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瘦兄弟挑战赛道:胖瘦兄弟开荒记
胖瘦兄弟挑战赛道:胖瘦兄弟开荒记留坑,距离定南县城50多公里。这里群山环抱,绿意葱茏,加之阡陌交织,流水潺潺,让人神清气爽。图为定南县鹅公镇留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还是另有原因?田园将芜胡不归定南县鹅公镇留坑村有一胖一瘦兄弟二人。哥哥冯应峰,学文,瘦;弟弟冯印军,学理,胖。兄弟俩的共同点是---黑。
胖瘦兄弟“开荒记”
客家新闻网 李红毅 特约记者叶兴华
大学毕业,月薪近万,兄弟俩前途一片光明。
辞职返乡,开荒种地,兄弟俩举动令人费解。
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还是另有原因?
田园将芜胡不归
定南县鹅公镇留坑村有一胖一瘦兄弟二人。哥哥冯应峰,学文,瘦;弟弟冯印军,学理,胖。兄弟俩的共同点是---黑。
图为定南县鹅公镇留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留坑,距离定南县城50多公里。这里群山环抱,绿意葱茏,加之阡陌交织,流水潺潺,让人神清气爽。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里的人气却不旺,原本700多人的村庄,目前只剩80多位老弱妇孺留守。由于地处深丘山区,道路狭窄崎岖,该村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
2018年国庆期间,冯应峰、冯印军兄弟俩回乡度假,看到幼时放牛常走的乡野小路如今已然路径难寻,以前种豆栽稻的成片良田,现在布满荆棘芦苇,目光所至,一片荒芜。
生于斯长于斯的兄弟二人对村子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每当茶余饭后,听及老一辈人聊起当年夜以继日,开山垦地的艰辛,现如今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田地再次变成荒山林地,深感惋惜。”弟弟冯印军心有不甘。“是啊,当年我们打着松香火把开荒种地,没想到这么快就又成了荒地。”爷爷感叹不已。
“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诗句从学文出身的冯应峰嘴里脱口而出。
兄弟俩一合计:趁年轻,回家!
青春作伴好还乡
2018年10月底,兄弟二人毅然辞去了城里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
“啥,你俩不在外面好好干,要回家搞种养?”爷爷诧异地责问道。
“我们没有辩解,对老人家的态度是孝而不从。”冯印军说。
冯印军通过以前的同事了解到小龙虾近年来价格不断攀升,有较好的养殖前景,家里山好水好,很适合养殖。于是流转了30亩荒地养植小龙虾,目前养殖水面已达10亩。
冯应峰则流转了50多亩土地种起了白芨和黄精。目前已种植白芨6万株,黄精2万株。
图为冯应峰挥动锄头翻耕土地。
“我们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最不陌生的就是种地,而且我大学学的就是中药制药专业,专业对口。经过调研,我发现村里的气候、土壤等各方面的环境都十分适合种植白芨、黄精。”冯应峰头头是道。
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难免曲折迂回。创业之初,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兄弟俩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以前打工的积蓄和向同学朋友借的,但这远远不够。当地政府听说兄弟二人的事情后,按照相关政策帮他们各争取到了10万元的贴息贷款。
今年3月,当获悉冯应峰买白芨苗还差钱时,70岁的奶奶毫不犹豫的将积蓄多年的2万元钱全拿出来给大孙子做“本钱”。
“爷爷奶奶虽然口头上对我俩返乡创业持反对意见,但在心里还是支持的,就冲着这点,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出个样子来。”兄弟二人踌躇满志。
我以我学振乡梓
90后的努力拼搏,既有仰望星空的情怀,也有脚踏实地的韧劲。
“我掌握了整套白芨种苗繁育流程,今后希望在村里建一个种苗繁育基地,这可以省下大笔经费。”冯应峰头戴一顶宽檐草帽,黝黑的面庞,身上沾着斑驳的黄土,和几个工人一道将白芨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
走上附近的高地,他一手脱下草帽,另一手指着状如兰花的成片白芨,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万株白芨最低可收鲜货三千斤,按每斤70元的市场保守估价,毛利润二十一万。除去五万元的人工、种苗成本,可得十五六万,我这里六万株白芨,三年后可获近百万收入。遇到行情好,还不止这个数。黄精单价低点,但销路也不愁。”谈起市场前景,他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与脸上亮晶晶的汗珠交相辉映。
图为冯应峰和工人在为新种下的白芨清除杂草。
兄弟俩的基地也解决了大部分留守村民的用工问题,用工高峰期日聘用人数达30人。“就是翻地、拔草,一天工资80元,不出家门就能挣钱,多亏‘胖瘦兄弟’搞这个种养基地。”今年60多岁的胡大娘说,她这个年龄在城里干活没人要,但在家门口却成了“宝”。
下一步,冯应峰打算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邀请更多的人开垦荒地,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而弟弟冯印军的第一批小龙虾也已上市,由于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
当被问及有无后悔过返乡创业这个问题时,冯印军说:“城里少留一个大学生没什么,村里多回一个大学生就不同了。”冯应峰的话语中却充满了诗意:“一座小小的村庄,也能承载大大的梦想,只要有梦想和情怀,我们照样能干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