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就谐音而言,炉上村可能与现在海阳所镇的芦头村有关(在乳山城区夏村以西有个炉上村,从距离上可以排除),不过《乳山市村庄志》并没有提及这一点。据志中记载,芦头村是明永乐年间由于、裴两姓迁来建村,因此处芦苇丛生,故名芦头(现宋姓较多)。而纸坊似乎并无谐音相近村庄。还有3个村庄的情况相对特殊:翁家埠村后属白沙滩镇,不在海阳所镇的辖区内;炉上和纸坊这两个村则不太好确定具体位置。对照地图不难发现,上述村庄绝大部分都位于现在乳山市海阳所镇的辖区内,换句话说,清代海阳县“桃花社”的主体,就是如今的海阳所镇。具体而言,有9个村庄的名称前后有所微调:海阳所集就是海阳所镇驻地海阳所村,陈家即现在的“所陈家”村(1980年更名),贾家应该是现在的“贾家庄”,张家庄是现在的“所后张家庄”(1980年更名),赵家应该是现在的“赵家庄”,海滩是现在的“海疃”,薛格庄是现在的“薛格”,姜格庄是现在的“姜格”,邹家庄是现在

此前曾陆续给大家介绍过一些胶东历史区划,本文也是这一主题,要介绍的是清代海阳县辖区内的“桃花社”。

清代海阳县实行“乡社制”,县下设乡,乡下有社,以社领村。在雍正末年建县之初,该县共辖四乡,分别为嵩山乡、行村乡、林寺乡和乳山乡。其中,前三乡析自莱阳县,乳山乡析自宁海州(系以莱阳县青山乡交换)。

根据《海阳县志》记载,光绪年间的乳山乡共辖有十三社,包括:于疃社、东于社、嵩山社、石山社、兴善社、鲁济社、野子社、玉泉社、宽洪社、龙山社、登宁社、邵村社以及此次要介绍的桃花社。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1)

就下辖村庄数量而言,桃花社算是乳山乡境内较多的一个社,共有二十三个。分别是:海阳所集、陈家村、小泓、南泓、贾家、望海庄、翁家埠、张家庄、吕家庄、 邢家、纸房、赵家、海滩、西泓、薛格庄、炉上、大庄、张家、李家、水头、姜格庄,邹家庄、杜家。

对照地图不难发现,上述村庄绝大部分都位于现在乳山市海阳所镇的辖区内,换句话说,清代海阳县“桃花社”的主体,就是如今的海阳所镇。

具体而言,有9个村庄的名称前后有所微调:海阳所集就是海阳所镇驻地海阳所村,陈家即现在的“所陈家”村(1980年更名),贾家应该是现在的“贾家庄”,张家庄是现在的“所后张家庄”(1980年更名),赵家应该是现在的“赵家庄”,海滩是现在的“海疃”,薛格庄是现在的“薛格”,姜格庄是现在的“姜格”,邹家庄是现在的“邹格”。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2)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3)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4)

有11个村庄的名称前后没有变化:小泓、南泓(后分为多个行政村)、望海庄、吕家庄、邢家、西泓(后分为多个行政村)、大庄、张家、李家、水头、杜家。

还有3个村庄的情况相对特殊:翁家埠村后属白沙滩镇,不在海阳所镇的辖区内;炉上和纸坊这两个村则不太好确定具体位置。

就谐音而言,炉上村可能与现在海阳所镇的芦头村有关(在乳山城区夏村以西有个炉上村,从距离上可以排除),不过《乳山市村庄志》并没有提及这一点。据志中记载,芦头村是明永乐年间由于、裴两姓迁来建村,因此处芦苇丛生,故名芦头(现宋姓较多)。而纸坊似乎并无谐音相近村庄。

乳山市海阳所镇周边村落:清代海阳县辖区内有个(5)

由于明代曾在此设有千户所(海阳守御千户所,即海阳所),因此桃花社有不少从外地迁来的军户后裔,姓氏种类相当多。仅以海阳所村为例,就有马、鞠、许、左、王等姓氏。此前,笔者曾在网上看到有闯关东马姓后人说是来自海阳县桃花社,从地名和姓氏来推断,其祖籍地多半就在海阳所村。

此外,桃花社的宋姓、赵姓、杜姓和于姓也有很多。这些姓氏的闯关东后人如果祖籍地在海阳县桃花社的话,那么基本就可以把寻根范围精确到海阳所镇了。

桃花社这个优美的名字从何而来?暂时没有见到详细记载,不过,这里依山傍海,风景也确实很有诗情画意。另外,当地还是胶东半岛有名的牡蛎产区。古诗云:“桃花流水鳜鱼肥”,倘若改为“桃花流水牡蛎肥”,形容这里也算贴切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