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服务于清廷的有不少传教士,例如著名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早在乾隆二十四年,就是马戛尔尼出使的三十余年前,代表东印度公司的洪仁辉为了争取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乱闯并非开放的港口,甚至闯到了天津口岸,天津乃北京之门户,此事直接震动了清廷。后来被后世抨击为闭关锁国行径的广东贸易体系,限制英国商船只能在广东贸易,和此事是有直接关系的,甚至所谓的广东贸易体系就是针对的英国人,这是清廷对英国的不满之一。拿破仑我们要考虑到当时的年代是十八世纪末,便是西方国家对人人平等的理念又何尝普及了?从这个角度讲,拿破仑认为马戛尔尼不肯跪拜乾隆的责任在于英方并非完全出于对英国的敌视态度,和英国形成对比的是,前去中国出使的荷兰使臣就按照规矩对皇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无论是乾隆本人,还是清廷大臣,对英国在马戛尔尼来华前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些了解整体上是让清廷对英国不满的。

马戛尔尼来华一事,旧有观点自是以乾隆的盲目自大,中国的闭关锁国为重点来叹息中国失去了一个和世界和平接触的机会。清廷对于马戛尔尼是否要对乾隆行三跪九叩大礼的争论,以及乾隆那句著名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更是被视作清廷狂妄无知的铁证。但是,以上都纯粹以中国为视角去审视此事,而外交是双方的事情,甚至会涉及多国的利益关系,只以中国为主角探讨此事,必然只会得到片面的结论。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1)

马戛尔尼对乾隆单膝行礼

礼仪之争是清朝自大还是英国失礼?

研究近代史有一个好处,就是资料丰富且可以获得多国在不同视角下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就马戛尔尼来华与清朝建交失败一事,在他回国后,关于清廷要求英国使者行跪礼的行为,在英国引来轩然大波,英国的舆论强烈的抨击中国此举为“愚蠢”行径。

然而,对此事发表看法的并不止英国,实际上拿破仑对此事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既然到了他国就该入乡随俗,尊重他国的礼仪,英国人对中国礼仪的坚决不从更是一种挑衅的行为,无知狂妄的是英国人,而且马戛尔尼的权限还不够代表英国国王,乾隆回绝才是理所应当的。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2)

拿破仑

我们要考虑到当时的年代是十八世纪末,便是西方国家对人人平等的理念又何尝普及了?从这个角度讲,拿破仑认为马戛尔尼不肯跪拜乾隆的责任在于英方并非完全出于对英国的敌视态度,和英国形成对比的是,前去中国出使的荷兰使臣就按照规矩对皇帝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马戛尔尼之前中国对英国已有敌视态度

无论是乾隆本人,还是清廷大臣,对英国在马戛尔尼来华前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些了解整体上是让清廷对英国不满的。

早在乾隆二十四年,就是马戛尔尼出使的三十余年前,代表东印度公司的洪仁辉为了争取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乱闯并非开放的港口,甚至闯到了天津口岸,天津乃北京之门户,此事直接震动了清廷。后来被后世抨击为闭关锁国行径的广东贸易体系,限制英国商船只能在广东贸易,和此事是有直接关系的,甚至所谓的广东贸易体系就是针对的英国人,这是清廷对英国的不满之一。

服务于清廷的有不少传教士,例如著名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3)

蒋友仁

乾隆曾从蒋友仁口中了解过诸多关于西方的国家的知识,按照《耶稣会士中国书信简集——中国回忆录》乾隆询问过“欧洲各国中是否有一个可以主宰沉浮的霸主?”“法国及欧洲哪些国家的女子可以继承王位?”“欧洲共有多少个国家?多少军队?作战的方式及谋略有哪些?”等等诸多关于欧洲国家的问题,乾隆对欧洲的了解,其实是比许多人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这种了解一直是持续着的,乾隆甚至有给过路易十六回信,但因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信件并未送到,而乾隆也得知了些许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信息。这对乾隆这么一个骨子里还是传统中国的皇帝而言,他觉得爆发了大革命的西方人是相当不可理喻的,以致于对整个西方国家都可能出现了恶感。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4)

乾隆

如果说洪仁辉之事毕竟过了三十余年,法国大革命也距离太远,清廷未必感触太深,乾隆平定廓尔喀所得到的报告,就不得不让清廷对英国人有所戒备了。

马戛尔尼的副使斯当东曾回忆中,他们在北京感到官员对英国人的不满情绪,其中的原因则是中国人认为在对廓尔喀的战争中,英国人曾经对中国的敌人有过支援。事实上平廓尔喀的战争中,福康安有怀疑英国人和廓尔喀南部的披楞(加尔各答)似乎有关。为此,乾隆曾命军机处询问廓尔喀战俘,这无疑是加深清廷对英国的猜疑。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5)

平定廓尔喀图

马戛尔尼是否完全带着友善而来?

