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会销成本,保健品会销的六大贡献
保健品会销成本,保健品会销的六大贡献目前,我国有超重者3.05亿、肥胖者1.2亿,高血压患者2.36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293万、糖尿病患者9681万,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种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为国人死因前4位,每10秒钟就有一人因心脏病或中风去世。2、慢病预防免费大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食结构的错误认知,导致中国近年“三高”人群增速极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数据:“慢病已经成为中国头号健康威胁。”所以说,会销的产业链很长,直接拉动了体检设备厂家、餐饮厂家、旅游景点、家政、超市产品等众多厂家的需求,直接刺激了这些产业的经济增长。在2015年之后,会销整合这些产业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力度越来越大。一王集团、唯创集团、福寿集团、亲仁集团、万寿集团等行业标杆型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投资的力度越来越大,非保健食品销售占比越来越大。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
沉淀下来的就是精华,每个行业都有未来!将本文六大贡献分享给您的朋友,就是为行业传递正能量!
会销贡献
1、会销产业链。会销模式经营对象是中老年人群,但为了更好地服务中老年人群,会销虽然主要卖的是保健食品,但是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需求,也在源源不断的开发中老年人群的其它需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越来越绵长的产业需求链,产品线越来越长。
为了更好地促销,除了保健食品以外,由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的兴起,体检、旅游、餐饮、娱乐、家政、超市等产品和服务都是免费,会销的免费模式可能都早于互联网。
所以说,会销的产业链很长,直接拉动了体检设备厂家、餐饮厂家、旅游景点、家政、超市产品等众多厂家的需求,直接刺激了这些产业的经济增长。在2015年之后,会销整合这些产业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力度越来越大。一王集团、唯创集团、福寿集团、亲仁集团、万寿集团等行业标杆型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投资的力度越来越大,非保健食品销售占比越来越大。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会销模式越来越成为开发中老年需求,拉动中老年产业的引擎。它越来越像一个火车头,它延伸拉动的产业越来越多,影响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大。会销越来越像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一种工具,一个有效的营销方法,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会销一头挖掘顾客的需求,一头引导着产品研发和生产,直接提升了厂家的生产效率和顾客的满意度。
按照会销拉动的产业链计算产值,以会销2014年销售收入600亿元计算,会销对上下游的经济增长应是1:5的关系,即600亿元×5=3000亿元。所以相关决策者在对会销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会销的就业人数,会销本身的产品结构,更要跳出会销,全面评估会销对其相关产品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
2、慢病预防免费大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食结构的错误认知,导致中国近年“三高”人群增速极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数据:“慢病已经成为中国头号健康威胁。”
目前,我国有超重者3.05亿、肥胖者1.2亿,高血压患者2.36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293万、糖尿病患者9681万,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种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为国人死因前4位,每10秒钟就有一人因心脏病或中风去世。
当我们欣喜于GDP的增长时,我们却漠视了另一个“增长”:我们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人30年的体重增长;我们用5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完成的疾病谱转变,即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慢性不仅增加了个人和国家的经济负担,还会吞噬经济发展的成果。2003年~2010年,虽然我国的GDP从13.6万亿元增至39.8万亿元,增加了1.93倍,但各种慢病的经济负担却增加了1.97倍。慢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的增长已超过了GDP的增长!
