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可是,大概先秦人也非常不理解这样的结局,在先秦诸子的记载中,就渐渐有了流言蜚语:据说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关系并不简单哦。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敏锐地嗅到了一股八卦的气味,因此讲这些故事整合在了《史记》中,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介子推冤死的另一个版本:以上是关于寒食节起源的标准故事,但是,介子推真的被烧死了吗?这个悲惨的结局其实并不见记载于先秦关于晋国的史书中。介子推早在《左传》中就被史官所推重,因为他是辅佐晋公子重耳上位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文公早年流离各国的时候,他就不离不弃,最著名的故事是,有一次文公流浪途中没有粮食吃,每天介子推却都能找到肉给他吃,后来文公才知道,介子推是割了自己大腿的肉,以此奉君。除此之外,据《左传》说,晋文公上位之后封赏群臣,唯独介子推自愿隐居,不愿意接受高官厚禄,只愿到介休的绵山之中供养老母。因此,一个又忠又贤又清高,辅佐君主纯是一片真情不为名利的高尚形象就这样流传了开来。但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编者按:首先给部分读者普及一下寒食节,最开始,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春祭节日,就在清明的前一到两天,而清明曾经主要是踏青。如今,清明前后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的风俗大多都并入了清明节节俗当中。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1)

关于寒食的诗,最为著名的当是唐人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还记得电影《青蛇》里,当年风华正茂的王祖贤在江南飘满花瓣的小河里游泳,岸边传来的读书声就是这绝句,于是白蛇第一次春心萌动——这也可算是徐克电影的经典镜头之一了吧。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2)

但是其中所谓的“汉宫”和“五侯”是典型的唐人笔法:以汉喻唐。寒食节的起源大约是春秋时代一个悲伤的故事,在汉魏时代可能都并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而到了唐代终于众望所归的成为了“寒食七天乐”。

古人的历法,最重两至,即冬至日和夏至日,因为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两天的日影比较容易观测。因此,最初的许多时令节日都是依据两至确定的,寒食节既是在冬至过后的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的前几天。而过节的关键就是:吃冷食。相传是为了祭祀春秋贤人介子推(或者叫介之推、介推都可以),据说晋文公为了逼迫躲进绵山里隐居的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而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来,晋文公大惭悔,下令以介子推去世这一天为寒食节,全民不许生火做饭,是以为纪念。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3)

介子推割肉

以上是关于寒食节起源的标准故事,但是,介子推真的被烧死了吗?这个悲惨的结局其实并不见记载于先秦关于晋国的史书中。介子推早在《左传》中就被史官所推重,因为他是辅佐晋公子重耳上位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文公早年流离各国的时候,他就不离不弃,最著名的故事是,有一次文公流浪途中没有粮食吃,每天介子推却都能找到肉给他吃,后来文公才知道,介子推是割了自己大腿的肉,以此奉君。除此之外,据《左传》说,晋文公上位之后封赏群臣,唯独介子推自愿隐居,不愿意接受高官厚禄,只愿到介休的绵山之中供养老母。因此,一个又忠又贤又清高,辅佐君主纯是一片真情不为名利的高尚形象就这样流传了开来。

可是,大概先秦人也非常不理解这样的结局,在先秦诸子的记载中,就渐渐有了流言蜚语:据说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关系并不简单哦。汉代的太史公司马迁敏锐地嗅到了一股八卦的气味,因此讲这些故事整合在了《史记》中,成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介子推冤死的另一个版本:

据司马迁总结说,在文公发迹之后大赏群臣,竟然忘了曾经给自己割肉的介子推。介子推望着自己大腿上的伤疤,发觉这前半生的真心终究是错付了,内心愤恨,发誓绝不再和重耳做朋友,背着老母一怒之下上了绵山。而此时晋文公也幡然悔悟:我真的只是忘了,并不是真的不赏你啊!于是再三去山中恳求。当年的深山老林,植被茂盛,一片莽林,既是是一国之君,发动人力物力也很难从中找到介子推母子二人,于是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竟然将他二人活活烧死了。晋国百姓怜之,于是年年祭祀,由此可见,森林大火,需防范于未然,而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还是可爱的人民群众啊!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4)

