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雪野湖风景:初冬暖阳下的河山寨
冬天的雪野湖风景:初冬暖阳下的河山寨停好车,沿水库右边山脊泥径登山,环望四周,群山环绕,河山寨南侧的思婆尖特别醒目,山体面相果真像个慈祥的老婆婆面南而坐。向西远望重重山峦起伏,白云寨、飞旗寨、伏龙寨、双峰寨尽在眼底,明堂山、公界山、多枝尖等若隐若现,遥不可及。
2020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初一,我们终于登上了河山寨。说起河山寨,颇具神秘色彩:岳西户外有好几拨人曾经去过,有的还去过不止一次,都有熟人带路,却大多迷了路,转山跑偏了,好在最终摸黑下了山;去过的人都说除了寨门和残破断墙无景可赏;有关河山寨的介绍也寥寥无几,却有“芝麻鸟”、“谢长弯”、“悬鼓岭”、“蛇王岭”的传说。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对河山寨的感觉就是神秘、憧憬、遥远、无知……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驴友岳西翠兰说对河山寨及周边路线很熟悉,可以带路去登山上寨,一下子就燃起了我们要去一探究竟的热情,几经辗转终于如愿成行了。
临出发前,好心的驴友还提醒我们登山穿越有难度,容易迷路走叉,搞得心里直打鼓,岳西翠兰却很笃定地说找得到路,说登山没难度,我想着真不行的话,日过正午一定原路返回,这个是绝对有把握的。于是和队友们7:30从城东准时出发了,经响肠到独山村,半个小时就到了河山寨山下的沟坝组。
车停沟坝水库大坝,沟坝水库正在河山寨山前,犹如一块倒映天光云影的碧玉翡翠,它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水库的面积不大,略呈扇形,水深数丈,清澈见底。青松环合,游鱼来去,云朵徘徊,飞鸟留影。从整体上看,水库就象大山的一颗晶莹剔透的心脏,又象是青峰腰间一块摇曳的玉佩。山间密林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从水库坝顶经过,经常有那寻幽探胜贤雅人士坐在松下、草间、石上抛钩垂钓,忽忽一日。
停好车,沿水库右边山脊泥径登山,环望四周,群山环绕,河山寨南侧的思婆尖特别醒目,山体面相果真像个慈祥的老婆婆面南而坐。向西远望重重山峦起伏,白云寨、飞旗寨、伏龙寨、双峰寨尽在眼底,明堂山、公界山、多枝尖等若隐若现,遥不可及。
我们今天还有一位特别的队友,15岁的中学生邵毕立同学,他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完全原生态的山林穿越,虽然我们已经告知他难度很大、有许多未知的困难,他还是坚持参加,并且做了充分的准备。事实证明,他的确表现不凡,为邵同学点赞!
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在山上砍柴,种天麻,上山的路还算“高速公路”的等级,但叉道众多,没有“路标”可识别,很容易走错,需得仔细斟酌方可少走冤枉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上山路线。
沿着枯枝落叶铺就的“大路”,大约1个小时到了“天筑坦”,这是个起伏和缓的“埫地”,改革开放前都是农田,现在是长满了又高又大的松树,山道夹在天竹坦中间。走在松树夹道、落叶铺盖的小道上,就象漫步在曲折的十里长亭。长亭的支架上还缠绕着洋桃、紫藤和野葡萄,花香果绿,禽鸟啁啾,清风徐徐,阳光晃动,远行的汗水与疲劳,全都被山风吹走。密林深处还有农户屋基的痕迹,在很早之前就搬走了,在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之下,已很难找到它的遗存了。穿过密林,我们爬到了山岗上,该休息会喝点水了。
奥维地图上显示,天筑坦是片上百亩的塬地,上下跨度比较大,这里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特别适合野生菌类生长。附近的山民生于斯长于斯,当然熟悉当地土地的习性,因地制宜地在山坡上种了许多天麻。为了预防野生动物的侵扰,特意围上了红色的围栏,也给我们上下山提供了参照地标。
天筑坦上部要穿过一片箬竹林,箬竹叶清翠低垂,需猫着腰钻过去,“该弯腰时还得弯腰”啊!悬鼓岭上也遍生箬竹,悬鼓岭又叫蛇王岭,是河山大寨的西南边的一条峻岭,此岭前后三里,遍生凉箬,凉箬林中喜生大蟒。传说某日三个农民上山采凉箬叶编斗笠。下山时其中一人失踪了,另二个遍山寻找,最后发现那人被蟒蛇缠死,蟒蛇也被人捏住七寸死掉了。人蛇相缠无法解开,只好连人连蛇一起抬下山来。后来想法弄开,一称那蛇,重九十九斤半。因此那岭又叫蛇王岭。
太平天国时期,地方乡民坚守山寨与长毛打仗,长毛围困月余,兵疲将累,不能破寨;守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无法坚持。守军穷急生智,集全寨之米胀死一头小猪,将小猪扔下山崖。长毛误以为山上粮草充足,便撤军而去。撤军前在树上挂一羯鼓,悬一活羊,羊蹄触鼓,终日咚咚不绝。三日后羊死鼓寂,守军才昏昏沉沉一路滚下山来,因此得名悬鼓岭。
箬竹林下是登山的石阶,被枯枝落叶覆盖着,若隐若现。
穿过箬竹林,半个小时后来到了一个山岗上,定位显示是河山寨南侧的“放马寨”的地域,这里照旧是起伏和缓,地域广阔,现在是茂林密布。向右延伸的路可以通往马宗山,穿过左侧的杈木则是上河山大寨的路。在这里又休息了会,岳西翠兰对这里的小路、地物如数家珍,他不仅给我们当向导,还兼做解说员呢!
