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钟戏就拿下奥斯卡影帝:他3次获得奥斯卡影帝
16分钟戏就拿下奥斯卡影帝:他3次获得奥斯卡影帝丹尼尔的作品,在整个男演员群体中都算是很少的。随后他又分别凭借《血色将至》和《林肯》中的表演,再获两次影帝。既没有“抖森”、“小李子”、“休叔”这样的花名,也没有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这样的影响力,丹尼尔一直游离在大众的视线之外。好莱坞的影坛颇有些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武林。1990年,33岁的丹尼尔横空出世,首次提名,一击即中。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极端,就有另一种极端。
今天壹哥要讲的这个人,就在与小鲜肉相反的方向上一路跑到了底。
他就是著名英国男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
对于迷影群体之外的同学,丹尼尔的名字似乎稍显陌生,在哪听过,但想不起来这人是谁,长什么样。
既没有“抖森”、“小李子”、“休叔”这样的花名,也没有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这样的影响力,丹尼尔一直游离在大众的视线之外。
好莱坞的影坛颇有些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武林。
1990年,33岁的丹尼尔横空出世,首次提名,一击即中。
随后他又分别凭借《血色将至》和《林肯》中的表演,再获两次影帝。
丹尼尔的作品,在整个男演员群体中都算是很少的。
他40年的演艺生涯中,只出演了十几部电影,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十几部电影,5次奥斯卡提名,3次获奖。
看看《林肯》这可怕的获奖记录:
电影圈的奖,能拿的全拿了,似乎为他授奖是这些奖项的光荣一样。
在《林肯》的花絮采访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不自然:
用手盖着嘴唇,是说话时紧张的表现,下意识地用手去堵住即将说出口的话。
完全没有好莱坞老炮们的从容!
对于为何从不出席公众场合,丹尼尔自己的解释是:“演员永远不该接受采访。观众要是知道你穿什么颜色的袜子,下次他们再看你的表演,这个印象就会跳出来。”
用白话文翻译一下这句话:“演员不要卖人设”。
回想一下,不论是汤姆·汉克斯的宽厚、艾尔·帕西诺的霸气、还是马龙·白兰度的痞气,演员大多数都会有一个现实的人格,我们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他适合演什么。
而丹尼尔这个人,几乎没有现实人格,他只存在于银幕上。
观众记住了一个个角色,但记不起他本人。
就像我自己,很早就知道丹尼尔,但很多年都不太确定他到底长什么样。
他一会儿是玩世不恭的小混混。
一会儿是阴险残暴的矿主。
一会儿优雅多情。
一会儿又变得悲天悯人。
就连街拍,他给人的唯一印象也是:脸盲。
其实这正是丹尼尔达成自己表演成就的终极手段,那就是完完全全,毫无保留地活在银幕上,泯灭真实的自己。
丹尼尔凭借《林肯》中的表演第三次获得影帝,他在颁奖礼上说,他的妻子十几年来都在跟好几个男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这当然是玩笑,但也并不为过。因为他每接一个角色,就真的以那个人的身份去生活。
他既是最好的好人,又是最坏的坏人。既是圣人,也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