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更加深入人心,团结奋进创新发展
团结奋进更加深入人心,团结奋进创新发展呼吸内科常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呼吸科疑难病例诊治提供基础。消化科胃肠镜诊治技术显著提升,为早期胃肠道肿瘤诊治及胃肠息肉切除提供技术支撑,本年度开展胃肠镜检查1000余例,12月初已通过市级专家验收,现正在积极准备争创省级基层特色专科。这一年,我们深化医疗改革,强化医联体建设。继续加大控费措施,将多个病种实行单病种控费,并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出台多项便民惠民措施,对低收入人群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医联体方面,逐步探索发展新模式,以我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巩固,与麻垛、杨口、岔庙、灰墩、前进、义兴、梁岔等七家卫生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拟定远程会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免费进修、适宜技术推广等一系列医疗资源共享举措。每月安排医疗、护理、院感、药剂专家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内涵。这一年,临床科室促发展,彰显
1月25日下午,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在今世缘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总结了去年工作,表彰了涌现出的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全面部署了2019年医院工作目标任务。涟水三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科主任、护士长、职工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三院党总支部书记、副院长胡海梅主持。
首先由涟水县卫计委副主任、三院院长沈建国做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展望。沈院长说,2018年是收获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人次不断增加。2018年门急诊诊疗 113433人次,住院12219人次,手术3489人次,床位使用率106.57% 。MRI检查4822人次、DR检查25195人次、CT检查 13618人次、彩超检查32906人次、心电图检查12532人次、脑电图及脑彩超检查3973人次、病理科查1561人次、检验科检查87145人次。
这一年,我们强化内涵管理,提升质量安全。落实核心制度,监管持续加强。实行危、急、重症患者会诊制度,提高了患者救治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加强手术期安全风险管理,做好术前术后访视,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强化医疗风险防范,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医疗技术引进成效显著,继续加大和省市三级医院合作力度,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坐诊、查房、讲座、手术,全年邀请专家坐诊100人次,诊治疑难病例1千余人次,开展手术367例,传、帮、带、教作用进一步凸显,我院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稳步提升。
这一年,我们深化医疗改革,强化医联体建设。继续加大控费措施,将多个病种实行单病种控费,并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出台多项便民惠民措施,对低收入人群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极大的缓解了患者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医联体方面,逐步探索发展新模式,以我院为核心的医联体建设进一步巩固,与麻垛、杨口、岔庙、灰墩、前进、义兴、梁岔等七家卫生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拟定远程会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免费进修、适宜技术推广等一系列医疗资源共享举措。每月安排医疗、护理、院感、药剂专家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管理内涵。
这一年,临床科室促发展,彰显专科特色。心血管内科发挥专科特色,凭借高超的技术,使许多生命垂危患者转危为安,8月份被评为淮安市胸痛中心联盟副理事单位,10月份被江苏省卫健委评为“省级基层特色科室”。
消化科胃肠镜诊治技术显著提升,为早期胃肠道肿瘤诊治及胃肠息肉切除提供技术支撑,本年度开展胃肠镜检查1000余例,12月初已通过市级专家验收,现正在积极准备争创省级基层特色专科。
呼吸内科常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呼吸科疑难病例诊治提供基础。
新开中西医结合病区。精神科发展成为县名副其实的精神卫生中心,全年收治住院患者1300人次,门诊人次达13000余人次。外科由普外科向专科化发展势头良好,脑外科开展了3D钛网吻合技术为脑外科患者救治带来了福音。腹腔镜超声刀联合下开展的直肠Ca微创根治术、疝气修补术及其他手术治疗已广泛运用于临床。骨科引进新技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二次手术可重新恢复健康。妇产科开展腔镜下子宫、附件手术已日臻完善。眼科建设不断壮大。“120”救治中心,急诊急救能力持续加强,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出车及时,反应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这一年,强化优质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加强护士长管理意识,做到周有计划、月有重点、季度有督查、年度有总结。加强护士能级培训,先后输送50余名骨干护士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其中有5名护士分别取得了"危重症护理"、"伤口造口"、"静脉治疗"、"母婴护理"、"精神卫生"等学科的市级专科护士资格。
这一年,市、县、院技能大赛成绩斐然。2018年,我院在市级举办的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个人三等奖;在县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妇幼团队在县妇幼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集体二等奖;朱丽丽、张倩秋荣获院内组织的双人CPR比赛一等奖。
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惠高沟镇区更多百姓。
人才梯队建设,迎来新局面。首届中国医师节,县委副书记、县长时勇,副县长郑劲松,县卫计委副主任罗天风,高沟镇党委书记姜井旭,镇长许志武等到我院慰问医师代表张海霞和朱斌两位同志。2018年8月,张海霞、汪朝霞、朱斌、谢中志、左兴桂、胡成伟被省卫计委及省财政厅确认为省优秀基层骨干人才。
落实院感制度,感控理念得到不断强化。
工会工作积极推进......
2018年有进步之喜,也有不足之忧。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沈院长也很客观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对2019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医院文化。继续抓好“两学一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工作制度,着力推进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文化内涵建设,夯实医院发展基础。加强院内文化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院内网站、户外广告、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对医院各科室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和各项诊疗常规,按照二甲规范要求,从诊疗流程、首诊负责制、医疗质量督查、医患沟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继续深化“医师定期考核”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扩大医院整体服务影响力;注重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急诊急救能力,优化“院前急救、急诊、住院、手术”绿色通道流程,建立科学的急诊急救人才梯队,建立健全各项急救制度,培养急救人员的严谨作风。重视医疗纠纷防范,准备引进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加大医疗责任保险的投入。引进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三、深化医改工作,创新服务模式。继续加大控费力度,积极开展院内处方点评,对于单价在20元以上的药品,连续两月排名前10位且使用不合理的按制度处理;加大基药采购率,鼓励临床科室优先使用基药;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控制住院、门急诊次均费用,控制药占比、耗占比;通过多举措控制费用增长,真正让老百姓就医得到实惠。继续加强医联体建设,医联体单位建立急诊急救协调联动机制,实现急救信息的及时互享与沟通,急救资源集中调拨和使用。同时,探索与市级三级医院开展专科医联体,即科室之间建立帮扶协作关系。
四、注重专科建设,强化人才培养。2019年,医院拟增设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血透室、重症监护室等专科,重点建设老年病科、康复科、体检中心和介入导管室,继续提高外科微创和内镜治疗技术水平,扩大诊疗范围,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合理规划人才梯队:一是继续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方式。合理调整人员,做到“人尽其才”用人机制,根据科室业务发展的需要,安排人员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和骨干医师培训;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招聘医学人才。继续实行网上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三是继续加大与三甲医院协作关系。通过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举措,科学建立人才梯队,提高全员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方便优质的医疗服
三院全体职工在神圣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能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无愧于“白衣天使”光荣称号,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5.12护士节,高志业、邱丹两位同志荣获淮安市“百家护士”光荣称号;崔红平、戴婷婷、何娟、胡云、刘朋来、汪娟、汪琼、汪祝霞、吴春梅、朱莉丽等10位同志被县卫计委表彰为“优秀护士”。2018年8月19日,首届中国医师节,胡海梅、朱兵成两位同志荣获淮安市“优秀基层全科医师”称号。
随后,由朱兵成副院长宣读2018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医德标兵的表彰决定。希望大家在2019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再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