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心理学沟通的四个阶段(关系中的依赖是想要控制对方-心理咨询师进阶之精神分析)

心理学沟通的四个阶段(关系中的依赖是想要控制对方-心理咨询师进阶之精神分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很多男性也会表现出对他人的高度依赖,妈宝男就是其中一种。她们在家是妈妈的宝宝,在单位是领导的跟屁虫,在朋友中间是听话的一份子,在亲密关系中是彻底的索取者。女性的依赖者们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似乎没有那些被依赖者,她们就无法独立生存,即便是生存也会变成行尸走肉。这些女人在家依赖父母,即嫁依赖丈夫,生了儿子就依赖儿子,她们在精神上不敢独立,在经济上不愿独立,把自己活成别人的一部分,把别人变成自己的一部分,通过在情感上的对他们的依赖来控制别人。一个婴儿只有完全依赖父母尤其是妈妈的照顾才能存活,如果妈妈消失则自己也会死亡(消失),因此,婴儿用自己完全的依赖控制妈妈不离开。也正是如此,很多妈妈都会偶尔有抛弃婴儿的冲动来抵御这种几乎让她窒息的依赖。但对婴儿的爱让妈妈最后不会真的去抛弃自己的孩子,而是让他们依赖自己。一个婴儿是否能够存活,甚至可以说取决于他是否能够依赖父

依赖型人格的人通过放弃自己的心理功能来让别人介入,混淆了自己与他人的边界。他们通过依赖别人而控制别人不离开自己的关系,而被依赖者必须付出更多精力,甚至不能离开,因为在依赖者看来,离开就是背叛,因此长期依赖关系中,被依赖者必然想逃离。

心理学沟通的四个阶段(关系中的依赖是想要控制对方-心理咨询师进阶之精神分析)(1)

一、依赖型人格

我们生活中常会见到这样的人,凡事都每问别人,如果别人没有给出意见就会焦虑无所处。这种人我们通常都把他们叫做“没主见”,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能自己拿主意。在心理学上通常把这类人叫做依赖型人格。这类人通常表现为生活中依恋他人,性格敏感多思,控制情绪能力一般较差,偏感性或直觉。这类人和别人的关系容易过于亲近,甚至会混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这类人之所以不能自己拿主意,其背后的心理模式是,如果这件事我自己拿主意,那如果事情办砸了,那怎么办,我是无法承受这个错误结果的。但如果这个主意是别人帮我拿的,那事情办砸了,在内心里会认为这是别人犯的错误,即使是自己受罚,也会觉得是在代人受过,而不是自己犯了错误。换句话说,这类人通常是不能为自己负责的人。

心理学沟通的四个阶段(关系中的依赖是想要控制对方-心理咨询师进阶之精神分析)(2)

这类人的人格描述中的核心词汇是依赖,那到底什么是依赖呢?在词典中对依赖的解释是这样的: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解释里面的一个关键词是不能自立或自给,看到这个描述,我想你一定想起婴儿,因为婴儿的发育还没有完成,所以自身无法自立或自给,必须依赖父母的照顾来生存。的确,从结果上看,依赖的成人在心理模式上与婴儿是一致的,因此在心理学认为依赖问题的成因起始自婴儿时期。

二、依赖本身就是控制

一个婴儿只有完全依赖父母尤其是妈妈的照顾才能存活,如果妈妈消失则自己也会死亡(消失),因此,婴儿用自己完全的依赖控制妈妈不离开。也正是如此,很多妈妈都会偶尔有抛弃婴儿的冲动来抵御这种几乎让她窒息的依赖。但对婴儿的爱让妈妈最后不会真的去抛弃自己的孩子,而是让他们依赖自己。一个婴儿是否能够存活,甚至可以说取决于他是否能够依赖父母,或者说他们自身是否允许依赖父母。这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赖关系是我们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我们生存的必须。但为何很多成人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呢?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下,人的所有行为必须有内在的精神动力,也就是心理动力。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心理上没有做某件事情的动力,那就算他力能抗鼎,也不会举起一个杯子。心理学认为一个独立的人就是能在方方面面不依赖他人的人,尤其是精神层面(很多时候指的是情感)。因此,一个成年人如果在很多方面还要依赖他人(尤其是精神层面),那其实也意味这个人放弃了独立的自我,也拒绝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人与人之间是要互相帮助的,互相为对方提供需要,比如事物和情感,但一个依赖他人的人就只能从别人那里拿,而不能给。如果一个人必须要从别人那里拿才能获得自己所需,那他就必须要保证这种“供给”是稳定的,要保证这个稳定就只有控制对方的自由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我们说,一个成人对另一个成人的依赖就是对这个人的控制。

心理学沟通的四个阶段(关系中的依赖是想要控制对方-心理咨询师进阶之精神分析)(3)

这两年,在网络上“巨婴”一词几乎受到所有人的关注。这些巨婴们在精神上严重依赖他人,或许是父母,或许是配偶,更有甚者是孩子。这些巨婴和他们的被依赖者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没有这些被依赖者,他们就几乎无法生存,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极易看到,其中不乏女性。

女性的依赖者们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似乎没有那些被依赖者,她们就无法独立生存,即便是生存也会变成行尸走肉。这些女人在家依赖父母,即嫁依赖丈夫,生了儿子就依赖儿子,她们在精神上不敢独立,在经济上不愿独立,把自己活成别人的一部分,把别人变成自己的一部分,通过在情感上的对他们的依赖来控制别人。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很多男性也会表现出对他人的高度依赖,妈宝男就是其中一种。她们在家是妈妈的宝宝,在单位是领导的跟屁虫,在朋友中间是听话的一份子,在亲密关系中是彻底的索取者。

不管是谁,只要在成人后依然需要依赖他人而生存,则一定表明这些人的心理发展还停留在很早期的阶段,也许是在早年时他们被剥夺了自己独立的权利(父母的过度满足或者事事控制),也许是早年的亲人离开或者遗弃给他们造成了心理的创伤。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其结果都是他们在生存时要通过依赖来控制他人。

这些依赖者主动放弃自我功能,让别人来带替自己完成,其背后潜意识的语言是:你看,你多重要,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所以,你必须对我好,对我不离不弃,如果你离开那你就是冷酷的非人类。就像婴儿对妈妈的依赖控制一样,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心里发育水平停留在了婴儿期。

我们说关系都是合谋的结果,依赖也是在关系中产生并遗留下来的。一个人之所以会严重依赖别人,那在内心深处一定是对自己最大的否定。因其对自我的否定导致无法独自存活,所以必须依赖他人。人都有照顾弱小满足自恋的心理,面对这些依赖者,被依赖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做到不离不弃。因此依赖不管是内心的动力还是社会的实际功效,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控制对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