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墓在太湖之滨的渔洋山渔洋里。现存的墓冢也不是旧有,原墓已毁,据说离今址仅三四十米,已为农田。不过,在此墓东侧一里路左右的山坡密林里,尚有另一处大墓,有神道及石人石马,我怀疑那才是真正的董其昌墓。董其昌墓刘过墓墓在昆山亭林公园内。南宋词人刘过是江西吉州人,客死昆山,故而落葬于此。刘过和另一位江西籍诗人姜夔一样,都是著名的布衣词人,一生流落江湖,依人为客,终生郁郁不得志。不过,刘过并不像姜夔那样多愁善感,他词风豪放,被归入辛弃疾一派。尽管如此,他也有和姜白石一样的哀婉曲致、摄人心魄的句子,如: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字改之,他的名字,当是金庸《神雕侠侣》中杨过名字的出处。

苏州自古人杰地灵,其民安土重迁,在外游宦者多落叶归根,故而城乡各地颇多古墓。闲暇之日,颇好探寻各处名人墓冢,足迹所至,除城西太湖一带诸山外,亦履及相城、昆山、常熟等地。慈将所喜爱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墓葬情形简述如下,计有归有光墓、刘过墓、唐寅墓、沈周墓、文征明墓、文震孟墓、冯桂芬墓、董其昌墓、恵栋墓、吴梅村墓、钱谦益墓、柳如是墓、翁同龢墓、黄公望墓、瞿式耜墓、冯桂芬墓、申时行墓、魏了翁墓、顾炎武墓、王鏊墓、徐学模墓等。

归有光墓

墓在昆山市区震川西路东大桥边,名震川园。此处并非旧墓,乃是后迁之地,原墓葬在还要往西三百米左右。

归震川是我十分喜爱的作家,其代表作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至今尚能背诵。每次到昆山,都要到这里坐坐,遗憾的是,他的故居项脊轩的所在地一直未能寻到,一说在昆山,一说在嘉定,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1)

刘过墓

墓在昆山亭林公园内。南宋词人刘过是江西吉州人,客死昆山,故而落葬于此。刘过和另一位江西籍诗人姜夔一样,都是著名的布衣词人,一生流落江湖,依人为客,终生郁郁不得志。不过,刘过并不像姜夔那样多愁善感,他词风豪放,被归入辛弃疾一派。尽管如此,他也有和姜白石一样的哀婉曲致、摄人心魄的句子,如: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字改之,他的名字,当是金庸《神雕侠侣》中杨过名字的出处。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2)

董其昌墓

墓在太湖之滨的渔洋山渔洋里。现存的墓冢也不是旧有,原墓已毁,据说离今址仅三四十米,已为农田。不过,在此墓东侧一里路左右的山坡密林里,尚有另一处大墓,有神道及石人石马,我怀疑那才是真正的董其昌墓。

董其昌是松江人,六十岁左右遭逢“民抄董宦”事变,一度流离失所,事态平息后再度回到松江,二十年后去世,归葬苏州渔洋山。渔洋山实为伸入太湖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湖,景色优美,诗人王士祯游历至此,爱其景色,遂自号渔洋山人。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3)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4)

唐寅墓

墓在苏州西南部的解放西路唐寅园内,其地过去叫横塘镇王家村。唐寅一生穷愁潦倒,去世后只留下一个女儿,家贫买不起墓地,只得下载在桃花坞故居,后得人资助,才移往今址。在其故居内,也曾立过一个墓碑。

唐寅晚年落魄,实属咎由自取。他本是天赋异禀,有不世之材,上有王鏊、沈周的提携,下有文征明等友朋的相助,本可以在考中头名举人(解元)后继续有所作为,只可以他交友不慎,自我放纵,大好前程毁于一旦。文征明的父亲早就看出这个酒贩之子不会成器,曾劝儿子不要和他交往,老实厚道的文征明对唐寅善意规劝,而唐寅却执意和文征明断绝了关系。

唐寅晚年卖画为生,难以为继,只得靠人接济,穷愁而死。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5)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6)

沈周墓

墓在今相城沈周村。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他是文征明和唐寅的老师,也是王鏊等朝中权贵的好朋友,他长期隐居在乡下,据说曾十五年不入城市。他住的地方离苏州有多远呢?在他重病的时候,王鏊曾率领文征明和唐寅从苏州去看望他,坐船走了一天。

沈周虽僻居乡下、卖画为生,但由于他有着深厚的人脉和良好的清誉,尚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有个小故事颇能说明沈周的为人。一次,新来的苏州知府要装修房子,他并不知道沈周其人,只是听闻他画得不错,便将沈周弄来给自己的新居作画,沈周任劳任怨地完成了任务。后来知府回京中述职,朝中大佬频频问及苏州的沈先生是否安好、是否有书信来,知府很是纳闷,打听后才知道所谓沈先生就是给自己作画的沈周,回去后立即登门探望,还要求在沈家吃饭,沈周也不计前嫌,招代了知府一顿酒食。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7)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8)

吴伟业墓

墓在苏州光福镇蟠螭山下公路边。明代的翰林、清代的国子监祭酒,以"梅村体“名世的诗人吴伟业,号梅村。他在弥留之际充满了对过去的悔恨,立下遗嘱,要求以僧装(不穿大清官服)入殓,墓前立一圆石,只书“诗人吴梅村之墓”(不写大清官职)。

生前,吴梅村曾哀叹:“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改名难”;路过淮安时,他还写过“浮生所欠只一死”,这些都是他充满自责、悔恨的暮年之情,所以他称自己实是一个“大苦人”,并在行将就木时决心要利用墓碑来表明自己的心迹,那就是:苦被人呼吴祭酒,自题圆石作诗人。

大概是因为吴梅村的遗嘱有“圆石”的说法,故而他现今的墓碑形制,顶部是圆的。早年,学者冯其庸曾来此寻访过吴梅村墓,他发现墓碑是长方形的,并对此感到十分疑惑,恐怕现在的墓碑就是那以后重新改立的。

其实,圆石,古已有之,并不是圆形的石头,而是墓碑的统称。《后汉书》记载,东汉学者赵岐曾留下遗嘱:“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可立一员石于吾墓前,刻之曰:‘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可见,吴梅村的圆石,本是用典,其重点不在石头的方圆,而是赵岐遗言中的几句话:遁无箕山之操——悔恨自己不能像尧舜时代的许由那样隐居不仕,而是当了祭酒;天不我与,复何言哉——哀叹自己生逢改朝换代之际,身不由己;汉有逸人——点名自己的汉人身份;有志无时,命也奈何——对自己在“鼎湖当日弃人间”之后的所作所为进行了盘点,认为自己是个“大苦人”。这才应该是圆石的真正含义。

(未完待续)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9)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10)

苏州花山古墓,斜阳衰草累累黄土(1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