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遇到了东北话:东北话魔性
河南话遇到了东北话:东北话魔性从历史上看,由唐至宋,历朝文人墨客均把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阳、开封一带的方言视为通行全国的“普通话”。在《东北话为何如此“魔性”》一文中,作者举了一组数据:“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二十年下来就是十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十亿个小时……”如果按这逻辑,那河南话太强大了,足以完爆东北话。前不久,《人民日报》刊载了《东北话为何如此“魔性”》一文,身为河南人,笔者拜读后,哈哈大笑之余,心底立马升起一个大写的词:不服。有人说,方言种类和地形地貌呈正相关:地形越复杂的,方言就越多。为什么?因为交通不便,沟通交流减少。久而久之,就自成一家了。按照这个逻辑,东北话有的,河南话基本上也有;河南话没有的,东北话也不一定有。因为东三省地形地貌和河南很相似,都有高山大河,森林平原,都是有名的粮食和矿藏基地。因此,听得懂河南话的,基本上也能听懂东北话;反之亦然。现在单
文 | 蔡运磊
谈起东北话为何如此“魔性”,有人举了一组数据:“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二十年下来就是十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十亿个小时……”如果按这逻辑,那河南话太强大了,足以完爆东北话。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河南话到底强大在哪里?
(视觉中国/图)
前不久,《人民日报》刊载了《东北话为何如此“魔性”》一文,身为河南人,笔者拜读后,哈哈大笑之余,心底立马升起一个大写的词:不服。
河南话亮点多有人说,方言种类和地形地貌呈正相关:地形越复杂的,方言就越多。为什么?因为交通不便,沟通交流减少。久而久之,就自成一家了。按照这个逻辑,东北话有的,河南话基本上也有;河南话没有的,东北话也不一定有。因为东三省地形地貌和河南很相似,都有高山大河,森林平原,都是有名的粮食和矿藏基地。因此,听得懂河南话的,基本上也能听懂东北话;反之亦然。现在单说东北话“魔性”,河南话自然不服了。
相声《戏剧与方言》(网络图)
河南话是最“老”话在《东北话为何如此“魔性”》一文中,作者举了一组数据:“每年春晚用东北话表演的语言类节目照两个算,总共大概半个小时,二十年下来就是十小时,一亿人看,最保守地算下来就是十亿个小时……”如果按这逻辑,那河南话太强大了,足以完爆东北话。
从历史上看,由唐至宋,历朝文人墨客均把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阳、开封一带的方言视为通行全国的“普通话”。
北宋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宋代河南方言比唐代略为简化,但仍属于中古汉语范畴。由于首都的原因,宋代开封洛阳的方言仍为全国通行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开封是北宋帝都,天子脚下,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河南话自然得以“大一统”而大行于世。“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唐代李涪),“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宋代陆游),“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宋代寇准)……由此可见,那时的河南话,其地位、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今天的“普通话”。
后来北宋败于金,一部分开封城的军民随皇室南迁,一部分则被金人掳掠至黑龙江地区。因此,中原一带的大量移民,既对当时讲吴侬软语的南宋首都杭州的方言产生了影响,也对黑龙江一带的东北话方言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到了现代,不管是杭州方言还是东北方言,仍能品出河南话的味儿。
金元之后,政治中心逐渐移到北京,河南方言渐趋于稳定,但河南方言仍然是通行全国的官话。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成祖开朝时,把都城迁往北京,渐与南京、河南疏远,遂以北京方言取而代之。于是民国的国语、共和国的普通话,后渐改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
河南话使用范围最广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河南省总人口为1072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7.8%。其中,常住人口为9480万人,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从总人口上来看,具有河南籍的人口,仍是全国第一,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所以常住人口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
河南人素有“中国的吉卜赛人”之称,试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哪里没有河南人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河南话。笔者认为,河南话随着河南人的活动轨迹,早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应该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方言之一。
从地域范围来说,河南境内有三类简称豫语的方言:一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即为人们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河南话;其次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带的晋语-邯新片,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安阳诸县;还有一小部分则为通行于豫南地区的江淮官话黄孝片,分布于信阳之新县、光山。但靠近河南的一些讲中原官话的省份的一些地区的方言,也被认为是“河南话”。此外,河北南部的2个市县、山东西南部的31个市县、安徽淮河以北的22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的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区,陕西的安康市、白河县等,都在规模化地使用着河南方言……再加上更远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模化使用河南方言的县市多达390个。因此,《中原官话分区(稿)》将中原官话分为兖菏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洛南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等十三片。如果再加上港澳台片、东南亚片、日韩片、欧美片,拼成一幅拥有20片之巨的“河南话国际化(画)”,丝毫不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河南的移民即便“独在异乡为异客”,但依然有声有色地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特色,如南水北调工程初期,从河南淅川移民到湖北的河南人,虽已多年,但他们还在讲着一口地道的河南话。在语言“对外输出”时,有人认为,“东北话征服了福原爱,一口东北话的福原爱征服了你”,这话咱得承认,但河南话更厉害。在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西征梦》里,河南话“更上一层楼”,直接“征服”了美国总统……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百度一下该相声或自行脑补,那画面,那魔性,不知要甩“瓷娃娃”几条街呢。
有人也许会问这样的问题:既然说河南话的人不少,河南话的推手也不差,为何大场面中鲜见河南人表演或主打河南话的语言类节目呢?“人不知而不愠”,远的像马金凤、常香玉、牛得草等老师咱就不说了,近的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张泽群、“德云四少”之一的岳云鹏及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一品牌《梨园春》,都是正宗的河南人、河南节目,咋样?尤其是岳云鹏,那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人,你们还好意思天天用这张河南人脸的表情包与河南人说长道短吗?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综上所述,笔者就不服东北话所谓的“魔性”!
语言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衡量一种文化、软实力有没有影响力,笔者认为,关键指标之一就是看其能否在走出去、扎下根、开出花、结出果后,依然保持着自己鲜活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包容性。
因此,套用豫剧名家小香玉的代表作之一《花木兰》中的那句著名唱词,就是“你讲话理太偏,谁说俺河南话不如本山!”赵本山老师是辽宁铁岭人,东北话文娱节目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此为押韵,特借其名指代东北话之“魔性”,仅此而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一种身份认同,更是一种文化坚守。会说家乡话、方言不是老土,更不意味着落后,毕竟,“……祖籍在那黄土高坡大槐树底下/家住东方神州又名叫华夏/走到天边不改的名咱叫中国娃”,因此,我们“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做的事呀是报答咱妈妈呀/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