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鉴藏百科全书:全院特藏评选推文

鉴藏百科全书:全院特藏评选推文为纪念格斯纳的伟大成就,瑞士医学史与科学史学会(SSHMS)以他的名字作为会刊刊名。他曾到过欧洲许多国家,几乎参观和利用了当时西欧所有图书馆,对所见到的几乎每一本书都进行了考证。还同西欧各国的著名学者、作家、书商通信,进行学术交流。这一切为他编纂重要书目及从事目录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目录学代表作是1545年编纂的《世界书目》(Bibliotheca universalis),介绍了1800余位作家1万多册图书,后又增订为3万多条目,用恰当的主题词将书籍分为21类。这是目录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第一部按照分类原则编排和著录的综合性大型系统书目,格斯纳因此被称为“西欧目录学之父”和“现代目录学的创始人”。图1:康拉德·格斯纳(1516-1565)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ssner,1516-1565),德裔瑞士人,1516年3月26日出生于苏黎世一个毛皮工人家庭。幼年家贫,在叔

自6月发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体系珍稀馆藏评选活动”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多家院属单位图书馆推荐的特色馆藏。每一本馆藏都代表了专业领域的特色,承载了科学事业先行者们的心血,见证了一段中科院人书写的中科院历史。

全院特藏评选系列征文,以历史为主线,展科学发展历程,聚我院科研风采,为您讲述馆藏背后的科学家精神和感人故事。

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在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医学、地理学及语言学、目录学方面均有建树。他的《动物志》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现代动物学研究的起源之作。他所编纂的《世界书目》内容庞大,分类科学,影响深远。

他就是康拉德·格斯纳,瑞士医生,博物学家,现代动物学、目录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作“西方目录学之父”。

鉴藏百科全书:全院特藏评选推文(1)

图1:康拉德·格斯纳(1516-1565)

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ssner,1516-1565),德裔瑞士人,1516年3月26日出生于苏黎世一个毛皮工人家庭。幼年家贫,在叔父家长大并接受教育,获取许多有关草药的知识。1531年,父亲在战争中去世,格斯纳回到家中,一边求学,一边撰写文章,用稿酬养家。1532年至1534年,就读瑞士布日尔大学。1537年,二十一岁的格斯纳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希腊——拉丁语辞典》( Lexicon Graeco-Latinum),同年任洛桑大学希腊语教授。四年后,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被苏黎世大学任命为物理学和自然史教授。此后长期从医,并从事著译活动。1565年,一场瘟疫席卷苏黎世,身为苏黎世医院的医生,格斯纳为寻找检测和治疗瘟疫的办法,多次接触患者,最终不幸染病去世。

格斯纳爱好旅游,尤喜登山,他是欧洲最早登上阿尔卑斯山顶峰的探险者之一。每年他都要攀登至少一座山峰,一方面为了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为了进行植物的采集和绘图。格斯纳进行了大量的植物学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手稿。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编写了一部植物学百科全书《植物志》(Historia Plantarum)。该书在他去世时尚未完成,最终于1754年被整理出版。

他曾到过欧洲许多国家,几乎参观和利用了当时西欧所有图书馆,对所见到的几乎每一本书都进行了考证。还同西欧各国的著名学者、作家、书商通信,进行学术交流。这一切为他编纂重要书目及从事目录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目录学代表作是1545年编纂的《世界书目》(Bibliotheca universalis),介绍了1800余位作家1万多册图书,后又增订为3万多条目,用恰当的主题词将书籍分为21类。这是目录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第一部按照分类原则编排和著录的综合性大型系统书目,格斯纳因此被称为“西欧目录学之父”和“现代目录学的创始人”。

为纪念格斯纳的伟大成就,瑞士医学史与科学史学会(SSHMS)以他的名字作为会刊刊名。

格斯纳生前一共出版了72部著作,遗留下未完成的手稿18部。最具影响力的是1551-1587年出版的《动物志》(Historiaæ Animalivm)。这是一部与亚里士多德《动物志》同名的博物学著作,全书共分为五卷,第一卷胎生四足动物,第二卷卵生四足动物,第三卷鸟类,第四卷水生动物,第五卷类蛇动物(蛇和蝎子)。其中,前四卷出版于格斯纳生前的1551-1558年间,第五卷出版于他离世后的1587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图书馆藏有一套出版于1603-1604年的《动物志》,装订为三大册。第一册包括第一、第二两卷,第二册为第三卷,第三册包括第四、第五两卷。书高约38cm,宽26cm,硬皮精装,总页数超3000页。曾为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旧藏,各册钤有“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红色圆章,入藏本馆时间不明。

鉴藏百科全书:全院特藏评选推文(2)

图2: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图书馆藏《动物志》

鉴藏百科全书:全院特藏评选推文(3)

图3: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图书馆藏《动物志》第一卷封面

《动物志》基于《旧约全书》、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资料,根据民俗传说以及古代和中世纪的文本编纂而成,它继承了自古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以来的博物学传统,对当时西方世界已知的几乎所有(包括传说)动物都有详细的描述。

每种动物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格斯纳和他的合作者为这本书绘制了大量精美细致的插图,插图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活体或干燥的标本,有的直接取自其它印刷书籍、手稿、地图中的图像,有的是艺术家应格斯纳要求绘制的,有的是从朋友寄来的画稿中挑选出来的。

鉴藏百科全书:全院特藏评选推文(4)

图4:《动物志》奶牛插图

文字部分依A至H字母顺序列8个标题,分节介绍动物在不同语种中的名称、居住环境、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性格、食用及药用之外的其他用途、烹饪用途、医药用途、动物文献学,几乎汇总了当时已知的有关该动物的一切知识。尤其侧重从前人著作中摘录有关该动物的各种事实、传说和格言,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博物学著作的人文主义特点。该书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广为人知的博物学作品,被视为现代动物学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M].第7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96.

[2] 侯汉清.盖士纳的“世界书目”与盖士纳分类法[J].高校图书馆工作 1983(04):49-54.

[3] 刘华杰.博物学文化与编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6-10.

[4] 理查德·埃里斯.第一部动物书籍[C].(美)汤姆·拜恩编著,傅林春译.自然的历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1-5.

[5] S. Kusukawa The sources of Gessner's pictures for the Historia animalium[J] Annals of Science 2010 67(3): 303-305.

作者简介

王凌燕,1984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馆员。

研究方向:资源建设、文献检索、文献分析。

E-mail:wly@ihns.ac.cn

高峰,1986年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研究方向:数学史、文献学。

E-mail:gaofeng@ihns.ac.cn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