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教堂排行榜:探访天津望海楼教堂
天津老教堂排行榜:探访天津望海楼教堂望海楼天主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中塔楼正厅东西侧各有八根圆柱,支撑拱形大顶 教堂具有哥特风格。望海楼教堂几乎成为天津近代史的标志性建筑。建造望海楼教堂时,法国传教士勾结清廷,拆除了大片民居,使许多人无家可归,教堂建成后,传教士又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天津人民不堪忍受其恶行,在1870年6月,愤而焚烧了该堂,这就是有名的“天津教案”。 望海楼教堂于清同治八年(1869)法国天主教会建造, 次年6月在“天津教案”中被天津人民烧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帝国主义分子用清政府赔款,在废墟原址重建,增建了角楼。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焚毁。现存望海楼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用“庚子赔款”按原形制重建。 望海楼教堂是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建造的。传教士是奉圣灵和教会的差遣将福音传给福音未得之民、建立神的教会的仆人;牧师是奉圣灵和教会的委托牧养、治理教会的神的仆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天津市现在有许多著名的天主教堂,望海楼天主教堂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原有一座望海楼,望海楼教堂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时游玩的地方。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贩云集,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望海楼的旁边,还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观、望海寺等庙宇。望海楼教堂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旧称圣母得胜堂,建于1859年,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望海楼教堂坐北面南,为石基砖木结构,正面有三座塔楼,远望呈笔架形,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
望海楼教堂位于海河三岔口东岸狮林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使法国获了在中国“各省租买地”和“建造自便”的“权利”。1862年,法国攫取了望海楼一带方圆15亩地方的“永租权”。 1896年12月,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盖起一座规模可观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呈长方形,前边有3个钟楼,仿佛3个笔筒。法国传教士给这座教堂取名为“圣母胜利之后堂”,并将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钟楼正面的大理石上。当地人称这座教堂为“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于清同治八年(1869)法国天主教会建造, 次年6月在“天津教案”中被天津人民烧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帝国主义分子用清政府赔款,在废墟原址重建,增建了角楼。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焚毁。现存望海楼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用“庚子赔款”按原形制重建。
望海楼教堂是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建造的。传教士是奉圣灵和教会的差遣将福音传给福音未得之民、建立神的教会的仆人;牧师是奉圣灵和教会的委托牧养、治理教会的神的仆人。传福音主要是对不信的传,牧师主要是对信主,渴慕神话的人讲
教堂是1869年6月法国天主教徒在租界外三岔口处修建的,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也叫天主教大会堂或圣母得胜堂,砖木结构,高10米,长30米,宽10米的,平面呈长方形。除塔楼外大部分建筑为二层,青砖墙面,尖拱式门窗,入口两侧设有扶壁,内部有三道通廊,中廊稍高,侧廊次之,属巴西利卡型。另有平顶的塔楼,后来又在礼拜堂四角设立了小角楼。
中塔楼正厅东西侧各有八根圆柱,支撑拱形大顶 教堂具有哥特风格。望海楼教堂几乎成为天津近代史的标志性建筑。建造望海楼教堂时,法国传教士勾结清廷,拆除了大片民居,使许多人无家可归,教堂建成后,传教士又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天津人民不堪忍受其恶行,在1870年6月,愤而焚烧了该堂,这就是有名的“天津教案”。
望海楼天主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