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减污降碳,广州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管理领域
推进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减污降碳,广州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管理领域利用固废GIS系统实现全监督加强监管:今年6-8月,广州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全省固体废物企业“三个一”专项工作整改意见,针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问题,尤其是焚烧类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建筑垃圾处置设施严重落后的困境,多措并举,不断在“提升处置能力、促进源头减量”上下功夫,想方设法缓解我市危险废物处置出路的压力。一方面加快推进全市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和国有企业参与建设固废处置设施力度,形成“有利用价值固体废物市场资源配置,无利用价值固体废物政府兜底保障、无害化处置”的格局。科学整合全市现有危险废物持证经营企业,鼓励通过依法扩建、改造、升级等方式,提升处置设施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源头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对广州危险废物重点产生行业(如化工、电镀行业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实施,积极从源头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采取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与安全填埋处置相结合的综合处置模式,在强化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以来,广州按照“摸底数、补缺口、查漏洞、压责任、严监督、强能力”的总体思路,不断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工作,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加快能力建设,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和回收利用,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管理领域“放管服”,把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多措并举:
缓解我市危险废物处置出路的压力
今年6月15日印发的《广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州将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体系,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99%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95%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今年6-8月,广州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全省固体废物企业“三个一”专项工作整改意见,针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问题,尤其是焚烧类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建筑垃圾处置设施严重落后的困境,多措并举,不断在“提升处置能力、促进源头减量”上下功夫,想方设法缓解我市危险废物处置出路的压力。
一方面加快推进全市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和国有企业参与建设固废处置设施力度,形成“有利用价值固体废物市场资源配置,无利用价值固体废物政府兜底保障、无害化处置”的格局。科学整合全市现有危险废物持证经营企业,鼓励通过依法扩建、改造、升级等方式,提升处置设施能力。
另一方面强化源头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对广州危险废物重点产生行业(如化工、电镀行业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实施,积极从源头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采取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与安全填埋处置相结合的综合处置模式,在强化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重点提升焚烧处置能力,尽量减少进入安全填埋场的废物数量。
加强监管:
利用固废GIS系统实现全监督
目前,广州市正在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者污泥处理处置单位的监管,要求对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具体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每月汇总情况,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记者从广州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此项工作正由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共同推进,水务部门负责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进行监管,并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环保部门参照危险废物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对污泥处理处置单位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进行监管。为此,工作人员在现场向记者演示了此监管流程。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转移监管工作主要依托广州市固废GIS管理系统(下简称GIS系统)开展,实行电子转移联单制度,我们随机抽查一份联单,可以看到猎德污水处理厂转移了22.19立方米的污泥。这批污泥运输全过程都纳入系统的GPS轨迹监控。现在我们看到这批污泥运输的轨迹是正常的。废物到了处置单位后,由处置单位核实污泥量后在系统最终确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10月中旬猎德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污泥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从GIS系统的统计报表可以看到,猎德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大幅减少。2017年猎德污水厂的污泥产生量为546吨/日,减量化改造后降低为300吨/日,减量了45%。当记者问到这些减量化处理后的污泥出处时,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减量化处理的污泥还是要交给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除了污泥以外,工作人员介绍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有害废物均纳入了GIS系统进行管理。工作人员表示,GIS系统是广州市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监督的重要工具,目前注册涉固废企业已超1万家。
完善机制:
压实固体废物监管职责
广州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压实固体废物监管职责,建立长效环境管理机制体制,为进一步压实固体废物监管职责,建立长效环境管理机制体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固体废物各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职责清单》,明确了19个单位对11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工作职责,有效强化各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分工协作、信息互通、联动执法的工作机制。
同时,在广州全市范围内启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法上门”活动。市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筛选了近年来重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文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发布的典型案例,编制成册并向企业及有关负责人发放。在1个月时间实现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处置、利用企业“送法上门”全覆盖,全面督促企业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在6月16日的首场“送法上门”活动中,副市长马文田亲自与涉固废企业进行座谈,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杨柳在会上作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介绍》专题普法讲座。
据悉,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以来,广州严厉打击涉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了一批环境污染问题,查处曝光了一批典型违法案例,并移交了一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对于在“回头看”期间顶风作案,非法转移、非法处置、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的企业,一律予以顶格处罚,涉嫌环境犯罪的,第一时间移交公安部门。
【记者】冯艳丹
【校对】符如瑜
【作者】 冯艳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