在提到马戛尔尼来华一事中,常被忽略的一点便是英国人并不是要和中国签订平等的外交条约,英国提出的条约要求。

We rely on … that one Man shall not suffer for the crime of another,in which he did not participate …but that every measure shall be taken on the part of Your Government as Our Ambassador is instructed strictly to direct to be taken on the part of Our People to seize and bring to condign Punishment,any of Our Subjects transgressing the laws or good order of Your Empire …

这段话的理解比较复杂,本文直接引用论文中对此的描述

从语法关系看,此处包含两个由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其中第二个宾语从句内部又包含一个由“as”引导的状语从句。连词“as”反映两个事件之间的相似性,因此主句表述的事件成为图形,以从句的背景事件为参照或标准,获取与后者相似的属性,即“中方处置”与“英方处置”具有相似性( 例如在施事主体、行为性质、施事对象等某些方面相似) 。然而,相似性却引出排他性( exclusiveness) :既然在华任何人( a Man) 若犯法都由中方处置( take measure) ,那么在华英人若犯法为何由英方使臣下令( direct) 治其罪呢?“在华英人”理应包含在“在华任何人”这个更宽泛的概念中,应由中方处置,但却被划分到英方处置范围。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英国人要求对在华英国人的领事裁判权,一旦答应,中国就失去对在华犯罪的英国人的审判权力,这也是鸦片战争后西方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摄取的一项重要权利!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6)

领事裁判权

西方自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以来,在外交上逐步形成了条约体系,以及通用的国际法,在国际法中极为重要的一条便是对各国主权完整的尊重,而英国张口就要领事裁判权,本质上已经是无视中国的主权。

事实上,英国人所提供条约的不平等之处还不仅于此,他们还希望得到一块类似于澳门的土地。也就是说,他们要求清朝割让一地供英人居住和存放货物,试想假若中国和英国建交,张口就要英国人在泰晤士河口划出一地专供中国商人居住,英国人会不会恼怒?

英国人如此无视中国的主权,究其根源,在于英国人眼里当时的中国属于“半野蛮半文明”的国家,国际法中“独立国家之主权须受尊重”的原则在中国的并不适用。可以说,在指责中国自诩为“天朝上国”从而目中无人的同时,英国人也不见得多有礼数。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7)

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书信

以上内容大体就是关于马戛尔尼来华的一些新论,在这些内容的支持下,现代一些西方史学已经开始认为,此次来华事件其实是一场暗潮涌动,尔虞我诈的交锋,对英国有警惕心理的清廷对上想要谋夺中国利益的英国。

如果英国人同意三跪九叩,乾隆会答应建交吗?

但是,也要辨析的是,新论固然有其新颖独到之处,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就如旧有观点斥责清廷的狂妄,这些新论又过于忽视了清廷本身。首先如果英国人完全按照清廷要求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乾隆就会答应建交吗?

答案依旧是否定的,事实上在马戛尔尼离开中国的那年,荷兰同样派遣了使臣前来,并且规规矩矩对乾隆三跪九叩,最后结果和英国人一样,乾隆赏赐了一些礼物,把荷兰人打发走了。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8)

乾隆晚年画像

很有必要的一提的是英王乔治三世的书信内容,就书信本身,这是一份不卑不亢,极有大体的书信,信中乔治三世除自称“大不列颠,法兰西,爱尔兰之王……信仰之守护者”之外,还特意给自己加上了“海上霸主”的称号来表现英国拥有的强大实力,但与此同时他对乾隆也算是极尽称赞,称他是“伟大仁慈的君主”并且为人类福利而行天道云云,关于这封国书,有几种翻译,但对照英文原文,其实最贴切的是1936年朱杰勤先生的译本:

