前就基本确定项目盘子,3月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后正式下发了年度实施方案,整体工作比往年提前了近2个月。同时,进一步加大了项目动态跟踪、滚动管理,结合上半年项目推进情况,去年7月份还对全市项目计划进行了更新调整,项目计划更加科学,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促与协调力度
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桂林还将继续实行市领导“一联三”工作制度,坚持和完善月度重大项目推进会制度,各位联系项目的市领导亲自带头抓项目,深入一线推项目,并将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以上基础上,还首次提出对项目的指挥长、联系项目的市领导都要进行考核,今年的跟踪服务机制落实力度比往年更进一步。
为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促与协调力度,桂林不断创新体制,2017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了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服务的保障力度,为更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全市重中之重项目推进会为依托,研究和推行了“1 4”的会议制度。即以每月召开的重中之重项目推进会为核心,延伸扩展到每季度召开重大项目推进大会、每月1—2次重大项目专项协调会、每月一次工业项目协调会以及每周一次的市长服务项目工作会4个会议。“通过这些会议的组织,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督促与协调力度,集中力量及时破解项目建设难题,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形成了保障项目建设的可贵的‘桂林经验’。”该负责人表示。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要素保障
今年1月,出席政协桂林市五届三次会议的港澳委员、桂林籍知名人士委员、特邀贵宾对桂林投资环境进行了实地走访。他们在考察完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桂林比亚迪项目、桂林莱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和企业后,纷纷表示“现在桂林已经成为了一片适合投资的热土”。特邀贵宾凤东玉很感慨,她说,“每年回桂林,都有新变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成就让大家对桂林很有信心。
但响鼓还需重锤。市委书记赵乐秦在肯定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曾多次强调,在项目推进中仍然存在“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项目配套建设滞后、项目工地进度滞后”等问题,务必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他指出,要集中精力抓工业项目、抓健康养生产业项目,实施“旅游 ”发展战略,加紧完善产业园区和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并要增强服务意识,经常组织干部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此外,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桂林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推进机制,形成项目建设合力。“部分县要进一步增强重大项目建设的使命感,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项目制度。”赵乐秦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行政审批方面继续开辟“绿色通道”、落实“马上办”,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