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改编ip角色:顶级禁忌IP改编被全网抵制
最受欢迎改编ip角色:顶级禁忌IP改编被全网抵制吸血鬼作品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Season 1又只会骂好莱坞政治正确?抱歉,这次的改编是真的很正确。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继《小美人鱼》《指环王》之后,又一个IP被嫌太“黑”了。
选角一出,就一路被群嘲。
开播后,整个大翻身。
烂番茄媒体好评率98%,豆瓣评分水涨船高,目前已经超越原版。
又只会骂好莱坞政治正确?
抱歉,这次的改编是真的很正确。
《夜访吸血鬼 第一季》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Season 1
吸血鬼作品史上绕不过去的经典。
1994年的影版,更是集齐了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两大绝色。
电影给两位营造的暧昧氛围,让影迷津津乐道多年。
走原版路线,肯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现下到哪再找一对阿汤和皮特?
既然要改,就另辟蹊径,改得大胆点。
开播前被骂,也是因为如此。
皮特的角色在剧版中,被设定成了黑人。
原版里遮遮掩掩的同性暧昧,也直接光明正大滚床单。
于是,立马被当做“政治正确”讨伐了。
但顺应时代议题,就一定毁经典吗?
呵呵。
2022了,我们或许期盼世界停止在熟悉的地方,但无法阻止更多人奔赴下一站。
你加不加入?
其实不重要,关键是抛开了话题来看,《夜访吸血鬼》新版故事改编得怎样?
吸血鬼,一个在现代社会总趋于日渐消亡的种群,重新焕发了神采。
这才是传说继续流传的希望。
01
1910年,美国新奥尔良斯特利维尔红灯区。
著名的爵士乐发源地,夜夜笙歌,鱼龙混杂的自由之都。
路易开着小汽车视察着他的产业。
自由大街上24家妓院里,有8家是他开的。
与那一时期美国的成功人士有所不同,路易是黑人。
祖上靠着种甘蔗发了财,到他这一代已经开始多样化经营家族资产。
先别急着说这是编剧偷懒,乱编历史,说那时候黑人怎么可以跻身上流阶层?
其实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就已经出现了发家致富的黑人,而且故事发生地是新奥尔良,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克里奥尔人”,也就是肤色较浅的混血黑人,早在黑奴解放前便是自由身份。
从路易和他家人较浅的肤色,就可以看出他们家的克里奥尔人身份。
在这一点上,剧集设置很严谨。
路易很有商业头脑,他在红灯区的招牌是有色人种妓女,在新奥尔良这样人种混杂的地区很有市场。
他也很会打点关系,能够自由出入“仅限白人入内”的酒吧,享受座上宾待遇。
也能和城里的白人资本家、政要们坐在一个桌子上谈笑风生聊生意。
很多时候,路易好像忘记了自己的黑人身份,但现实总会冷不防刺破这个泡泡。
走进白人酒吧时,一定会享受一番异样目光的洗礼。
和白人聊生意,经常被迫吃闷亏。
“让你抽成百分之十很给你面子了。”
“我出钱你出力,还想怎么样?”
平日里的“朋友”市议员,没看清他是谁的情况下,还是直呼“黑鬼”。
克里奥尔人的身份,其实更让路易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好像拥有比非洲黑奴更高的地位。
但是皮肤仍然是擦不去的印记。
路易身份的这重特殊性,决定了他后来遭遇。
这一晚,一个陌生的法国男人出现在了这座新城市。
金色的长发,蓝绿色的眼睛,一副上世纪欧洲贵族的打扮。
他叫莱斯特。
第一次在酒吧见面,他就对路易说:
“我们注定要成为很好的朋友。”
与此同时,新奥尔良的码头开始出现一种流行病。
得病死去的人身上的血都流干了,但由于他们都是没身份的社会底层,并没有引发太多关注。
莱斯特英俊,慷慨,幽默,神秘,有种致命的吸引力。
他看向自己的眼神那么诚恳,不像别的白人,都是轻蔑与算计。
很快,他们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用路易后来的话说。
那年的冬天很冷,莱斯特就是温暖我的炭火
那时,路易并不知道,身边这个高贵优雅的完美知己,是死亡与杀戮的化身。
而自己,就是莱斯特一早便盯上的猎物。
他们总在夜里会面,但路易并没多想,因为新奥尔良本就是个不夜城。
两个男人总是夜里相会,注定要发生点什么。
一个醉酒的晚上,两人带了一名妓女回家。
本来应该是三个人的事。
结果一上头……女的被丢到了一边。
这下好了。
越界了。
路易心里那叫一个慌乱。
本来就是个黑人,现在还成了同性恋,这不是在叠buff吗?
于是,路易决心再也不见莱斯特,回归自己正常的生活轨道。
他能如愿吗?
02
怪事发生在和莱斯特分开后。
路易身边开始了离奇死亡。
路易的弟弟保罗,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他妹妹婚礼这个大喜日子死去了。
明明那天下午,他们一起在婚礼上跳了舞。
两兄弟和小时候一样,一起爬上屋顶看日落,谈心。
但毫无征兆地,保罗就跳了下去。
保罗的精神虽然有点问题,但病情已经被控制住了,怎么突然就自杀了呢?