夫伟大而仁慈之君主之天性 即如陛下登其大宝,为人类造福,重视领土内之和平与安固,不辞劳苦,以散播幸福、德智予臣民,尽其所能以各种和平的艺术加惠于人类。我朝之初,即抱此感,故每不得已而战役,得胜之后,祈祷和平,不敢夸伐,但仍不能在各方促进吾民之繁荣。以前吾民之优秀者,驾船四出,以求新地……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9)

乔治三世

但是这封书信到了乾隆的眼里,翻译下来的就不对味了,不光文笔好似小学生,内容也被大改,首先,书信变成了表文,此“表文”藏于清廷档案 可见诸后来编辑成集的《掌故丛编》第八辑,内容如下:

恭惟大皇帝万万岁,应该坐殿万万年,本国知道中国地方甚大,管的百姓甚多,大皇帝的心里长把天下的事情、各处的人民时时照管,不但中国的地方,连外国的地方都要保护他,他们又都心里悦服,内外安宁,各国所有各样学问各样技艺,大皇帝恩典都照管他们, 叫他们尽兴出力,又能长进生发、变通精妙,本国早有心要差人来,皆因本境周围地方俱不安宁,耽搁多时,如今把四面的仇敌都平服了,本境安平,造了许多大船,差了多少明白的人漂洋到各处……

原本是不卑不亢语气的国书,被改成了谄媚又歌功颂德的表文,马戛尔尼一直把国书内容看的极重,一直不愿意示人(他担心服务于清廷的传教士有对英国存在敌意的),直到9月8日才把国父递交给和珅,按照斯当东的记载,和珅看完这封国书“似乎相当的满意”。的确,一封如此歌功颂德之作,和珅看了如何不满意呢,而这封“表文”被收藏在清宫档案内,再次重见天日已经到了1924年,后人才知当年的国书竟然如此啼笑皆非。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10)

和珅

其实在马戛尔尼来时,地方官呈递给乾隆的内容,就已经把他的身份给篡改成了“贡使”、“素沐皇恩,今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未能遣使进京叩祝,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今我国王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给天朝大皇帝”。乾隆在一开始所得知的信息,马戛尔尼确实只是一个贡使,他当时很是高兴,以为自己确实天威远震,连英吉利都不愿万里前来进贡,还特意写了一首诗:

博都雅昔修职贡 英咭唎今效荩诚。

竖亥横章输近步 祖功宗德逮遥瀛。

视如常却心嘉笃 不贵异听物诩精。

怀远薄来而厚往 衷深保泰以持盈。

等到乾隆在使团自译的礼品清单内见到“遣钦差来朝”等语时可谓大为不满,说马戛尔尼一个“贡使”如何能称“钦差”?并且在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三十日给军纪大臣的上谕中指示道:

该国(英国)遣使入贡,安得谓之钦差?此不过该通事仿效天朝称呼自尊其使臣之词,原不必与之计较。但恐照料委员人等识见卑鄙,不知轻重,亦称该使臣为钦差,此大不可。着征瑞豫为饬知,无论该国正副使总称为贡使,以符体制。

直到乾隆见到礼品清单的时候,依旧真的以为马戛尔尼的身份只是“贡使”,甚至有点孩子气的说,这帮英国人不过是仿效我天朝给自己加尊号,本来咱们不用理会,但是害怕照料他们的人叫错了,必须管他们叫贡使。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11)

马戛尔尼

在这种心态下,可以说在一开始清廷就不是很重视此次外交活动,纵然英国不提出要求割地的无礼要求,结果也是一样的,马戛尔尼是在10月3日收到第一道诏书后才提出领土要求的 但乾隆早在在9月23日就写好的回绝一切要求的回复 并且特意下诏:“伊(马戛尔尼)等如有干请 即当词严义正 严加驳斥。”显然 乾隆是在未知使团有领土要求之前 就决定拒绝使团的所有请求。

英国这场外交活动的失败,固然,我们从现代的视角能解读出诸多暗潮涌动,但是这些对于清廷影响都是次要的,各种偶然因素相加确实让清廷对英国没有好感,但有荷兰使臣的例子为证,纵然英国当真谦恭有礼并且所提要求平等,乾隆也不准备答应双方建交。

参考资料

《意识形态的博弈:马戛尔尼访华外交翻译中的操控与反操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马戛尔尼使华结局及失败原因再探》

《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的英吉利表文考》

《国书与表文背后的话语权力马戛尔尼使团国书翻译的批评话语分析》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清宫档案》

马戛尔尼对大清的看法:尔虞我诈还是狂妄自大(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