防治慢病必须从预防和治疗两头抓起,目前我国是重视治疗,轻视预防,重视药物治疗,轻视食物治疗,甚至从国家法规上宣布,食物治疗为违规违法。现有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允许保健食品宣传疗效。这种西医思维观念,导致在行政执法上就是彻底封杀中国几千年的养生文化,置食物疗法为非法状态。
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保健食品的消费者,在服用了鱼油、辅酶Q十、纳豆等心脑血管方面的保健食品,血脂降下来了,心肌有活力了,血栓溶开了,食物治疗即非药物治疗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这已成为国民的养生习惯。尽管遭到现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封杀,但由于食物疗法深入人心,食疗在中国一直有着强大的市场。
而会销从业者在探讨非药物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养生文化的普及,提前预防了疾病,节省了大量的政府和个人开支,提高了国人的健康。所以,会销从业者对中国食疗文化的推广,对慢病的预防,有着巨大的贡献。会销从业者是中国预防慢病的一只最大的免费大军,行使了政府行政力量目前无力企及的社区的各个角落。这是相关决策者在对会销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3、会销社会效益。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亿,占总人口的14.9%。中国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即占比为33%。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多人口,还拥有世界最多的老人。
由于中国现有的低水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导致中国未富先老,养老需要的疾病治疗、社区保健、养生、家政、文化娱乐和食品需求都得不到正常的满足。而中国由于30多年的计划生育,造成的独子家庭、失独家庭、失偶家庭、空巢家庭众多,老年人不仅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更痛苦的是,精神生活极其寂寞,无人沟通,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老年人在晚年不仅遭受疾病的折磨,还经历了丧偶甚至丧子的痛苦,精神世界极其孤单极其痛苦。
所以,一些老年人之所以痴迷保健食品,也确实买了一些他们可能不需要的保健食品,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保健食品的从业者为老年人提供了在他们现有的家庭里所没有的快乐,填补了他们丧偶后的情感空白,解除了孤独,丰富了被社会边缘化的落寂生活。
会销行业的从业者们,在主业之外,免费承担了许多政府的职责,他们为社区的老年人带来了旅游,带来了歌舞会,带来了社区的家庭温暖,让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快乐地度过他们的晚年。这是会销模式从业者为中国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用人民币和GDP所无法估量的巨大社会效益。
会销其实是在为政府分忧,替子女尽孝,这种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担当精神,是相关决策者在对会销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4、创富平台。根据我们估算的数据,会销从业者人数在40-50万之间,全员劳动力应在40万左右。这些从业者,年龄大多在20-30岁之间,学历大多为高中左右。
会销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每家经营单位折算店面大致为7家左右,由于店面管控难度较大,会销模式的店面大多实行承包制或加盟制。会销模式的这种合伙人经营特点,形成了产权激励较多,绩效薪资较少的特点,通俗点说,就是老板人数在全员比例特高,也就是说小老板众多,估计占比为三分之一,达到35%左右,也就是说会销从业人员40万,估计有15万人做老板或准老板。
这是其它行业所不具有的,直销总是号称每名员工都是老板,但同会销小老板比起来,无论其资产还是收入,都有巨大的差距。会销是典型的白手起家,草根创业。会销还是典型的劳动致富,而不是拉人头致富,勤劳者不论你学历高低,有无背景,只要你肯吃苦,你都会赚到钱,赚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所以说,会销是就业平台,是创业平台,更是创富平台。会销从业者通过就业、创业和创富,提高了收入,在城市买了房买了车,跨入了先富阶层和中产阶级,会销从业者是响应我们党和政府建立和谐社会号召,通过劳动致富,最后融入城市的典范。
会销的就业、创业和创富平台,与互联网创业不一样,600亿元的销售收入,基本没有使用国家的贷款政策和外部投资,基本自筹,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的传统精神,更符合党的十八大鼓励全面创业的致富精神。这种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是相关决策者在对会销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5、会销社会评价。会销从业者在业界有着非常良好的口碑。由于一些媒体的误导,政府和公众对会销从业者长期持有很大的偏见。
当然,这种偏见也不是空穴来风、无的放矢,的确,会销行业有个别害群之马,夸大功效,制售假货,骗取顾客钱款。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会销从业者的个别人员,绝不是会销的主流,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层应该有明确的区分,而不应将个别现象全面放大,并升级为对整个行业的评判。
会销从业者大多学历不高,农村青年较多,他们本质朴实,心地善良,能吃苦耐劳,善待老年人,把服务的老年人视为自己的父母。
会销从业者所付出的辛苦,所受的劳累和屈辱,是外界所无法想象的。他们吃的是草,给予的却是奶。他们辛苦地服务老年人群,给他们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快乐,带来了一方社区的和谐安定。
但由于会销从业者自身素质不高,企业规模较小,不擅长与政府和媒体沟通,在与消费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不会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导致行业一些正常的冲突演变为社会高度关注的危机问题。
当然,由于行业缺乏有效的整合,也缺乏强大的凝聚力,没有作为一个集体整体发声,导致会销从业者为老年人服务的正能量,为社区和谐稳定的养老文化所做的巨大贡献,不仅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还一再遭到抹黑和妖魔化。
这种沟通上的问题和社会偏见,影响了社会对会销从业者的公正评价。其实走进会销从业者,你会发现会销人员非常善良阳光踏实进取,不仅是创业创富的弄潮儿,还普遍对社会有大爱精神。这种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相关决策者在对会销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