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配送方案及保障:食材配送行业的千年大戏
食材配送方案及保障:食材配送行业的千年大戏此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部分原始的B2B食材配送业务,比如饭馆这类普通民众也能消费的场所也诞生了。比如玉米在16世纪初明朝的时候由海路传入中国沿海各省,而我国适宜玉米种植的土地约55%[3], 因此玉米很快就遍布大江南北,还带来了中国人口的显著增长。因此,平民百姓是无权享受“八百里加急”服务的,历史上的平民百姓和食材配送就没有关系了吗?其实不然。虽然民众无法直接使用官方的配送系统,但集市贸易、贡品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等因素同样促进了各种食材的流通,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旦有机会获取新的适合当地种植的食材,我们往往能让它在这片土地上发挥意想不到的价值。玉米传播图
01历史中的食材配送
谈起历史中的食材配送,你会想起什么?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是“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
其实,古代物流并没有单独的食材配送品类,我们在谈论食材配送的时候其实更多地在谈论配送制度。“一骑红尘妃子笑”依托的就是唐代的邮驿系统[1],这些古代的配送系统都是官办官管官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 捎带着承担一些物资运输工作[2],并不能将之当作是严格意义上的食材配送。
图自网络
因此,平民百姓是无权享受“八百里加急”服务的,历史上的平民百姓和食材配送就没有关系了吗?其实不然。
虽然民众无法直接使用官方的配送系统,但集市贸易、贡品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等因素同样促进了各种食材的流通,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旦有机会获取新的适合当地种植的食材,我们往往能让它在这片土地上发挥意想不到的价值。
玉米传播图
比如玉米在16世纪初明朝的时候由海路传入中国沿海各省,而我国适宜玉米种植的土地约55%[3], 因此玉米很快就遍布大江南北,还带来了中国人口的显著增长。
此外,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部分原始的B2B食材配送业务,比如饭馆这类普通民众也能消费的场所也诞生了。
图自电视剧《武林外传》
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官私合营的各种逆旅、客舍等机构,成为政府或私人的盈利机构[4]。到唐代,由于商业贸易繁荣,在坊市内建立了大量的私营客栈。明清时期则产生了地缘性的民间客栈,也就是会馆。
这些旅馆都提供“打尖”也就是餐饮的服务,自然也就会有食材的供应商。然而彼时商业经济发展还未成熟,商户们应当还是以市场直采的方式为主,个别特殊的食材则通过个人关系或专门的卖家进行购买。
02古代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安大于天是每一位现代人的共识。但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食品安全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问题。
从西汉到清乾隆年间,中国的人口净增长率低、死亡率高,学者们估计死亡率为35%左右,人均寿命仅有35岁左右[5]。而生产力是影响和制约人口发展的主导因素,再加上战乱、疾疫等因素的影响,在古代的普通人能活下去、能吃饱就已经相当不错,实际上无暇顾及食品安全问题。
但确实有人对食品安全问题尤为关注——皇帝。作为古代社会的统治者,皇帝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对于皇帝来说,山珍海味、美食佳肴既是其彰显权力的手段,也存在着被人投毒的风险。
据说清代皇帝进膳时,即便自己喜欢的菜,下箸也不能超过3次,以防有人知道后下毒。为保障安全,御膳房有摆明菜谱、银牌验毒、侍从尝膳等一整套严密措 施[6]。
来自CCTV4
摆明菜谱指的是每顿饭的菜肴品种以及所用餐具,都有文字记录备案并且需要专门呈送给皇帝审定。所有宫廷常例菜肴之外的新奇菜品食品,都需要标注材料来源和烹饪者,这其实就是古代原始版本的食材溯源体系。
古代最常见的毒药是砒霜,而由于工艺不精,制作过程中会产生能和银发生反应的硫化物,因此,在没有食安检测技术的古代,用银进行检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足够纯净的砒霜不仅无色无味,也无法让银变黑,更何况加害者能下的毒也不止有砒霜一种,所以侍从尝膳也成为了必须。
图自电视剧《延禧攻略》
皇上的菜品在御膳茶房烹调出来之后,至少需要两拨人去尝菜——做菜的厨子和御膳茶房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忘了尝膳还是出了任何问题,他们都会接受相对应的严峻惩罚。
时至今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食材吃了没有生命危险,还对农残、孔雀石绿等有害成分进行严格查验。
乐禾黄埔分公司食安检测员
作为食材供应商,借助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搭建起完善的食安体系是应有之义。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比皇帝还要好一些。
03阳光采购的古今
古代社会政府采购制度的特点是信息效率和激励约束效率都极低[7]。换句话说,古代的政府采购一方面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等带来的投机行为和委托代理效率低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整个制度的效率。因此,古代的政府采购往往作为漏洞百出的灰色地带存在。
在唐初就已经设立了在市场上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和官员,用以从事政府采购活动,但也产生了许多贪污舞弊乃至巧取豪夺的现象。
白居易的名诗《卖炭翁》讲的就是当时宫市的状况,诗中说宫里来的官使“手把文书口称敕”,“一车炭,千余斤”被官员强买,只能换取“半匹红纱一丈绫”,其腐败情况可见一斑。
图自电视剧《延禧攻略》
宋代也是如此,虽然政府采购实行市易制度,还选取专门的官员在京师收买货物,但是执行过程中仍有宦官拖欠货款甚至敲诈勒索的情况出现[8]。
明代的朱元璋出身于平民阶层,因此他深知宫市制度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在位期间制定了宫廷采购价格要比市场价格高10文钱的规定,然而这一规定在他死后也没再推行下去了。
图自电视剧《甄嬛传》
清代的御膳房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古代政府机构之一。在清代,御膳房采购的食材有三种供应渠道:市易、进贡和自营。食材带来的巨大开销通常由户部支领,并由内务府选派的办买官员对帐单进行查验,这些官员每年都会进行轮换,某种程度上规避了贪腐的风险[9]。
政府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我国现代意义的政府采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曾出台规则提出对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试行招标投标的方法。
1998年,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为我国第一部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10]。2003年,《政府采购法》的颁布标志着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全面推行,并且具备了现代化的特点[7],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其中对“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提出了重要指示。此后,政府阳光采购趋势将越来越明显,食材供应领域的企业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实现稳步向好发展。
结语0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食材配送的从业者来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阳光采购趋势的必然性,这些都会影响着我们进行战略布局,也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乐禾坚持建设完善的食安保障体系,早早进行数字化布局,通过加强软硬件能力赋能全国分子公司,顺应历史发展的大潮流,乐禾将为实现“禾之梦,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雪颖. 唐代邮驿制度探究[D].烟台大学 2019.
[2]古代“快递”:八百里加急不接民间订单[J].共产党员(河北) 2018(10):62.
[3]韩伟男.土豆和玉米:新大陆农作物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J].量化历史研究 2017(Z1):253-261.
[4]廖生训. 魏晋南北朝时期馆驿建置探论[D].首都师范大学 2002.
[5]邓传海.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与成因[J].统计与决策 2000(12):20-21.
[6]祁峰.漫话清宫御膳房(下)[J].中国机关后勤 2016(11):42-44.
[7]白志远.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演进[J].经济管理 2009 31(08):1-5.
[8]完颜绍元.古代政府采购轶事[J].人民论坛 2011(09):79.
[9]祁峰.漫话清宫御膳房(上)[J].中国机关后勤 2016(10):44-46.
[10]陈向阳. 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D].武汉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