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玄武山中的圣泉雅集它展现着中江由宋至今的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河流的冲积,形成了广袤的平原,一座城市就矗立在这片丰沃的土地之上。王勃、卢照邻、杜甫等一批名士先后到来,在这里留下了不朽名篇。中江北塔作为四川省境内保存尤为完好的密檐塔,建造年代可推至北宋年间,甚至更早。

CCTV-10

2019.2.11 23:2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中江篇

由隋朝初年直至北宋,这片地处西南的土地,不断接纳着来自中原文化的沁润,迎来了文化上的重彩华章。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

河流的冲积,形成了广袤的平原,一座城市就矗立在这片丰沃的土地之上。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2)

王勃、卢照邻、杜甫等一批名士先后到来,在这里留下了不朽名篇。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3)

中江北塔作为四川省境内保存尤为完好的密檐塔,建造年代可推至北宋年间,甚至更早。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4)

它展现着中江由宋至今的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玄武山中的圣泉雅集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唐·王勃《圣泉宴》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5)

这段文字,出自初唐诗人王勃创作的《圣泉宴》。

公元669年的一个秋日,位于当时玄武县的玄武山中雅士云集。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6)

诗人王勃与友人卢照邻等人在此寻幽览胜、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这次雅集,因地点位于玄武山中的圣泉边,得名圣泉宴。

这场集会,成为中江、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场文化盛事。

自此,玄武山成为了中江人心目中的人文地标。

被文人赞誉的奇石

“俯泉石之清泠,临风飚之瑟䫻”。这是王勃在玄武山所作的《游庙山赋并序》中的词句。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7)

当地人一直认为,文中提到的“泉石”,是一种盛产于中江一带的奇石。

据《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山圣泉。”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8)

其中提到的文石,因有奇特花纹形似龟背,被中江人更加亲切地叫做花石。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9)

千百年来,这种特产于中江地区的珊瑚灰岩化石,一直在奇异的纹理和色泽中,象征着文化的延绵与昌盛。 北宋中江县令程建用,在《与苏子瞻书》中曾经描述中江花石:“渊前后石大如拳,小如弹,连延五七里。有龟甲之文者……”。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0)

如此细致的描写,透露出花石在北宋文人心中的地位。

气势磅礴的仓山古乐

仓山古镇是中江县历史最为悠久的聚落之一。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1)

中江先人仿佛把最具有宏阔气象的建筑集中在了这里。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2)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禹王宫、建于清朝的帝主庙、火神庙,一座又一座古雅的建筑,彰显着仓山古镇的朴拙雄浑。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3)

仓山大乐传说源自周文王庆祝战争胜利的锣鼓。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4)

这种铿锵有力的表演形式,讲究宏大的排场、壮观的声势。

乐队以独特的“脚盆鼓”起拍指挥,舞蹈的队列与音乐的节奏相互呼应;表演时既可走街串巷,也可停留一地。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5)

在中江县政府主导下,仓山古镇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与这里厚重的古建筑交相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宏阔的文化传承图景。

中江仓山石刻介绍:玄武山下延续文化风骨(16)

仓山大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