路易还没来得及自责,偏爱保罗的母亲先质问起他来。
“你是不是刺激他了?”
“都是因为你!”
内心悲伤郁闷,他去找熟知的妓女排遣。
可听他倾诉心事的妓女,也毫无征兆地死于非命。
莉莉小姐死了
就在两周前
警察在码头下面发现了她
说她感染了最近流行的热病
她体内的血都流干了
那几乎打破了他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
万念俱灰的路易,冥冥之中好像总能听到莱斯特在他耳边召唤。
他跑到教堂,想要向神父忏悔自己的罪孽。
可话才说了一半,神父就领了盒饭。
另一名神父撒腿逃命。
可人又怎么可能跑得过吸血鬼的闲庭信步呢?
熊熊烈火,地狱恶魔,这个残暴的吸血鬼,是那个路易曾为之着迷的莱斯特吗?
但转过头,莱斯特好像还是那个温柔的男人,轻轻引诱着他。
我可以带走你的悲伤,路易
我可以用你耻辱的生活
换取一种黑暗的天赋
还有一种你无法想象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
在这个痛苦绝望,仿佛被一切抛弃的时刻。
莱斯特对他说,我爱你,你是被爱着的,做我的伴侣吧。
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被需要,被重视。
耶稣神像下,一个点头,一个情不自禁的吻。
血液交换间。
路易长出了长指甲,瞳孔的颜色褪去……
吸血鬼路易诞生了。
03
在《夜访吸血鬼》搭建的世界观里。
吸血鬼是长生不老的物种,外貌会一直停留在成为吸血鬼的时刻。
他们拥有极快的速度,力量,还可以窥探人心所想。
唯一惧怕的东西,是阳光。
也就注定了不管有怎么样的通天本领,只能在黑暗中行事。
路易变成了吸血鬼,按说两个人就可以像《暮光之城》那样,上演没羞没臊的爱情童话了。
童话不会告诉你那个“forever”背后的所有代价。
但《夜访吸血鬼》想拍的,偏偏是那个“forever”之后。
变成永生的吸血鬼,只是故事的开始。
那时候路易并没意识到,成为吸血鬼后所要承担的代价。
莱斯特已经活了百年,新奥尔良对他来说,是临时的落脚地,无牵无挂的新世界。
他是人间雁过无痕的游玩者。
而对于路易来说,这是他的家。
当他成为一个异类,那他又该如何回到自己的人生?
路易窥探到了母亲内心的排斥。
看看他的指甲
还有那副眼镜
这都是“那种人”才喜欢的时尚
帮妹妹照顾孩子,他差点抵挡不住孩童鲜血的诱惑酿成大祸。
他不愿意脱离原本的人类生活,但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个世界,怎么可能真正接纳他这样见不得光的生物呢?
路易不愿放弃与人类世界的各种情感连接,但在莱斯特那里,仅剩的为数不多的连接,是艺术。
音乐,会让莱斯特将人与食物分开。
任何可以用音乐打动他的人
在他眼里都是高人一等的
看到他和人类也偶有连接让我十分感动
但在杀戮这件事上,莱斯特同样像一个艺术家。
他变着花样杀人,享受着死亡之花绽放的美丽。
因为一场歌剧里,男高音演员的糟糕水平,愤怒的莱斯特杀了他。
莱斯特把他当做饮血机,让他躺在沙发上,在失血中缓慢地死去。
男演员临死前,路易窥看到了这个年轻人内心的片段。
我看到了他的一生
一个意大利人的童年
复活节庆典在一个村子里举行
一个下午他和父亲在海上
看着渔船
慢慢围住一群金枪鱼
他还一直记挂着自己兜里揣着一片面包
在莱斯特的视角里。
吸血鬼是顶级掠食者,杀戮是自然法则,是本能。
可路易做不到,这让他感到沉重的负担。
遗留的人性与吸血鬼的本能使得路易陷入痛苦的挣扎。
可以只杀恶人吗?
可以只吸动物的血吗?
包括此问题在内,他与莱斯特的种种分歧与矛盾,也在激情退却后,渐渐被摆上台面。
永远的相爱陪伴,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现实往往并不能如愿,外界带来的痛苦与怀疑,有时可以轻易就击碎美好的誓言。
最后,也是“forever”最为可怕的一面。
当生命成为了forever。
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珍惜的吗?
04
剧版与影版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讨论自我,永生,孤独和人性等哲学问题。
如果原版更像是一个吸血鬼哥特梦。
那剧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了一步,更具备现实寓言的色彩。
比如在孤独这个问题上。
路易向记者丹尼尔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正是新冠大流行背景之下,人类正前所未有地体验着隔绝与孤立。
当然,也就不得不说很多网友骂的“政治正确”。
黑人怎么不能演吸血鬼了?
吸血鬼一定得是白人?
