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是谁平定的:汉武帝赐名平定准噶尔
准噶尔是谁平定的:汉武帝赐名平定准噶尔这其中,大部分马都来自因国防需要、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昭苏军马场。此后20年间,近万匹良马加入解放军骑兵队伍,成为中国边疆骑兵部队的重要坐骑,并在全军军马烙印编号中使用“八一”徽章,被当地人引以为傲。奔驰在新疆昭苏草原上的伊犁马。新华社资料片40多年前,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那个物资匮乏、百业待兴的年代,良马仍是紧急运输最现实的选择之一。中央政府第一时间想到了个头高、耐力好的新疆天马。 就这样,昭苏县紧急选派90多名职工,带着4000余匹马,历时50多天,穿戈壁,越冰山,风餐露宿,行程万里来到唐山参与灾后重建,留下一段“万里骏马送深情”的佳话。
4月的高原牧场上春风微寒。变化无常的流云下,褪黄泛青的大地上,近百匹骏马正在奔腾,或棕、或白、或褐,时而传来几声嘶鸣,转眼就消失于高低起伏的草坡之中。
昭苏县一家赛马场内奔跑的马。新华社资料片(记者王婧嫱摄)
这是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的辽阔景象。南倚天山,北靠乌孙山,昭苏县身处伊犁河谷中的一个高位山间盆地,属于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型气候,是新疆境内唯一没有荒漠的县。更因海拔较高、草原遍布,昭苏成了马的天堂。
40多年前,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那个物资匮乏、百业待兴的年代,良马仍是紧急运输最现实的选择之一。中央政府第一时间想到了个头高、耐力好的新疆天马。
就这样,昭苏县紧急选派90多名职工,带着4000余匹马,历时50多天,穿戈壁,越冰山,风餐露宿,行程万里来到唐山参与灾后重建,留下一段“万里骏马送深情”的佳话。
奔驰在新疆昭苏草原上的伊犁马。新华社资料片
这其中,大部分马都来自因国防需要、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昭苏军马场。此后20年间,近万匹良马加入解放军骑兵队伍,成为中国边疆骑兵部队的重要坐骑,并在全军军马烙印编号中使用“八一”徽章,被当地人引以为傲。
打仗、戍边、救灾……被称为“中国天马之乡”的昭苏县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有关马的各种故事。随着时代发展,市场对马的需求不断演进,“汗血宝马”的气质,英国纯血马的速度,荷兰温血障碍马、舞步马的技能……如今,新疆“天马”依旧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奔腾,因时而变,续写着新的传奇。
“天马”徕兮从西极
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天马呼,飞龙趋,目明长庚臆双凫。
尾如流星首渴乌,口喷红光汗沟朱。
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照皇都。
逸气棱棱凌九区,白璧如山谁敢沽。
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天马歌》中对天马的一段描述,诗人更是以天马的神异自喻卓越才能。他笔下的“俊逸紫燕”,与昭苏等伊犁地区的“天马”有着密切关系。
在距今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始祖马生活在稀疏树林草原中。有研究表明,野马可能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欧亚草原被驯化成家马的。位于欧亚草原东部的伊犁河流域是家马的驯化地之一,也是新疆“天马”的原产地。
在新疆昭苏县拍摄的一群伊犁马。新华社资料片
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不断南扩,严重威胁着北部边疆的安定。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乌孙(今日伊犁河流域)盛产良马。
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对马也是情有独钟。公元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乌孙派数十名使者,向汉武帝敬献了数十匹良马,因其身形矫健、轻快灵活、奔跑神速,汉武帝赐名“天马”。公元前71年,以新疆“天马”为基础组成的骑兵击败匈奴,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助力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汉武帝以《西极天马歌》如此形容“天马”的神勇与英姿。
公元702年,唐朝在西域天山以北设立“北庭都护府”,昭苏是当时西北的边陲重地,所产的新疆“天马”为维护西域稳定和经济、文化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到唐高宗时,战马便从唐初的五千匹发展到了七十万六千匹,极大提高了当时军队的战斗力。
此后,历朝历代不少文人墨客都作诗神赞“天马”。
除了李白的《天马歌》,元末明初著名禅师释宗泐也曾作《西极天马歌》一首:“天马来,自西极。流汗沟朱蹄踏石,眴目径度流沙碛。天子见之心始降,九州欲省民痍疮。宛王何人敢私有,贰师城坚亦难守。等闲骑向瑶池前,周家八骏争垂首。天闲饱秣玉山禾,苜蓿春来亦渐多。感君意气为君死,一日从君行万里。”
