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红火蚁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红火蚁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红火蚁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2 红火蚁为害特点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 10~30cm,直径30~50cm 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 4~9 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1.1 形态特征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 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 2、3 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 1 结节呈扁锥状,第 2 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 4 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大型工蚁(兵蚁)体长 6~7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 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1.2 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_毛红彦
红火蚁是一种严重威胁公共设施,人类安全,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害虫,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危害程度严重等特点,被列为全球一百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之一。自 2004 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入侵以来,截止目前已在我国 12 个省 435 个县(市、区),尤其是近 5 年来,新增红火蚁发生县级行政区 191 个,在城市公园绿地、农田、林地及其他公共地带都有发生。
1 红火蚁识别特征
1.1 形态特征
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 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 2、3 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 1 结节呈扁锥状,第 2 结节呈圆锥状。腹部卵圆形,可见 4 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大型工蚁(兵蚁)体长 6~7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 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螯刺常不外露。
1.2 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 10~30cm,直径30~50cm 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则在 4~9 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
2 红火蚁为害特点
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面积与林业的高速发展,地方绿化植物的品种和数量无法满足当地需求,需要从大量从外地调入绿化植物,红火蚁则随着带土绿化植物这一媒介迅速传播到引入地,对当地带来巨大影响。红火蚁是一种极具危害力的外来生物,生命力强,习性凶猛,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多种蚂蚁受攻击或意外爬上人体皮肤都好螫叮,使人产生刺痛感,但由于种群数量少影响不大,而红火蚁则不同,他繁殖速度很快,数量大,成熟蚁巢的蚂蚁个体数可达 20—50 万只,且蚁巢多位于开阔向阳的地方,巢体易受外来破坏,人、畜、禽等接触蚁巢后往往会遭受大量红火蚁螫叮而受到伤害。红火蚁爬上人体皮肤后,会螫叮并注入毒液,使人产生灼伤般疼痛感。若脓疱破掉,则常常引起细菌感染。个别由于多次螫叮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
红火蚁食性杂,即可取食土壤中的动物,也取食农田害虫,还会取食农作物的种子、果实、嫩茎与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 红火蚁监测调查
红火蚁主要侵害农田、山坡、公园、乡村住宅外围、学校操场。有高于 10cm 以上的蚁丘,或有大规模沙堆的蚁丘;地面上有越来越多的褐红色蚂蚁,被螫叮后有火灼伤般疼痛感,出现瘙痒红肿、脓疱可怀疑为红火蚁。
调查一般在 3 月份~11 月份期间进行,最佳调查时间为气温 20℃~32℃时间段。根据《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GB/T 23626-2009)要求,疫情未发生区重点监测连通发生区交通道路沿线、近年来从疫情发生区调入草皮、花卉、绿化苗木及其栽培介质、废旧物品和建筑用土的区域(含城乡公园绿地、小区绿化、学校绿化、交通绿化带以及其它绿化项目、苗圃、苗木交易市场、苗木集散地、休耕或抛荒耕地、回收废品和建筑用土堆放地及公路、铁路边坡绿化区域等处)。
红火蚁成熟蚁巢会形成明显隆起的沙堆状的蚁丘,高于地面 10~30cm,周围有很多蚂蚁活动。发现可疑的红火蚁蚁丘,千万不要扰动或破坏它,应立刻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对它进行检验。
4 防控措施
红火蚁可通过带泥的植物货物运输长距离被动扩散,也可以通过雌雄红火蚁婚飞交配后扩散,交配后的雌蚁可飞行 3~5kg,另筑新巢。因此,要禁止发生区内的垃圾、废土、建筑余泥、堆肥等物品向非疫区外运。以下物品运出发生区前,需申报检疫,经检疫机构严格检疫后方可外运:
①带土的各种苗木、花卉、草皮等;
②稻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
③松木、竹子等林产品;
④鸡、鸭猪等畜禽产品;
⑤厂矿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
⑥运送物品的各种运输工具;
⑦其他易携带红火蚁的物品和产品。
4.1 检疫监管
红火蚁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对此要求严格做好检疫监管工作,防止红火蚁随绿化植物调运而传播蔓延。
4.1.1 产地检疫
对辖区内的林木基地、苗圃基地、草坪与花卉基地开展调查监测。未发现红火蚁以及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产地检疫发现有红火蚁疫情的必须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基地所有苗木不得外调,待疫情根除验收后视情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
4.1.2 调运检疫
农林植物检疫机构要对本辖区内调出的带土苗木进行重点检疫,按照调运检疫程序签发调运检疫证书,对已经取得产地检疫合格证的苗木、草坪等可以按照产检换证的方式签发调运检疫证书;对外地调入本辖区内的带土苗木进行复检,对未取得产地检疫合格证的苗木调运时要进行现场检疫,通过实地查看是否携带红火蚁疫情,检疫合格的签发调运检疫证书,检疫出有红火蚁疫情发生的苗木,必须进行除害处置。待疫情根除验收后视情签发调运检疫合格证。
4.1.3 检疫除害
在实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中发现红火蚁疫情,以及从疫情发生区违法调入苗木、花卉、草皮等植物产品,必须实施检疫除害措施,采用触杀作用强的如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浸渍或灌注处理至完全湿润,盆栽苗木也可均匀撒施毒死蜱、二嗪磷等颗粒剂后,再用水浇透。
4.2 化学防治
应选用已在我国农药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环境友好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红火蚁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含氟虫胺成分的农药产品防治红火蚁。在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区、养蜂区、养蚕区等区域防治红火蚁时应注意药剂种类选择,防止对有益生物的杀伤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施药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被红火蚁蜇伤或农药中毒。被红火蚁叮咬后,用肥皂与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并可进行冰敷处理,一般可用皮炎平等含类固定醇的药膏涂抹患部,尽量避免搔抓患部,乙方伤口感染,若多部位受伤,或过敏时,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