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经验(我的遴选之路)
遴选经验(我的遴选之路)若是如此,青春要来做什么?乡镇确有其好——人与人之间更亲近,圈子更熟络,生活成本更低……但是,周而复始的生活状态和缓慢的生活节奏,让我恐慌。看到我的同事们把孩子送到单位隔壁的镇幼儿园读书时,在乡镇工作了很多年的前辈抱怨天花板低渠道有限时,身边的同事朋友介绍三观完全不同但他们认为般配的异性给我时,我问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吗?找一位别人眼中适合的,同样在乡镇、或“高攀”一位县直单位的公务员,过完一眼望得到头的一生?一、一段经历乡镇——迷茫徘徊几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我,受教于家中长辈“乡镇最能锻炼人,年轻时要到基层去”的观点,我毫不犹豫报考了乡镇的岗位。感恩乡镇几年的工作经历,教会了我如何同群众打交道,让我体会了真实的一线工作状态,磨砺了我敢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韧性。
(本文为公选王粉丝投稿)
新年伊始,站在大气而宽敞的办公楼前,听着一辆辆车子在身后八车道奔驰而过的声音,我的心中感慨万千。
如果没有遴选制度,我是否仍然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地在基层苦苦挣扎?如果没有成熟的机构和优秀的师长,我是否还在遴选看似零碎的考点和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无所适从?如果没有一次次的成功上岸,我是否会和很多人一样有酸葡萄心理,怀疑遴选选拔的公平性?
得益于伟大时代的伟大制度,得益于公选王老师前辈们的指点,得益于自己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久久为功,我从最基层的乡镇,依次以全县第一、全市第一、全省第一的成绩,陆续叩开了正科级、正处级、正厅级、正部级机关的大门。很荣幸受邀分享,总结三个一,与各位考友共勉。
一、一段经历
乡镇——迷茫徘徊
几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我,受教于家中长辈“乡镇最能锻炼人,年轻时要到基层去”的观点,我毫不犹豫报考了乡镇的岗位。感恩乡镇几年的工作经历,教会了我如何同群众打交道,让我体会了真实的一线工作状态,磨砺了我敢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韧性。
乡镇确有其好——人与人之间更亲近,圈子更熟络,生活成本更低……但是,周而复始的生活状态和缓慢的生活节奏,让我恐慌。看到我的同事们把孩子送到单位隔壁的镇幼儿园读书时,在乡镇工作了很多年的前辈抱怨天花板低渠道有限时,身边的同事朋友介绍三观完全不同但他们认为般配的异性给我时,我问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吗?找一位别人眼中适合的,同样在乡镇、或“高攀”一位县直单位的公务员,过完一眼望得到头的一生?
若是如此,青春要来做什么?
故,我决意离开。
县市级——跌跌撞撞
有过一次借调县级两办的经历,也有幸得到一些领导认可进行推荐,但最终均未能成功调入县级部门。当时遴选在我所在地方尚未成主流,甚至我并不知道有一条康庄大道叫“遴选”。无奈之下,决定全力以赴备考TOP2高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考上就辞职,开始全新的人生。备考过半的一天晚上,一位好友给我打电话,告知我ta身边有人通过“遴选”考到了团省委,并建议我对这类考试予以详细了解,或许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在此不再赘述我的求证过程,但我要借此机会对这位挚友表达感激。在乡镇的圈子,如果不是ta,我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知晓这条捷径。因为ta给的宝贵信息,我成了当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很多当地公务员都还没有听说过“遴选”一词时,我已毅然投身遴选备考,机会来临,一举考入市级核心部门。
同时,上天会眷顾善良并且努力的人,我的挚友今年也高分、双第一考入了省直某机关,恭喜并祝福。
省部级——破茧成蝶
成长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在市级核心部门工作几年后,忙碌的工作状态和巨大的工作强度,又一次让我驻足思考。我所在的部门流动很快,年轻人很多,氛围很好,但压力也很大。要么主动加压更加忙碌得以提拔向外流动,要么默默无闻逃离核心逐步边缘直到退休。二者,皆不是我所愿。我希望能到一个性别差异不是特别大,不需要牺牲生活也可对单位有所贡献,不需要削尖脑袋也能体现价值的单位。
于是,我再次进入了遴选大军。最终考入心仪的单位。平台之重要,仅举一例。与我同年加入公务员队伍的现单位同事,基本已四调或副处长;而我和原单位同时期工作的同事,副科级。
二、一些方法
我的备考关键词有四个:听课,思考,记忆,练习。
(一)听课
要考最高的分,必听最好的课,拜最好的师。
我的两次上岸,都得益于有公选王优秀的老师领路。第一次备考,我是纯小白,当时公选王只有一对一,老师详细而耐心地给我讲遴选题型、答题思路,布置作业、不断点评、反复修正。最终以高出第二名10 分上岸。
第二次上岸的备考,由于有第一次的上岸经验,加上核心部门多年多岗位的工作历练,我本身基础不错,需要的是找出弱项补齐短板冲击高分。过程中为了省钱,想选择相对价格低的班次,但几次公开课都没能打动我。直到邂逅夏月老师和喻教授的公开课,我知道,是我所需。或许是我过于高估自己,我认为只有他们这般深厚的沉淀和积累才能真正帮到我,于是我最终选择了院长翰林班。在翰林班院长团队老师们的带领下,四个月时间备考,我在4000 的考生中,考出了第一名的成绩。总分同样高出第二名10 分。
在此,我并非安利大家报最贵的班次,而是想强调,一定要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需要什么。若是小白,公选王的任何班次都能让你有所收获。若是高手,或许院长团队是你最快速度成为蒙面人、一举击败对手的最好选择。每一位老师的风格不同,并各有擅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个人受益于喻教授的政策理论、政府思维和案例分析课程、夏月老师的大作文课程,以及公选王的公文写作课程。感谢各位恩师!
