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阁到报国寺旅游攻略,到济南芦南村必拜云台寺
清音阁到报国寺旅游攻略,到济南芦南村必拜云台寺来到芦南村,凡是打过招呼的村民,都一致推荐我到村东南2公里处的云台寺去看一看,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云台寺在芦南村村民心中的分量。原来建在山沟沟里的老村庄,实在是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村委会一班人就决策将村庄搬到村西一公里外的山坡上:2010年2月,5栋楼开工;2013年5月,新楼完成验收,村民们敲锣打鼓搬迁到新居。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根本改变,它彻底改变了芦南村人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人们对农村的认知。翻翻近几年来的芦南村历史发展记载,不难发现,芦南村是一步一个脚印脱贫致富、飞速发展的:2004年11月25日,新一届村委会刚刚成立,就作出了立即关停石料厂和石灰窑的决定,同时,还出台禁止牛羊上山的规定。这是从根本上治理村庄周围环境、彻底改变穷困面貌的关键一步。2005年春天起,芦南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封山造林行动,栽种各类树苗100多万棵,荒山绿化率超过80%。这是将“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
芦南村曾经是济南市历城区的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贫困山村,因为它深居山里,地薄人多,自然条件差,土地贫瘠,村民靠天吃饭,几乎与外界隔绝,当山外已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村民们却还光脚拾柴,继续过着原始的贫穷生活。
村庄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恶劣,地处在两条山峪的低洼之处,每当遇到大雨天气,房屋遭遇冲淹、泥石流等灾害,直接危及着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到雨季,都是村民的蒙难日,大家都会提心吊胆度日如年。
而如今,曾经的恶劣地理位置,却成了加快新农村建设、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平台。地还是那样的地,人还是那些人,只是时代不同了,赶上了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的好年代,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益于一个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改革创新,终于使过去的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如今到芦南村非常方便,一路都是高大上的国道省道,或者是新修建的景观大道,从济南沿经十东路一路东行,再转到沿途自然风光美丽沿港九路南行入山,行10余公里,路东的那片楼房林立、造型别致的秀丽村庄就是芦南村。这哪里还有贫困村的影子,村民们已经过上了过去只有城里人才能过上的日子。
翻翻近几年来的芦南村历史发展记载,不难发现,芦南村是一步一个脚印脱贫致富、飞速发展的:
2004年11月25日,新一届村委会刚刚成立,就作出了立即关停石料厂和石灰窑的决定,同时,还出台禁止牛羊上山的规定。这是从根本上治理村庄周围环境、彻底改变穷困面貌的关键一步。
2005年春天起,芦南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封山造林行动,栽种各类树苗100多万棵,荒山绿化率超过80%。这是将“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
原来建在山沟沟里的老村庄,实在是不适合人类居住。于是,村委会一班人就决策将村庄搬到村西一公里外的山坡上:2010年2月,5栋楼开工;2013年5月,新楼完成验收,村民们敲锣打鼓搬迁到新居。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根本改变,它彻底改变了芦南村人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人们对农村的认知。
来到芦南村,凡是打过招呼的村民,都一致推荐我到村东南2公里处的云台寺去看一看,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云台寺在芦南村村民心中的分量。
