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不生气的智慧经典语录,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生气的智慧经典语录,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那我们为什么会愤怒呢?一行禅师指出,我们的愤怒来源于我们的认知。俗话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行禅师也认为,对他人愤怒,只会令自己受苦。在本节中,我们来看看,一行禅师是如何看待愤怒,我们又能从他的态度上,学到怎样的智慧。获得了悟,改变认知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作者:一行禅师

不生气的智慧经典语录,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1)

​在上一节我们说到,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我们需要积极探索自己的生活,定义自己的成功,遵从本心,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北野武曾说:“人生最重要的结局是,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达成和解。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和自己、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无论它在你看来美丽,或丑陋。”

达成和解,意味着我们不再对那些让我们受伤的人或事耿耿于怀。我们能够处理自己的愤怒,平息内心的怨恨。

在本节中,我们来看看,一行禅师是如何看待愤怒,我们又能从他的态度上,学到怎样的智慧。

获得了悟,改变认知

俗话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行禅师也认为,对他人愤怒,只会令自己受苦。

那我们为什么会愤怒呢?一行禅师指出,我们的愤怒来源于我们的认知。

我们对某人感到愤怒,通常是因为这个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伤害到了我们的感情,侵犯到了我们的利益,让我们感到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是故意这样做的。我们会因此感到不快,甚至会非常激动,跟对方争执,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与我们相关的其他人,也可能会被我们的愤怒所波及,成为我们发泄坏情绪的出口。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概念,叫“踢猫效应”,描绘的就是这种坏情绪的传染。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看到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非常生气,把他训斥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就把身边打滚的猫狠狠踹了一脚。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撞伤了路边的孩子。

故事中的这位父亲受到愤怒的驱使,把情绪发泄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因此伤害了小猫,又进一步引发了更严重的车祸。而事故的开端,只是因为一次批评而引发的坏情绪。

放任愤怒的情绪,不仅会伤害我们自身,也会伤害其他人。

在书中,一行禅师告诉我们,要处理愤怒,我们需要获得了悟,改变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当我们对他人错误的语言和行为感到愤怒时,不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我们可以稍微停一下,通过正念的觉察,感知到自己内在的痛苦与错误认知,也看到别人内在的痛苦与错误认知。

比如,或许,我们可以觉察到,对方之所以难以相处,不是因为他本来就愚笨、粗暴,而是因为他内心有所恐惧。绝大多数人只要心里有所恐惧,就会显出粗暴等阴暗面的个性,这是人性固有的一种消除紧张的方法。

或许,我们也可以看到,对方身上的许多行为来自习气。那是他的祖先传递给他的,他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抵抗那些消极的种子。

或许,我们还能看到,我们达到了某个程度的觉醒,但其他人未必能够做到,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辨认与处理痛苦,不知道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他在受苦,也令身边的人一同受苦。

保持积极的觉察,可以让我们发现,那些令我们愤怒的人,并不是故意要伤害我们,他们也是坏情绪的受害者。

这就是了悟。通过了悟,我们能够改正错误的认知,让自身得到保护。不会因为对方所说的话或者所做的事产生愤怒、恐惧或者悲伤的感觉。我们甚至可以温和地对待他,寻找帮助他的机会,把积极的力量传给他。

这就培养了我们的同理心,在我们的内心种下了理解和慈悲的种子。

众生皆苦,慈悲为怀

能够辨识自身愤怒的来源,体谅他人的痛苦,并尝试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这在佛家的观点中,就是“慈悲”的体现。

“慈悲”,一般可以理解为怜悯、同情等意思。在梵文里,“慈”与“悲”原本是分开的,“慈”是给人快乐,“悲”是解除人的痛苦。把“慈”与“悲”合起来解释就是“拔苦予乐”。

在佛家典籍《大智度论》上说:“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所谓“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个“渡”的对象,既包括了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也包括了陌生人,乃至敌人。

一行禅师曾在自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恢复殖民统治,法国发动了对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侵略。

那是1946年,一行禅师刚出家不久,是越南中部顺化慈孝寺的一名沙弥。当时,顺化城被法国军队占领,僧人们都深受威胁。

有一天,两名法国士兵来到了慈孝寺,其中一名留在寺外的吉普车内,而另外一名持枪进入了寺庙,要求僧人们交出所有粮食。

当时,整个慈孝寺只剩下最后一袋米。然而,面对着持枪的士兵,一行禅师不得不遵从命令,将那袋米搬上了吉普车。

在当时的情况下,一行禅师与那名士兵处于敌对的状态。士兵手里的枪,随时可能夺去他和庙里其他僧侣的生命。而他抢走了最后一袋米,也会让僧侣们挨饿。

但后来,一行禅师想起那名士兵,却并不觉得怨恨。他认为,就本质而言,他们两人并非敌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他们甚至可能会成为亲密挚友,甚至如兄弟般相敬相爱。是战争将他们分离,并将暴力带入他们之间。

那场战争持续了将近十年,最终以法国失败而结束。一行禅师猜测,那名士兵,很可能没有在战争中幸存。他没能回到家乡,没能回到父母身旁。

后来的许多年,一行禅师多次想起那名法国士兵,并以慈悲之心,去理解他的处境。他当时年纪轻轻,又瘦又苍白,却不得不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来到世界另一头的越南,面对杀人或被杀的恐惧。他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一行禅师对众生怀有悲悯之心,在他眼里,战争伤害了普通人,伤害了儿童,也同样伤害了那些不得不去杀戮的士兵。因此,在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救助百姓,而在战争结束后,他也为那些受战争阴影折磨的士兵提供帮助。

正确认识愤怒的来源,用一颗慈悲之心去看待他人的痛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宽容,获得心的力量和智慧,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折磨。

由此,我们能够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

爱与恨各有归处

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也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可以被抚平,总有时间也无能为力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虽然理智告诉我们,不要沉溺于受伤的情绪中,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但是,我们都是凡人,当面对有些伤害实在无法释怀时,也不必去强求。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更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讲述了少女房思琪被伤害、被压抑的青春。房思琪在十三岁时,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侵犯,并与他维持了长达五年的关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房思琪无法向家人寻求帮助,也无法反抗李国华。她无可奈何,只能欺骗自己,把李国华的伤害,当成一种爱。最终,她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痛苦,变得精神失常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作者林奕含本人和小说主人公房思琪一样,遭受了相同的经历,最终在2017年结束了年仅26岁的生命。

她在书中说:“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无论是在林奕含还是房思琪的一生中,她们都没能诉说自己的愤怒,也没能让伤害她们的人受到惩罚。她们想要去原谅,试图合理化那些施加在她们身上的折磨,以此获得活下去的力量。但最终,她们都失败了。

因此,面对伤害,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很多时候,原谅和宽容,并不能让我们好起来。

面对那些长久的痛苦,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当我们能够将内心的种种负面情绪释放出来,不再压抑自己,不再麻痹自己,不再进行自我惩罚,我们反而能更好地完成自我救赎。

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原谅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也不必因为无法宽容而自责。

因为,那不是我们的错,我们的人生也不能拿来为此买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