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是殉葬了吗?阿巴亥9年连生3子
阿巴亥是殉葬了吗?阿巴亥9年连生3子 随后,她更是在9年的时间中生下了3个儿子,其中一位就是多尔衮。她的3个儿子都十分英勇,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父亲南征北战,每个人都战功赫赫。 。 后来,当努尔哈赤的权势越来越大,还统一了建州八部之后,其他的部落就感到非常不满,于是就联合起来开始攻打建州。可努尔哈赤是何许人也?但凡前来进攻的敌人都大败而逃,阿巴亥的叔叔也因此被俘虏,直到3年后才被释放。 1596年,阿巴亥的父亲意外被杀,此时的她年仅7岁却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只能由部落的新主人,也就是她的叔叔布占泰收养。5年之后,努尔哈赤接连灭了好几个部落,地位和皇帝无异。这让她的叔叔感到非常恐慌,为了不让自己的部落也被吞并,她的叔叔决定要和对方联姻。随后,在她叔叔的主持下,年仅12岁的她被迫嫁人,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40多岁了,并且拥有多房妻妾,但是她只能顺从地接受这一切。 让人意外的是,她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极有心机和手腕。她靠着自己美
阿巴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努尔哈赤的一生中,曾经有过4位皇后,他的第4位皇后阿巴亥堪称史上最年幼的开国皇后,年仅12岁就嫁给了他,9年连生下了3子,最终却被逼着以身殉葬。
阿巴亥出生于1590年,她的父亲是女真部落中的贵族,她的叔叔则是有名的布占泰。当时各个部落之间战乱频发,而且明朝也在此时故意挑拨,导致各部落的关系非常涣散。
后来,当努尔哈赤的权势越来越大,还统一了建州八部之后,其他的部落就感到非常不满,于是就联合起来开始攻打建州。可努尔哈赤是何许人也?但凡前来进攻的敌人都大败而逃,阿巴亥的叔叔也因此被俘虏,直到3年后才被释放。
1596年,阿巴亥的父亲意外被杀,此时的她年仅7岁却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只能由部落的新主人,也就是她的叔叔布占泰收养。5年之后,努尔哈赤接连灭了好几个部落,地位和皇帝无异。这让她的叔叔感到非常恐慌,为了不让自己的部落也被吞并,她的叔叔决定要和对方联姻。随后,在她叔叔的主持下,年仅12岁的她被迫嫁人,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40多岁了,并且拥有多房妻妾,但是她只能顺从地接受这一切。
让人意外的是,她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极有心机和手腕。她靠着自己美丽的容貌、出众的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丈夫的喜爱。并且当原本的大福晋去世后,她就直接继任了大福晋之位(等同于皇后)
。
随后,她更是在9年的时间中生下了3个儿子,其中一位就是多尔衮。她的3个儿子都十分英勇,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父亲南征北战,每个人都战功赫赫。
就在她成婚后,她的叔叔也迎娶了皇帝努尔哈赤的女儿。结果几年之后,她的叔叔竟然看上了女真第一美女,而且还在盛怒之下用弓箭射向已经怀孕的妻子,这件事让皇帝非常生气,直接带领着这大军将叔叔一族全部剿灭,就这样阿巴亥的母族彻底消失了。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阿巴亥的地位,皇帝担心她为此太过悲伤,于是就特意将军队中最重要的3支都交给她的儿子掌管,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皇帝对她多么重视。但是,让皇帝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在背地里和其他皇子传出了绯闻。