到目前为止,Sir都觉得路易的黑人,特别是克里奥尔人的角色设置非常合理且巧妙。
在影版里,路易的身份是什么?
一个十八世纪的美国白人庄园主,他庄园里的黑人,都是莱斯特的食物来源。
但在剧版中,巧妙的地方在于,路易并非是一个饱受压迫,苦难缠身的底层黑人。
正如Sir前面所说,他处在一个尴尬的,难以自洽的位置。
他属于黑色。
无法在白色的世界里自如行动。
但是又迫切地想要融入,以一个压迫者的身份。
就像他在教堂忏悔时说的,他不断麻醉自己,用这些有色人种妓女来赚钱,是给她们提供生路。
他的家人从中获利,也心照不宣地回避着这个问题。
在种族议题上,它并非粗暴地宣扬:白人压迫我,我好可怜。
它更多试图戳破一种平等的假象。
就像一开始就点明的时代背景。
1910年,美国黑奴制度已经废除,黑人好像名义上自由了,但实际上没人为历史的沉疴买单。
但是黑人制度盛行几十年
又迎来了电气化的新世纪
让黑人更无法获得自由
而一旦有利益争执,掌握话语权的白人一定会让他们的“朋友”,路易这样的“假白人”牺牲。
一个让路易认清现实的重要事件,就是在一战时出台的剥盘有色人种的法案,使得他曾经的白人政客伙伴轻松侵吞了他的产业。
路易与莱斯特的爱情同样。
莱斯特本想浪漫地带路易去听歌剧。
但这样的优雅场所,路易这样的肤色想进去,就只能扮成莱斯特的仆从。
而路易对莱斯特的爱,很大一部源自于:黑夜里,他们好像真的可以是平等的。
1969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更新了黑人文学的发展进程。
主人公黑人女孩将自己人生中的所有不幸,归结于她没有一双蓝色的眼睛。
也许我的眼睛应该更蓝一点。
更蓝一些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我也不知道。总有用处。
小说探讨的种族议题更进了一步。
不再是单纯控诉来自白人的压迫,而是想要弄清美国黑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几年后,安妮·赖斯的小说《夜访吸血鬼》面世。
虽然一个是严肃文学,一个是通俗文学,且题材也八竿子打不着。
但其实都是一股时代思潮下诞生的产物。
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同性恋解放运动等一系列左派运动,催生了对于少数/弱势群体权益的关注。
如何看待吸血鬼文学?
一群见不得光的,只能生活在黑暗里的少数。
另类,孤独。
在安妮的原著里,也是时代所限,并未明确大胆地指出路易和莱斯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但又如此昭然若揭。
1994年的影版,依旧未明确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
路易的人设也是异性恋,深爱的妻子和女儿过世,才让他绝望中答应了成为吸血鬼。
但台词和细节处,仍留有蜻蜓点水式的暧昧。
新版里,同性恋身份被点明。
也开始直面吸血鬼文学里最迷人的危险。
嗜血、杀欲与性欲的难舍难分。
Sir要说,剧版路易的人设反而比影版更丰满,也更符合原著精神在当下的演绎。
他好像与普通的黑人不同。
但当他想要融入白人的世界,受到白人的认同,也不过一个“聪明的黑鬼”。
在他还是人类时,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他夜夜找妓女,却只是和她聊天。
变成吸血鬼后,自己不是人,但好像又不是一只合格的,遵从本能的吸血鬼。
他做不到莱斯特那样洒脱斩断与人类世界规则的连接,犹犹豫豫,左右摇摆。
那自己到底是什么?
那种渴望背离主流,又希望受到主流认可的矛盾心理,不正是当下少数群体的现实困境。
《夜访吸血鬼》的创新在Sir看来是好莱坞“政治正确”的一次成熟经验。
没有偷懒和简单粗暴地让有色人种演员“占坑”。
而是将角色设置、剧情发展和主旨表达天衣无缝地结合。
这是真诚,也是进步。
Sir发现,咱们近来讨伐好莱坞的“政治正确”,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正确”。
《小美人鱼》《指环王》再到《夜访吸血鬼》。
看到黑人主演,先骂了再说。
经典IP里的白人角色换成黑人,也不论到底能不能做出好作品,就先喊“毁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
是什么让你坚定地认为,有的角色一定属于白人才是天经地义?
如同吸血鬼,按照这个传说的设定,被咬过传染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
难道这只能在白种人之间传播?
难道我们不是早看过黄种人的吸血鬼。
因为黑人就否认一个吸血鬼。
这是不是好像,托妮·莫里森早早就写出的那个悲剧故事。
一双蓝色的眼睛才是美丽的唯一标准。
政治正确叠buff?
是的,《夜访吸血鬼》就是叠buff了,黑人LGBT,完美踩中很多人的雷点。
但这并不妨碍,它可以是一部精彩的佳作。
而与之相比。
先入为主大张旗鼓地歧视,固步自封不肯承认别的进步,沾沾自喜嘲笑那些连正确资格都没有的失声者。
这才是真正的傲慢与悲哀。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M就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