由放马寨向上十余分钟就到了大寨寨顶,寨门前有一截石质台阶,已被水冲蚀得东倒西歪的,其余的路都很平缓,长满了茅草和乔灌木杂树。
刚刚10点就到了河山寨寨门,河山寨位于岳西县响肠镇独山村境内,距离县城车程约20公里,最高峰海拔1222.5米,北与我县毛尖山乡接壤,南与天柱山相望。按方位寨门朝向东南,正对着天柱山(这个方向远望天柱主峰有点倾斜),直线距离仅10公里。上午10点钟的时候,太阳正好挂在东南天空,与天柱主峰在同一个方位,逆光下不是太清晰,被蒙上了一层薄纱。寨门全是由规整的条石垒砌而成,木质寨门也不知所踪,安装木门的石孔还保存完好。
进了寨门就是大寨的山顶,岳西周边的飞旗寨、伏龙寨、铜安寨、双峰寨等大小山寨,其顶峰面积都比较小,视野通透方向清楚好辨,而河山大寨的山顶约有八十亩平地,呈高原地貌。山林密不透风,进了山寨搞不清方向,看不到四周状况,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走错路。
六、七十年代因林彪搞战备,河山寨上曾驻有解放军通讯部队,主要是为飞行器侦察、导航提供服务。当时山寨一定范围之内都设为军事禁区,禁区内非经允许,不得跨入。一九七四年部队撤走后,军营做了响肠林场的工房,后来林场停办,如今只剩下十几间石头墙垣。我们在石头营房前拍了合影。
穿过林场旧址,密林中一块巨石裸露,大小有四五米见方,虽然不累不需要休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停在此处,有些人还躺在石头上晒太阳呢!
据说河山大寨西边山崖最为惊险,站在突出半空的岩石上,从上向下看,乱云飞渡,苍鹰盘旋,峭壁千丈,直落人间,胆小者只能站在远处眺望,不敢向前一步。山下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巨石,石旁有一深潭。这溪叫桃花溪,潭叫桃花潭,石叫书生石,山上那个岩石叫望夫岩。
但山顶密林丛生,我们没有走到西部边缘看陡崖,却到了寨顶北部边缘,向东北远望,陡峭的山崖下,玉照峡深陷谷底,飘咀对岸的陡崖在阳光照耀下,如玉生辉,远方的天际线如一轮彩虹挂在天地之间。
爬到树杈上向西北张望,看到了与大寨相依相偎的小寨,独山脚下的天堂湖若隐若现。大寨与小寨间有山坳相连,小寨上有条绕山横路,叫谢长弯。小寨没有大寨巍峨,但小寨要比大寨灵秀,大寨上瀑布飞泻,小寨上溪水叮咚,大寨上松杉遍野,小寨上灌木相连。
返回巨石上已经11:30了,就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吃食,在此处午餐了。各人带的东西都不一样,纷纷拿出来分享,自己的东西都没来不及吃喽!此次登山都没有带拐杖,驴友“随遇而安”带着把小巧的锯,却锋利好使,有了它每个人都弄到了心怡的木棍,上山、下山多了条“腿”,方便多了。
午餐过后,岳西翠兰带我们去寻找石碓,还找了会路,我们不明就里地跟着。往东偏北的一个小山岗上有一条通往马宗的路,路上有一块巨石,巨石上凿有三个洞,西侧一个圆洞稍大,是碓窝,东侧并列有两个小洞,是固定石碓木架的桩眼。三个洞内都积有水,地面上长满了青苔,河山寨终年云雾笼罩,空气潮湿,岩石上、地面上、树干上多有青苔着生。
山岗上有一条长长的石脊,明显有人为的痕迹,还有开凿的岩石剖面,据说修寨墙和营房的条石就是从这开采的,旁边还有未搬走的石块呢!