在芦南新村北部的村民活动广场,也就是“文明实践大舞台”的下方,矗立着一尊高大威武、造型新颖别致的新修建的牌坊,上方雕刻着“云台寺”三个大字;从牌坊以东就是未来的云台寺公园,现在已初具规模;从牌坊一路向东沿着景观大道走到头,路北的山沟里,就是老村的位置,远远望去屋塌墙倒,被满山的林木杂草所淹没,据说下一步将开发利用、继续帮助村民发家致富;从此处景观大道开始转向向南,绕过几座人工挖掘的水塘向东爬坡,就来到了著名的云台寺。
云台寺坐南朝北,东临芦芽岭、西连孤月山,三面环山,占地约十亩之多。寺的背面紧靠云台山,云台山呈“U”形簸箕状,在山坳的正中心有一座宏大古老的寺院,此寺院以山得名,故称云台寺。云台山海拔638米,东西分布有9个山头,当地人又称其为“九龙山”。
据在云台寺内看护的村民介绍,晴空之时,站在云台山山顶上,视野极为开阔,向南可望到泰山极顶,向北可看到黄河之水。
关于云台寺,据史料记载,云台山上的云台寺始建于隋唐时期,有元贞元年建立的摩崖造像和明代重修的石佛阁。寺西石崖有济南古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玉漏泉,清康熙、道光《济南府志》有载:在云台寺西岩下,“一名天井泉,点滴之声与铜壶不异”。清乾隆《历城县志》载:“依涧筑台,依台筑寺,下有甘泉,石阁重重,盛夏无暑。”明代诗人李攀龙赋诗:“古寺马蹄前,荒山断复连。阶危孤石倒,崖响乱泉悬。”
据村民介绍,云台寺曾经香火很旺盛,并且有很多的出家人在此驻守。但是,也遭受到多次的毁坏和维修。此次维修应该是在2019年前,寺院的山门和三进殿堂及侧殿都修缮一新,但是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工程一拖再拖,几个大殿内空空如也,连佛像也没有塑好,大门紧闭,一直处于关停状态,我是从正前方的一个侧门进入的。很多人都被挡在山门以外,只能远远地观看。
进入寺中空空如也未见游人,好在有一个看护者独守空院,对于我的到来算不上热情欢迎,倒也有问必答。他告诉了我有关寺庙的一些事情,并特别提到:云台寺中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就是位于寺院最后一层,也就是后殿东侧的绝壁下、倚山崖而修筑的那座券棚式石券顶“椎尊宝殿”,这也是是该寺的精华所在。
据他的介绍和我的目测,这座完全由石块筑成的大殿高十余米,宽约八米,巧妙地借用了东侧的山崖,与雕刻在岩壁上的石窟中的摩崖石刻,融合为一体。
进入殿中,可见到殿内石壁上有石刻佛像17尊,与真人一般大小,分为三层。造像神态各异、翊翊如生,至今仍保存完好,通过从大殿的大门和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小窗户投进的光亮,尽收眼底。
在大殿的外墙,可见殿墙壁上镶石碑三通,其中位于中间一通刻有“椎尊宝殿”四个大字,记载大明万历四十一年重修,其余二碑因年代久远字迹风化不清难以辨认;殿南侧石壁上有“大明成化甲辰已巳月重建云台禅寺碑记”,也实属珍贵。
由于寺院依山而建,寺院的后面有石崖代替了围墙,这是典型岩溶地貌,与千佛山的岩系一致,可以明显看到排列无序的岩层和溶洞四处可见。西崖壁下有名泉一处,泉名“玉漏泉”,泉涌水量较大,据说水多时不仅满足寺院自需,还可灌溉寺院下方的农田,现在不知因何原因泉水已经很少了。泉水上方的石壁上还刻有“大明弘治十一年重建云台寺碑记”。
此外,寺院中还有其他文物,除众多碑刻之外还有御封龙碑一通,也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
云台寺于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看完了芦南新村和云台寺,有三点遗憾:一是没有看到寺院中的两株有数百年历史的白花紫蕊的牡丹,也许是擦肩而过,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两株古牡丹树还有着流传百年的历史故事;二是没有在寺庙下方的水塘东岸的泉中取水,据村民说这里的泉水十分甘甜,富含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对身体十分有益;三是没有到山沟里的老村庄去看一看,体验一下当年村民居住地的恶劣环境。
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来芦南村、再看云台寺,再行弥补此次的遗憾。
穿过牌坊直通老村子和云台寺
广场的右方和后方就是新建住宅楼
牌坊的右边紧挨着村民广场
老村就在山沟里
远远可见云台寺
威武的云台寺山门
云台寺为三进式,大殿和侧廊修缮一新
新殿金碧辉煌
寺中的精华“椎尊宝殿”
大殿依山崖而建,全石头结构
殿中有三排17座佛像
珍贵的碑刻
“大明弘治十一年重建云台寺碑记”
字迹清晰可辨
一组珍贵文物
寺院三面被山崖包围
镶在山崖里的石碑
泉水来自山洞中
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回望新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