小马驹驰骋在新疆昭苏草原上。新华社资料片
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在伊犁建立多处马场,培育良驹,以供军需,“天马”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如今位于昭苏县城西南约60公里的格登山上,有一座俯瞰边境的格登碑,又称“平定准噶尔勒铭碑”。乾隆皇帝亲撰碑文,记述了清军在格登山平定准噶尔部叛众、经由乌什回部擒获叛军首领的经过:“格登之崔嵬,贼固其垒。我师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嶭,贼营其穴。我师洸洸,其营若缀。”
“天马”良繁逾百年
随着时代发展,市场对马的需求不断演进,“天马”也在改良“变身”。
“英国纯血马主要用于改良速度,培养竞技型马;阿哈尔捷金马可以帮助‘天马’提升气质;荷兰温血马能改‘天马’习性,培养障碍马、舞步马;阿登马可以助力‘天马’发展为重型马、肉用型和乳用型马……”
这是4月13日在昭苏马场阿都勤伊犁马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拍摄的合作社引进的英国纯血马。新华社记者宋彦桦
在昭苏马场的育种基地,除了伊犁马,记者看到了引进的20余种名贵马种,包括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阿哈尔捷金马,每种马的体格和气质各异。被称为“马博士”的昭苏马场畜牧科副科长邓海峰在这个国内养殖规模最大的马场工作了21年。他告诉记者,从一开始靠“土马”打天下到现在越来越多引进“洋马”配种,新疆“天马”的改良育种已经超百年。
昭苏马场畜牧科副科长邓海峰在育种基地观察马匹生长情况。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宋彦桦摄
邓海峰告诉记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天马”与引进的苏联轻型马,包括奥尔洛夫、顿河、布琼尼等品种通过完善的育种工作,培育了骑乘和劳作兼用的品种——伊犁马。
作为“天马”后代,长期以来,体格高大、外貌俊秀、力速兼备的伊犁马主要用于放牧或运输,是一种畜力或役用马。“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牧民的生活方式变了,人们对马的需求也相对降低了。”邓海峰说。
此后约20年时间里,马产业的发展一度受阻,马品种的研究和培育工作也按下了暂停键。
昭苏马场育种基地工作人员清洗马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宋彦桦摄
20世纪90年代,赛马在国内开始兴起,很多马场都意识到需要转型。1992年,昭苏马场从俄罗斯引进了3匹公马和3匹母马,“天马”的培育进入多元化阶段,育种重点开始向休闲骑乘型、赛事运动型、乳肉兼用型等方向转变。
“天马”的改良育种并非易事,新一代马的稳定育种需要大约经过6代、大概30年的时间。昭苏县马产业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海说,对零散技术的搜集、传统技术的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是形成良种马繁育标准体系的三大来源。
昭苏马场阿都勤伊犁马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繁育的伊犁马。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宋彦桦摄
尼曼的致富和木县的脱贫是新疆“天马”产业不断壮大,带动当地居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2019年,昭苏全县马匹存栏10.78万匹,马产业直接产值4.02亿元,占该县畜牧业产值的31.3%;农牧民人均马产业收入2460元,马产业对农村新增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12.1%。通过育马养马,新型经济体发展、文化旅游、赛马赛事、技能输出等措施,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
在昭苏,有一条“天马大道”横贯东西,路旁随处可见有关“天马”的雕刻、指示牌等。在天马旅游文化园赛马场内,可以看到穿着普鲁士蓝和猩红色马术外套的青年驾驭着“天马”,迈着轻盈优雅的步伐进行马术表演。在天马文化博物馆,可以买到“天马”造型的靠枕、冰箱贴、皮革摆件等文创产品……在壮大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一个本土的文化符号,通过一系列产品和活动,新疆“天马”正在形成更大的品牌张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西方的马产业和马文化发展较为成熟,其中英国马业、马文化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全球马业市场上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相比之下,中国“天马”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
来源: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微信ID:xhmrdx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