再往前走,山势渐渐变陡了,如脊背般的山脊两侧悬崖万丈、深不见底,脚下落叶铺路、易滑难行,但山石景观甚是壮观、震撼。这里位于河山寨东北部,山体陡峭无比,直下皖河上游,从山顶扔一颗石子,可以落入河心,落差800余米呢。响肠镇的河流大部分都属潜河水系,河山寨却属于皖河水系。峭壁缝隙中,黄山松凭着那股韧性,肆意生长着,七叶枫、五叶枫已叶落归根,留下光秃秃的枝桠。
已经能隐约看到山下四河村的房舍了,下山大约还有六七里路的路程,定位显示河山寨大部分地方都是“响肠河山寨”,寨顶北侧、东侧则显示是“毛尖山河山寨”,我们到此处开始爬坡返回寨顶。
透过枝桠横生的黄山松,看到由寨顶向玉照峡延伸的山脊,一截一截地很有动感,眼看着山脊都要直立起来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处树枝少的地方,正好拍到了飘咀附近的一段河谷,前些日子游玉照峡时正好往西南拍了马宗山,与今日拍的正好是相对的方向。
返回的路走起来容易得多,在返回寨顶的叉路口有两棵杉树并列,刮下了一块树皮做记号(下次也要带些彩带之类的东西,在容易走错的路口做标记),不知下次还能不能方便地找到它。在寨门休息了会,下午阳光转到西南天空,寨门处观看天柱山要清晰得多,只不过中间隔着猫儿山,相比较天柱山显得小巧了些。
从河山寨返回到放马寨的山脊上,岳西翠兰看中了路边的一块石头,就扛了回来,下山的落叶小径易滑难行,都有人滑倒了,扛着石头下山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放马寨的山坡上还有红叶挂在树梢,在蓝天的映衬下,这枯黄中的一抹红显得特别光彩夺目。
很快就到了天筑坦,又过了那片箬竹林,又经过那些天麻地,休息了一会,选择从右侧小山脊下山,直接到沟坝水库。却不知绕来绕去的,从水库西侧的农户才返回停车场。
河山寨山峰大致南北延伸,沟坝水库在其西侧山脚下,下午下山经过水库北侧山岗上,正好看到山体全貌,有几个小峰丛生,峰顶呈塬面,是安营扎寨的好地方。我们是从右侧深颜色的黄山松林上山的,绕坡度缓和的那个山峰迂回前进,所以山路比较缓和。
山下的人类活动痕迹很明显了,种天麻、种茯苓、种茶叶,路边野柿子树压弯了枝。但大部分农田都抛荒了,可惜了这一方好山好水好土地!
水库内侧有几个人在垂钓,我们到的时候,正好一条红鲤鱼上了钩,红叶、红鱼、碧水、绿草、暖阳,三三两两的垂钓者,好一幅和谐的风景画面!
在沟坝水库大坝拍照,镜头远处的山包叫“猫儿山”,仔细端详,的确神似一只脊背拱起、伺机捕获猎物的猫儿。
下午3:40,我们坐车返回城东,等我走回城北已快5点了,河山寨探秘平安归来。
河山寨不同于其它山寨, 大寨的山顶约有八十亩平地,呈高原地貌,加上周边山岗、山坳有几百亩的地域。缓缓起伏的山地间流淌着涓涓清泉,清清小溪,因为泉水丰富,遍地生长着凄凄芳草。不过,目前尚未开发,贸然进山容易走错路。从独山村沟坝水库上寨,原路返回没什么难度,如果穿越到泗河村要有熟悉的人带路才行。
这次河山寨之行,仅仅是掀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老公因为突发状况未能同行,有点小遗憾。选一个风和日丽、山花烂漫的春天,或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秋日,亦或暖阳斜照、叶落林疏的冬日,我们再去登高望远,穿越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