(二)思考
听了多少课不重要,吸收了多少才重要。夏晓华教授经常强调费曼学习法,我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实践。课前学习课件圈难点——课上跟直播解困惑——课后重听记笔记——结合授课内容学习和分析本地相关文件和讲话稿——掐时间写作业并按时提交——听解析找问题补漏洞,是构成一个知识点学习闭环的基本要素。消化课上内容,学习老师发的资料,按老师指点的方向收集并学习本地文件,做好课后作业……学习内容已很多并足够应对考试,如果选择报班,一心一意跟着老师的步调和课程的设计走即可,无需自我加压不断犹豫内在消耗。
(三)记忆
遴选的题型主要有法定公文写作、案例分析、事务性文书和大作文。虽然知识点零散、体系庞大,但底层逻辑和根本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任何课程都是从一般性出发,授之以渔教授思路与方法。但同一个班次,大概率来自不同的省份。针对某一省份的冲刺班,也大多来自不同岗位。
老师给的思路和课程结构足以应对考试,但老师要求的作业也必须认真完成。比如,老师会要求学习本地政府工作报告、个人所报考层级和岗位对应的相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等,这些内容必须自己在课下下功夫,脚踏实地去完成,将具有本地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标准表述进行摘录、整理、记忆及运用。同时,大部分省份都是统考,应对笔试,有老师课上教授的内容和上述重点内容的积累已足够。面试环节,再有针对性去学习和查补岗位知识即可。
(四)练习
“高分都是笔头写出来的”。这是喻教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在第二次上岸的备考冲刺阶段,一个月时间我写干了六支中性笔。支撑我不断坚持练习的,就是这句看似朴素的话语。没有呈现在卷面的答案都自认为完美,没有掐时间的作答都自认为能写完,没有手写作答的练习都自认为有用。练习必须严格掐时间、限字数、手写作答,不然一定会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如果考场是第一次实战,要么超字数、要么涂改卷面、要么时间不够,状况百出。
我平时练习的内容是课后作业和下次课上老师要讲解的题目,冲刺阶段是模拟题。若选择自学,可到公选王遴选网搜集往年真题(亦可通过其他渠道,但我认为必要的知识付费实际能节省时间创造更大价值),出公告前保持每周一套题、出公告后每周两套题、考试前十天一天一套题的频率进行练习。
面试同理,高分都是嘴巴说出来的。一定要掐着时间有质量地不断开口练习。感恩我的面试老师欧阳教授,他的指点和帮助让我拿到了90 的面试分数。
三、一碗鸡汤
今天和一位同样遴选上岸的朋友聊天,ta说,遴选不仅仅是换一个单位。于己是平台的提升,于孩子是阶层的改变。深以为然。
读书一定是打破阶层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回报最大的路径,没有之一。而决定你能否上岸的,绝对不是运气、出身、现状,而是你的毅力和努力。
论出身和运气。我认为自己一直不是很有考运的人。高考失利,比平时成绩低了接近100分,只录取到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想要复读,父母反对,一颗不甘的心逼自己拿到双专业优秀毕业生。每一次考试,我的岗位必有高手,而我只能往死里逼自己,变成能碾压高手的蒙面人。
论现状。我也曾跌跌撞撞无所适从,也曾不见曙光四处碰壁。如果高考失利后我自暴自弃,如果每次我都抱有侥幸心理碰运气满足于考个过得去的分数,如果我在乡镇安于现状……就不会有今天这篇人间值得的分享。
所以,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我也在期待你的分享,让我知道这些文字有带给你力量。
最后,用公选王老师常给我们打的鸡血来结尾:“寒窗苦读几月,赢得一世荣光!”
备注:本文是笔者多年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在中央的关心和领导下,现在乡镇工作的氛围和流动渠道已经大为改观。文中若有不符合当下实际之处,以读者的感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