只是,许多学者都认为,太史公此处的史料恐怕未必可靠,首先,文公与介子推交恶的记载不见于先秦正经的史料。汉人的记载中,介子推要么隐居而终,要么干脆牛逼升仙,而《史记》中的这个故事,又充满了对当权的不满和控诉,好一似司马迁的自我书写啊!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介子推的故事也变得越来越流行,放火烧山成为了一个故事模板,可以成为所有名士隐居生活需要度过的一个劫。比如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魏晋全民偶像阮籍的父亲阮瑀,据说当年阮瑀嫌弃曹操家里出身宦官,自己身为陈留望族,家世儒学,不愿意与曹操合作,躲进山里,最终也是被曹操一把火逼了出来。而类似的故事也有东吴名士张昭的版本。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5)

阮瑀:听说我也被烧了?

关于介子推故事的流变,我觉得不得不着重提一下充满想象力的明朝人。在这个故事的明朝版本中,介子推跟随晋文公出门多年不归,他的妻子坚定地认为是老公有了外遇,于是在他回来之后捆着他进了绵山,最终在晋文公的大火中相互依偎化为灰烬——这简直是个明朝版的《美狄亚》故事!

寒食节从淫祀到七天乐

不管怎样,从东汉开始,在山西地区,介子推的名声越来越大,每年冬至过后一百多天,寒食节就在民间过起来了。

但是,在一个崇尚理性的“儒教”国家,可不是人人都能随便被祭祀的。介子推又没有跟孔子读过书,跟周公做过事,并不是官方承认的“圣贤”,祭祀介子推这回事,是标标准准的“淫祀”,大约算是“邪教”的意思吧。在古代,一个优秀的地方官,一大政绩之一便是禁淫祀,因此,在《后汉书》和《三国志》,有许多地方贤太守禁止民间过寒食的记载。除了因为乱拜神之外,吃冷食也被认为是不健康的活动,曹操曾经苦口婆心地劝当时的山西人民:“啊呀,雁门关附近本来连年打仗,就有许多老弱病残,大家身体不好,这才刚开春没几天,大家又要为了祭祀一个奇奇怪怪的人吃冰,吃坏了肚子怎么办呢?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6)

这就叫淫祀

但是似乎没什么效果,在曹魏时代,寒食还是屡禁屡过,并且越来越流行。十六国时代,以山西为主要据点的政权,石虎的后赵一开始也禁寒食,这大概是延续了“汉魏制度”,但是据史书记载,那一年后赵国便天降异象,于是朝臣以为是介子推显灵,决定还是恢复民间对于介子推的祭祀。

在汉末,这样的风俗本来还只是在山西北部,到了东晋时代,江南地区、四川地区也渐渐流行过起了寒食节。南朝一部有意思的书叫做《荆楚岁时记》,记载了本来跟晋国人不相干的南方人红红火火庆寒食的场面,此节日需禁火三日,准备大麦粥,鸡蛋,然后举行斗鸡、秋千比赛。

到了唐代,寒食节终于翻身成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放假七天,介子推终于扬眉吐气,从山西走向全国。这时候,大家会吃着越来越精致的冷食,煮点鸡蛋迎接春天。而另一个重要的风俗也被写进了国家法典中:寒食扫墓。因此,寒食节成了唐朝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唐武宗时代,有一年因为国家工程紧急,想让当时的工人们寒食节加班,结果差点引发哗变,唐武宗只好紧急发布诏令让大家照常放假。寒食节毕竟是放七天假,在寄托完哀思之后,唐朝人开始了斗鸡走马打秋千玩蹴鞠等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因为寒食节要禁火三日,于是在过完节之后需要颁发“新火”,也就是所谓的“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时候,另一个节日:清明,就渐渐的热闹起来了,并且最终渐渐取代了寒食。可是,真的希望节日能一个接一个地连着过啊!

参考:庞朴《寒食考》

王赛时:《唐代的寒食风俗》

上一期:

古代人结婚,爱情大概不是最重要的吧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7)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8)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9)

江湖上的传说:赵匡胤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10)

青楼就是妓院?别被电视剧骗了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对吗?介子推被烧了吗(11)

英国呼唤社会主义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