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有哪些红色文化遗址?茂名电白文化积淀厚重
茂名有哪些红色文化遗址?茂名电白文化积淀厚重电白区南部沿海,中、北部为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包含沙琅江流域(北、中、西部)及望夫河(儒洞河)流域(东部),盛产荔枝、龙眼、花生、海鲜等,其中水东芥菜远近闻名,有全国水产品百强县和水果总产量百强县之称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也使得电白区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其中有中国第一滩、罗坑水库、锦盖山、放鸡岛等。“电白”历史悠久,因粤西一带多雷电而得名,先后以郡、县、市辖区作为行政区划类型。电白辖区先后变动,至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县治由长坡(今高州长坡镇)迁到神电卫(今电城镇)后,电白县辖区基本定型,直至电白县、茂港区分治;电白区成立后,又恢复到电白县、茂港区分治前电白县的辖区范围。至于现代,电白出的人才更多,如部级干部李灏,军级干部廖华,刘玉楷,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曾经多次受通令嘉奖的火箭专家王业琛研究员,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土壤学研究员谢申,以及唐启运等大
电白地域独特 山川秀美 人文荟萃 文化积淀厚重。
那些年,我们不一定参与过的文化活动,现在还有哪些继续着她的传奇?我们生活在电白这块沃土,可知道这些?
翻开史料,我们看到,电白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自隋唐始,电白的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书塾、学宫遍布全邑。
人文荟萃,灿若繁星。据蔡智文先生称,迄清末废除科举制,电白共考取状元举人进士179人。其中两名状元即冯成修和庄有恭,他们祖籍虽不在电白,但生于电白,后随父母回原籍,于乾隆年间考取状元,死后按其本人生前意愿,归葬于电白旦场镇大伞岭附近。还有三名状元即霍维鼎,伦文叙,林召棠,他们都在电白留有墨迹。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被贬岭南巴县尉时(今电白麻岗南巴坡),创办学馆,培育人才,大力促进电白文化建设;唐贞观元年(633年)冼夫人的曾孙冯智戴曾在太宗皇帝的宴会上赋诗酬唱,一时传为美谈;宋至和三年(1054年)电白人李作登进士榜,为茂名地域第一文人达13人,居茂名地区之首。
至于现代,电白出的人才更多,如部级干部李灏,军级干部廖华,刘玉楷,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曾经多次受通令嘉奖的火箭专家王业琛研究员,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土壤学研究员谢申,以及唐启运等大批在党、政、军、高校和科研单位任职的博导、教授、专家、学者。海外电白籍人士有冶金博士李国樑(美国航天中心研究员)、有参与研究美国阿波罗飞船的科学家区鲤腾等等都是电白精英,电白之光。
阅读链接:
电白区,广东省茂名市市辖区,位于广东西南沿海,北靠高州、阳春,东连阳西,西接茂南区、吴川,南临南海。2014年4月18日挂牌成立,由原电白县和茂名市茂港区合并而成。电白区是茂名市辖区内唯一的一个沿海县级行政区,其沿海地区是广东茂名滨海新区(以电城、博贺两镇为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七迳镇则被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茂名高新区,属于滨海新区规划的一部分)管辖;南海街道等属于水东湾新城范围。
“电白”历史悠久,因粤西一带多雷电而得名,先后以郡、县、市辖区作为行政区划类型。电白辖区先后变动,至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县治由长坡(今高州长坡镇)迁到神电卫(今电城镇)后,电白县辖区基本定型,直至电白县、茂港区分治;电白区成立后,又恢复到电白县、茂港区分治前电白县的辖区范围。
电白区南部沿海,中、北部为内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包含沙琅江流域(北、中、西部)及望夫河(儒洞河)流域(东部),盛产荔枝、龙眼、花生、海鲜等,其中水东芥菜远近闻名,有全国水产品百强县和水果总产量百强县之称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也使得电白区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其中有中国第一滩、罗坑水库、锦盖山、放鸡岛等。
电白区交通方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是粤西南的重要门户。电白区成立前,电白县即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1992年第一届) 。随着茂名市经济重心向电白区(沿海为主)转移,电白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十分大。
(来源:电白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