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毛诗词小楷:最全的卜算子系列
卜算子咏梅毛诗词小楷:最全的卜算子系列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 注释: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本周分享四首卜算子,其中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读陆游的同题词,都是写的梅花的坚贞、美丽,但显然毛的层次更高一些,因为陆游的是碾作尘香如故,而毛是烂漫时丛中笑,笑表现的是更乐观的情感。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
-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
更: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
故:指花开时。
翻译: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
1.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的背景是1958年,“大跃进”遭受挫折后,中国又连续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国际上也有反华浪潮,毛泽东通过咏梅来鼓舞人民群众,要有不屈不挠,坚强乐观的革命情感。
很是喜欢最后两句,烂漫时,丛中笑,伟人总是达观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北宋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
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
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
-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省(xǐng):理解,明白。
翻译: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赏析:
词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北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翻译: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
这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最喜欢的是第一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将对美人的形容反用,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