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基本病机: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心脉,心神不宁而发病。病位:心悸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从而悸动不安。但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病因病机:心悸多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心脉,心神不宁而发病。

今天我的这篇文章,分享一张临床验方,用于缓解心慌心悸。不过先声明一下,我说这样的临床验方,并不是说让大家不去医院,或者不用去看医生,这样是不可以的,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8岁的李阿姨最近十多天简直是痛苦不堪,反复的心悸、心慌又加重了,去医院诊所看了几个没啥效果,抱着试试的心态来这寻找中医治疗。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1)

心慌心悸中医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心跳心忙,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病因病机:心悸多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心脉,心神不宁而发病。

病位:心悸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从而悸动不安。但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正气不足,心神失养,或邪滞心脉,心神不宁而发病。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2)

李阿姨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20年,长期口服优甲乐,自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到医院检查提示示:前降支近端狭窄50%,予冠心病规范治疗后上述症状略有改善出院,出院后患者反复心悸、胸闷发作,血压升高,近十天自觉心悸、胸闷加重,苦不堪言。形体略胖,面色略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弱

诊断为:心悸,气阴亏虚 心神失养证

治则为:益气养阴、养血安神,故选用炙甘草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具体方药如下:

甘草、太子参、阿胶珠(冲服)、生姜、麦冬、火麻仁、桂枝、大枣、生地、浮小麦、丹参

水煎服,水煎留汁400ml,早晚两次温服。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3)

服用1天,李阿姨第二天高兴地说,这回治对症了,吃了1次,未再心悸、胸闷,夜寐安,大便通,乏力略有改善。服用两周后,患者未再心悸、胸闷,乏力感消失。后以上方继续巩固治疗。

炙甘草汤见于《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此患者为老年女性,表现为典型的心悸,且胸闷少气,易紧张失眠,大便干结,脉弱,此乃气阴亏虚,心神失养所致,遂选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方中炙甘草、浮小麦补中益气,缓急养心,人参、大枣益气健脾,地黄、阿胶、麦冬滋阴补血,生姜温通阳气,桂枝丹参调和营卫,温通血脉,诸药合用达到气阴双补、心神安宁之效。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4)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劳累、紧张、压力、情绪波动、感冒之后都会出现心慌心悸、惴惴不安的症状,不由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这种担心可不是多余的,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引以为重,要去医院检查哦!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5)

心慌、心悸极有可能是中老年人心脏疾病(心衰、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的典型信号,特别是既往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病史的中老年患者。若是年轻人出现此类症状,也切莫掉以轻心。门诊中曾遇见年轻患者以工作劳累、压力过大后突发心悸心慌为主诉就诊,最终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另有青少年患者在感冒过后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经检查确诊为预激综合征。以上病理性的心悸心慌一定要查清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总是心慌胸闷:反复的胸闷心慌(6)

日常小贴士

1、心悸每因劳倦、七情、药食不当而诱发,故患者应适当锻炼,劳逸结合,保持生活有规律,避免诱发或加重心悸。

2、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

3、饮食有节,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饮食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

4、心悸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胸痹、痰饮、肺胀、喘证、痹证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配合心电生理检查,积极做好防治。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