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深圳创新铸就奇迹之城(深圳西部崛起智创高地)

深圳创新铸就奇迹之城(深圳西部崛起智创高地)宝安制定战略路径打造“智创高地”1 伫立“风口” 再次出发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口”,近年来,宝安区创新的主体从数量上、质量上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宝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30家,数量首次跃居深圳各区之首。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分别占54%和21%,与宝安的产业业态高度一致。2017年,宝安区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415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规上总产值62.5%,创新驱动正成为宝安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深圳最大的传统实体经济之区、制造业大区,宝安区如何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高端现代制造业转型?笔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来,宝安区突出科研专项资金扶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落地,快速拓展创新研发空间;引进数百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科技桃花源;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推动“院士宝安”初现雏形……在这一系列做法

深圳创新铸就奇迹之城(深圳西部崛起智创高地)(1)

宝安区实现“智创高地”的战略路径是,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产业生态。图为宝安中心区夜景。

深圳创新铸就奇迹之城(深圳西部崛起智创高地)(2)

未来的宝安,将拥有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一批世界500强、“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图为2017年高交会上宝安企业展出的智能机械臂。

原标题:宝安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跃居深圳各区之首 深圳西部崛起“智创高地”

当下,深圳的发展重心正呈现“西拓”趋势。位于深圳最西部的宝安区,正崛起成为鹏城的创新高地。在1月24日召开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上,区委书记姚任表示,要用2到3个五年规划,将宝安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智创高地”提法的确立,预示着宝安未来的产业发展轮廓逐渐明晰。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口”,近年来,宝安区创新的主体从数量上、质量上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宝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030家,数量首次跃居深圳各区之首。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分别占54%和21%,与宝安的产业业态高度一致。2017年,宝安区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415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规上总产值62.5%,创新驱动正成为宝安区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作为深圳最大的传统实体经济之区、制造业大区,宝安区如何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高端现代制造业转型?笔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来,宝安区突出科研专项资金扶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落地,快速拓展创新研发空间;引进数百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科技桃花源;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推动“院士宝安”初现雏形……

在这一系列做法下,核心技术缺失的传统制造得以快速“补钙”,宝安区的高附加值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工业大区、制造大区迈开了向科技型创新型产业强区转型的大步。

1 伫立“风口” 再次出发

宝安制定战略路径打造“智创高地”

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上,宝安区委提出,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崛起的大幕已经拉开,深中莞惠城市组团呼之欲出,“9 2”城市群必将面临空间之变、产业之变、创新之变、技术之变、格局之变,宝安又一次站在了时代风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必须重整行装再出发。

在此背景下,宝安区委提出,用2—3个五年规划,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智创高地,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创业高地、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高地。未来的宝安,将拥有若干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一批世界500强、“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拥有一批院士科学家团队、顶尖科研机构和一流创新人才,智能制造、智力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创业创造创意活力迸发,“千亿街道、万亿宝安”成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宝安区实现“智创高地”的战略路径是,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产业生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1月26日召开的宝安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宝安区政府又提出,2018年,宝安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度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通过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壮大创新平台、推进创新载体建设、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大力推动孵化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广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等7大举措,加快构建综合创新体系。

2 龙头引领 精准培育

国高企业数量两年翻一番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宝安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用2年时间从1232家增长到3030家,翻了一番,全市第一,其中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分别占54%和21%,与宝安的产业业态高度一致;此外,规模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870多家,创新百强的产值达到了1200多亿元。国高企业数量的猛增,让社会各界看到了宝安产业转型的成效和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

宝安区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梳理出1800多家具备潜力的企业纳入培育库,进行专门跟踪、专题辅导、专项提升。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宝安区近年来大力突出资金扶持。2017年,预计支出3.9亿元科研专项资金,扶持了近2000个优秀科技项目。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其他创新型驱动发展资金投入。

在这一系列举措下,创新的主体从数量上、质量上都得到大幅提升。2017年,预计宝安区全社会研发投入120亿元,增长3.3%。与此同时,研发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区的研发机构达到了786家,R&D占比达到3.15%;创新服务支撑更加有力,有63个科技桃花源共680多万平方米的创新空间承载,还有创新创业大赛、科技金融支持平台,科技孵化体系在逐步完善。

据了解,2018年,宝安区将在3030家国高企业的基础上,一手抓增量,一手抓质量,在做好国高企业培育的同时,鼓励国高企业向规上企业发展、规上非国高企业向国高企业转型。同时,开展2018年度创新百强企业认定工作,突出龙头引领。此外,多方联动提供优质科技项目招引服务,吸引异地大企业、快速成长型企业(团队)落地宝安。

3 合理布局 项目带动

创新载体为优质项目提供沃土

如果说国高企业是宝安孕育出来的“大树”,那么创新载体便是培育和滋养“大树”成长的“土壤”。近年来,宝安以桃花源科技创新园为蓝本,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了一批产业高端创新载体,“科技桃花源”成为宝安的知名创新载体品牌。目前,全区共有63个“科技桃花源”,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17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中,深圳市共有5家孵化器入围,其中宝安区占4家。目前宝安区国家级孵化器总数达到7个。

