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二、单元目标1.会写28个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29个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各课知识点梳理,和本单元重点,看资深教师给大家提供的资料,方便学习高效学习语文,很实用,建议学生收藏学习。

第四单元

一、单元要素

1.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二、单元目标

1.会写28个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1)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4.能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9 古诗三首

课文目标

1.认识“仞、岳”等五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所表达的感情。

(一)基础落实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2)

1.指导易错字:“仞”、“岳”

2.指导字音:“蓟北”、“涕泪”、“衣裳”、“襄阳”

(二)课文学习

1.理解题目的意思 了解诗人生平简介。

2.观察插图,感受三首古诗中诗人描绘的场景。

3.抓住诗中关键字词,同时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1)“暗”“孤”“穿”“终”(《从军行》)

(2)“南望”(《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3)

4.结合相关资料,更好地理解古诗大意。

(三)拓展延伸

1.链接曾学习过的文天祥《过零丁洋》、杜牧《泊秦淮》及林升《题临安邸》中的诗句。

2.搜集更多以“爱国”精神为主题的诗歌,汲取更多的爱国力量。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文目标如下:

1. 认识“彭、拟”等9个生字,会写“彭、拟”等14个字,会写“拟定、参谋”等13个词语。

2. 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两部分的内容。

3. 能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4)

4. 能结合资料,说出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语文基础落实如下

1. 认读词语:倾注、眷恋、踌躇、黯然、若有所思、情不自禁

2. 理解词义:踌躇

语文课文学习如下

1.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炼概述方法。

2. 品析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1)品析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5)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结合背景资料了解毛岸英)

(2)品析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引导学生对比朗读,理解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

3.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语段。

4.结合资料感悟毛主席常人情感,伟人情怀。

5.联系当下,写写你对身边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英雄想说的话。

6.设置疑问,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作为课文的题目?

第10课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我的父亲毛泽东》,进一步感受理解伟人情怀。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6)

11 军神

一、第11课课文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 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第11课基础落实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7)

1. 指导易错字“崭”和“慈”写法。

2.指导词义:由衷、堪称。

第11课课文学习

1.深入历史背景,知道刘伯承的生平。

2.找到关键句子,梳理脉络。

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方法。

4.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例句:(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2)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3)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第11课拓展延伸

通过对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猜一猜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12* 清贫

第12课课文目标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8)

1.认识“筹、矜”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吓”。

2.默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品质。

3.能说出自己对“清贫”的理解。

第12课基础落实

1.指导词义:矜持不苟

2.指导多音字:“吓”

第12课课文学习

1.知作者 晓题目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9)

(1)从三方面介绍《清贫》的作者方志敏。

(2)课题“清贫”一词在现代及古代的字解、运用。

2.概内容 明写法

(1)回顾概括方法:段意合并法、课题追溯法。

(2)明确写作方法:

找:读“学习提示”找到课文《清贫》中的趣事。

读:分角色读方志敏与国防兵士的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理:巧借表格整理方志敏与国防兵士的对话,体会人物品质。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10)

利用这个表格,一目了然。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11)

第12课拓展延伸

引入方志敏的另一篇著作《可爱的中国》,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习作 他了

习作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用心感受身边人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材料,筛选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素材。

3.学会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

学生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 打开思路

2.认真审题 确定题目

3.结合文本 学习表达

4.总结方法 妙笔生花

完成内容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12)

(一)联系生活 打开思路

1、游戏导入。猜一猜他怎么了? 可以根据提示从“神态”“语言”“动作”三个方面入手去猜。

2、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谁陶醉、自豪、委屈、难过……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他有怎样的表现?

3、借助工具,梳理前因后果。借助 “故事发展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

(二)认真审题 确定题目

1、半命题作文,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果你写的是一位女生,一定把单人旁的他换成女字旁的她。

2、写人记事的文章,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3、明确重点。如何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三)结合文本 学习表达

1、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明确要抓住事例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细致的描写这个人的表现。

2、借助《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一课中的相关片段,学习表达。

(四)总结方法 妙笔生花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13)

1、总结方法。从语言、动作、神态等不同角度把人物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2、分享学生的习作片段。

3、布局谋篇。在完成整篇习作时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提出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如何把人物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第四单元语文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课文和习作的内容(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