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猴痘:猴痘又来凑热闹
怎样预防猴痘:猴痘又来凑热闹猴痘病毒有哪几种类型?病毒属于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有两种类型。猴痘主要流星于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自2003年在非洲之外的国家暴发流行后, 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等年份非洲之外的国家均有病例报告。主要表现: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水疱疹、脓疱疹严重程度:人感染后大多数可痊愈,但仍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猴痘
9月16日晚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发布消息称,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脑炎等。猴痘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主要类型:分为中非株和西非株两种
是否传染:有传染性,人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被传染、患者也有传染性
主要表现: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水疱疹、脓疱疹
严重程度:人感染后大多数可痊愈,但仍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猴痘
病毒属于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有两种类型。猴痘主要流星于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自2003年在非洲之外的国家暴发流行后, 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等年份非洲之外的国家均有病例报告。
猴痘病毒有哪几种类型?
猴痘病毒可分为中非株和西非株两种。
中非株毒力较强,西非株毒力较弱。
猴痘病毒的流行情况如何?
1958年,哥本哈根,首次发现猴痘病毒在绿猴中引起一种类似于人类的天花疾病。
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首例病例人感染猴痘病例。
2003年,美国,多个州暴发猴痘,为在非洲地区之外首次。
2022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瑞典等多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出现猴痘病例。
人感染猴痘病毒可导致哪些疾病?
人感染猴痘病毒后可发生猴痘。
猴痘潜伏期5~21天,通常为6~13天。
发病后,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肌肉痛、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皮肤损害一般在发热出现后3天内出现,表现为水疱疹并可发展为脓疱疹,最后干燥结痂。最常见的是面部,其次是手掌和脚掌,口腔黏膜、生殖器、结膜、角膜等也可出现。数量不等,少则数个,多可遍布全身,病程约2~4周。
2022年5月以来,发生在非流行国家的猴痘疫情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为主(约占96%),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张文宏指出:“从临床特征上看,几乎所有病例都出现皮疹或皮肤损害,六成病例出现发热的及淋巴结肿大。”他还强调,在这次猴痘疫情暴发的非流行地区,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偏多,而且病情相对较轻。
猴痘
病毒具有传染性,传染源可为受感染的动物、人,直接接触、呼吸道飞沫等途径可传播,主要感染未接种牛痘疫苗的儿童。
可使人患病的猴痘病毒来源于哪里?
猴和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是人猴痘的重要传染源。
其他动物中,大颊鼠、沙鼠、兔、犬、猫等也可成为传染源。新兴宠物如草原土拨鼠、松鼠等动物成为非猴痘流行区的传染源。
受感染的人也可成为传染源。
人会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猴痘病毒?
动物传人途径:被感染动物咬伤,人直接接触患病动物的受损皮肤、体液等可传播。
人际间传播途径: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患者体液、被污染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母婴等途径传播,通过性接触也可传播。
哪些人容易感染猴痘病毒?
未接种天花疫苗者更容易感染。
如何更好防控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猴痘疫苗,但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可起到85%的免疫保护效果,由于猴痘对普通人群感染风险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猴痘疫苗。
今年6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局已印发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紧接着7月份,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目的是指引各地做好猴痘的诊疗防控工作。
8月1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曾表示,我国将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猴痘的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对猴痘疫情的研判,实时跟进国外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开展疫情的风险评估工作;二是加强猴痘检疫监测工作,加强入境人员尤其是来自于疫情地区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三是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因为绝大部分医生没见过猴痘,提高识别能力、报告意识和诊治能力。四是做好猴痘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和疫苗的准备,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重庆出现猴痘病例##重庆市发现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猴痘会变得更危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