过去一年中,宝安区新增33个科技桃花源,拓展创新研发空间311万平方米,新增4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深圳市新增5家,宝安4家),吸引了321家区外科技企业落户科技园区。创新载体扩充步伐明显加快。

在土地方面,宝安区突出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快速拓展创新研发空间。2017年,宝安区修订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宝安九大园区实施方案,根据市关于高新区扩区部署统筹推进相关工作,统筹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工作落地实施。同时,积极指导厂房改造建设,指导厂房改造业主做好园区产业定位和运营方案编制,完成骏丰中城智造创新园等19个拟改造项目的产业评估。此外,推进“双差”片区建设,完成凤凰第一工业区等13个“双差”地块的摸底调研,提出更新改造方案和建议。深入调查区内重点企业用地用房需求,建立企业空间需求项目库。

在项目方面,宝安区突出项目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重点科技项目落地建设。过去一年中,宝安区引进了321家区外企业进驻科技桃花源;引进6个海外与粤港澳项目,落实引进珠海云洲军用无人艇项目、与清华启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2项区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招引工作。

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上,宝安区委提出,要构建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创新载体质量,完善科技园区考核机制,组建科技桃花源园区联盟,从产业集聚度、科技创新含量、研发投入强度等方面,严格“准入”“退出”。提高创新孵化水平,继续办好创新创业大赛及海外赛,吸引创赛项目落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以上、省级2家以上。

据介绍,2018年,宝安区将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包括:实施科技桃花源精品工程,重点加强对存量科技桃花源的品质提升,做大做强科技桃花源创新载体品牌。研究推进重点企业用地用房以及重点地块更新改造的需求对接,推进创新研发空间的增量提升。开展存量众创空间的优化提升,新增认定一批众创空间,支持引导各空间开展双创活动,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根据市、区部署,统筹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扩区以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等工作。

4 企业搭桥 院士入驻

加速推动产学研合作 促进成果转化

在建设粤港澳世界级大湾区以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大背景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成为创新和技术的竞争。宝安加速推进产学研合作,政府搭平台、做引导,坚定不移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

近年来,宝安区的院士引进工作引人注目。一方面,以“院士创新工作室”为亮点打造宝安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组织诺普信、创鑫激光、亚太卫星等科技企业与钱旭红、林尊琪、孙家栋等3位院士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并积极筹建院士创新工作室、申报深圳市院士工作站;邀请中科院院士开展首届“院士宝安行活动”,安排大族激光、中源智人、科聚新材料等公司就产学研合作与院士进行对接。此外,宝安区5家企业入选深圳第一批院士工作站,这些企业可零距离享受产学研合作的高端智力资源。

“在用好全区786家研发机构的基础上,政府要主导多种途径大力引进高端的国家级、应用型科技研发机构在宝安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院士、科学家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和院士工作站,建设产业创新联盟,并以此为纽带来吸引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技术攻关,破解企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加速企业做强做大。”宝安区科技创新部门负责人说。

据悉,2018年宝安区将培育打造一批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检验检测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跟进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建设,新建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家。此外,做好企业走访,向企业宣讲最新科技政策,鼓励科技企业继续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院士及诺奖科学家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力争新组建2家院士工作站、跟踪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20项。

同时,宝安区将利用第三届宝博会、2018年双创周及第二十届高交会等大型科技展会、第五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等机会,为企业提供交流展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交易,大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5 人才优先 完善保障

优化创新服务链 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人才,吸引人才的要素则是环境、服务、平台、政策等“软实力”。近年来,宝安区紧扣“优服务、重专业、强平台”服务导向,打造一流科技创新服务生态,力图用创新服务链的优化,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得先机。

宝安区提出,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精准引才,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支持园区、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规划建设石岩湖国际院士村,发挥好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宝安人才园作用,根据企业需要,引进一批院士村科学家、周末工程师、兼职研究员等高端人才来宝安工作。完善保障,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享受更优质服务。

2018年,宝安将继续做好企业的人才招聘摸底,推进2018年紧缺人才引进“1000工程”。此外,高标准办好第五届深圳宝安创新创业大赛,全方位展示宝安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情况及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广聚优质人才来宝安发展。另外,建设科技工作者服务平台,加强与区内科技人才的沟通联络和服务。

以突出创新服务链为抓手,宝安区以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2017年,宝安区开展了25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咨询、政策宣讲活动,参与企业2500多家,发动1709家企业申报2017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总申报量的25%,申报量增长35.8%,通过认定的企业100%参加过专题辅导。举办了4期宝安桃花源创新论坛、18场科技金融服务活动、20场创新宝安系列活动。

“我们将围绕科技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在法律、财税、专利申请、检验检测等方面提供贴身服务,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要大力推动知识产权申报,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探索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路径,帮助企业依法依规运用现有专利;抓好科技金融服务,我们将引进一批金融机构针对国高企业、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优秀的企业开发专属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破解发展资金难题。”宝安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撰文:皮韦 殷家林 摄影:何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