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地图建议大家玩一下(这不是魔法吧舌头上的)
这张地图建议大家玩一下(这不是魔法吧舌头上的)如果跟妈妈们说,地图舌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妈妈们肯定是不答应的,这样只能告诉妈妈们,可能的因素包括:大家也都知道,妈妈们都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究竟是什么会引起地图舌?红色斑块是舌乳头萎缩,白色斑块是舌乳头正常或增生。因舌乳头萎缩,患孩常常会引起味觉异常,或味觉偏执而导致偏食、厌食等症状。而中医则称为“花剥苔”,按中医理论,舌为脾胃之外候,认为地图舌是气阴不足的表现。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碰到焦虑的妈妈因为孩子的舌头上老是“舌头上此起彼伏且游离不定的糜烂”,担心是不是什么不好的征兆而带孩子来就诊。在为其小孩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舌头,舌苔分布不均匀,白一块红一块,形态各异,像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地图”;而这些小孩通常舌体、味觉无明显异常,也没什么特别的不适感。然而,如果通过详细的询问,可以发现相比正常儿童,此类小孩更容易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物不耐受,有的外表看起来就比较羸弱,营养不良,还有一部分孩子指甲无光泽。其实,妈妈们担心的这种情况在口腔医学上是“良性游走性舌炎”,也叫“地图舌”,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
那么,妈妈们就疑惑了:什么是“地图舌”?还会“游走”?这不是“魔法”吧。
地图舌,又名良性游走性舌炎,为儿童时期常见舌黏膜病。因形态各异而类似地图上蜿蜒的国界而被称为“地图舌”,又因其形态和位置多变,有时昼夜间就可变个位置,似会“游走”,所以也称“游走性舌炎”。好发于舌背、舌尖、舌缘部,病损部中间为丝状乳头萎缩区,色红、微凹,周边丝状乳头增厚,呈黄白色带状、弧线状分布,界清,周围正常粘膜。病损的一侧边缘可扩展,一侧修复昼夜间就可明显移动病损位置。此类患孩常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低体重等。部分家长因患孩地图舌有点糜烂且反复发作而产生恐癌心理。
红色斑块是舌乳头萎缩,白色斑块是舌乳头正常或增生。因舌乳头萎缩,患孩常常会引起味觉异常,或味觉偏执而导致偏食、厌食等症状。
而中医则称为“花剥苔”,按中医理论,舌为脾胃之外候,认为地图舌是气阴不足的表现。
大家也都知道,妈妈们都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究竟是什么会引起地图舌?
如果跟妈妈们说,地图舌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妈妈们肯定是不答应的,这样只能告诉妈妈们,可能的因素包括:
1、精神因素:情绪激烈波动,重大生活事件刺激,失眠、劳累等。观察研究显示,患者精神压力大时常有地图舌复发,压力解除后病损明显缓解或消失。
2,内分泌因素:女性患者经常在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过后缓解或消失。
3、营养因素:胃肠道功能紊乱致消化不良、维生素B缺乏,研究发现地图舌患儿血清锌含量低而血清铜含量高,认为锌缺乏、铜含量增高可能是小儿地图舌的一个重要病因。
4、局部因素:龋齿、乳牙萌出、病毒感染等炎症也可成为诱发原因。
5、全身因素:全身性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性病灶等,也可伴于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缺氧及口腔微血管病变导致的组织修复减慢和愈合延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有学者研究认为本病在病理上类似银屑病,可能是全身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早期表现。过敏体质小儿易自身免疫紊乱而发生炎症反应,引起舌黏膜局部坏死、剥脱,形成地图舌。还有学者认为地图舌是患者具有易受外界环境刺激而致复发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倾向的一种指征。
6、某些药物:有学者发现有些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或可导致地图舌的发生。
7、某些生活习惯:有调查表明吸烟与地图舌患病率呈负相关。
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患病率有报道达0.1%~14.1%,但多见于幼儿和少儿期,有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成人常伴发沟纹舌,两者关系尚不明确。少数有遗传倾向,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对于儿童,食物不耐受、过敏体质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引起地图舌更为常见。
最后,妈妈们肯定也会有终极关心:怎么防治地图舌
如果跟妈妈们说,“地图舌”一般不需要治疗,也无特殊治疗方法;妈妈们肯定是不答应的。这样,只好告诉妈妈们:首先要去除可能的诱因,调节消化、饮食及休息,保持口腔卫生。其次要合理休息时间、调节纾解情绪,避免紧张、过度劳累,消除恐惧心理,增强体质。此外,合理添加辅食,保持膳食平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地图舌的发生。
1、消除感染病灶:积极治疗全身疾病,仔细检查口腔病灶,如有龋齿、扁桃体、颊粘膜感染,应及时治疗。
2、口服维生素B族及烟酰胺药物。
3、有继发感染疼痛者,局部可使用0.05%氯己定含漱剂、金霉素溶液含漱剂、抗生素软膏如1%金霉素甘油或止痛药膏,合并念珠菌感染,可用1%甲紫液、弱碱溶液含漱如2%碳酸氢钠、口含制霉菌素或其混悬液外涂。
4、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对于挑食、厌食明显的患儿,不吃煎炸、油腻、熏烤、辛辣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也可口服小儿善存、钙铁锌合剂等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5、避免可能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比如海鲜、鱼虾等。
因此,焦虑的妈妈们如果再次碰到这种情况,可不用再忧心忡忡或惊慌,做好以上的几条,基本可以使你的宝贝们症状改善和缓解。但如果仍无明显改善的,还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