皇帝和她年纪本就相差很多,甚至有的皇子比她的年纪还要大,因此皇帝担心自己病逝后,她们母子会没有依靠,于是时常流露出希望自己的二儿子代善可以帮忙照顾她。因为当时有“继婚”的习俗,所以代善就误以为父皇是想让阿巴亥将来再嫁给自己,于是经常和她私下见面,两人就传出了丑闻。
这件事让皇帝非常气愤,本着“家丑不外扬”的想法,皇帝随便找了一个其他的借口直接将她休掉。可是皇帝的心中依旧放不下她,于是仅仅过了一年,皇帝就重新让她当上了皇后,两人的感情还是十分亲密。
1626年,皇帝在外带兵之时被敌人打伤,从那以后伤势渐渐加重。皇帝知道自己可能活不久了,于是就派人将她接到自己身边,并且和她商量了接下来由谁继位的大事,可是还没将遗诏拟好,皇帝就病逝了。
此时皇太极得知了父皇病逝并且没有留下遗诏的消息,就打算要抢夺皇位。随后就带兵冲入皇宫,宣称自己手中有先帝留下的遗诏,并且要求她立即以身为先帝殉葬。她当然不肯妥协,但是对方威胁她如果不殉葬就要杀死她的儿子,她没有抵抗的办法,只好听从了对方的话,最终自尽而亡,年仅37岁。
当她的儿子们赶到时,她早已命丧黄泉。在她死后,新即位的皇太极不愿意承认她皇后的身份,甚至都不给她设立牌匾。后来,当她的儿子多尔衮掌权后,才追封她为皇后,并且将她供奉与太庙之中。可惜的是,当她的儿子病逝后,后来的皇帝再次废黜了她的谥号,还将她的排位扔出了太庙,可怜她死后多年依旧没能得到清静,实在可悲。
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历史上清朝的公主们都没有什么名气,唯有一位至今被人记住,那就是和硕恪纯长公主。看到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还不清楚她是谁,她还有另一个人人皆知的称号——建宁公主。在小说中,这位公主虽然长得美丽却非常刁蛮、任性,最终离开皇宫和韦小宝一起浪迹天涯。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她却被康熙软禁7年,死后被火化,儿子也遭到了吊杀。
其实,她的父亲是皇太极,按辈分来说她还是康熙的姑姑。她的生母只是后宫一个不知名的妃子,但是她一出生就受到众人的宠爱,就算是她的皇兄顺治帝也对她关爱有加。可不管她如何受宠,当她长大之后还是沦为了皇室政治联姻的“工具”。
在她13岁的时候,她的哥哥顺治帝已经登基,为了保证皇帝的权势不被动摇,她被迫嫁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随后,皇帝特地下令让她和丈夫在京城修建府邸,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她经常进宫探亲,更重要的是皇帝可以控制住吴三桂的儿子。她知道自己的婚姻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但是婚后她依旧和丈夫十分恩爱,还生下了4个儿子、1个女儿。
可她没有料到,几年后,吴三桂就造反了。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康熙帝,康熙早就对吴三桂不满,于是下令处死吴三桂全家,其中还包括她的丈夫和两个已经长大的儿子。而她和剩余年幼的孩子都被皇帝软禁了起来,从那以后7年的时间中,她都没有丝毫自由。
康熙20年,吴三桂带来的所有叛乱已经全部平息,皇帝担心吴家的后代依旧包藏祸心,于是下令将她两个年幼的孩子全都吊杀。她亲眼见到了丈夫、儿子惨死,自己没有了任何性命之忧,但也只有她一人苟活于世,身边再也没有任何亲人。为了让她不要太过悲伤,康熙帝还派人来安抚她,但对她早已毫无用处。
又过了23年,63岁的她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她死后,皇帝只是让人为她简单举行了一下葬礼,随后就将她火化了。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帝登基后,下令将清朝皇室原来的“火葬”习俗废除,全部改为“土葬”。但是当她去世之后,却依旧被皇帝下令火葬,最终安葬于公主皇陵之中。
恭顺皇贵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她就是恭顺皇贵妃,她的家族钮祜禄氏可以说是当时非常显赫的贵族。但是她的父亲却没能完全延续氏族的光辉,仅仅当上了一名小官。嘉庆5年,皇宫举行了3年一次的选秀,13岁的她奉命前去参加。虽然她的家世算不上是最好的,但是她长得非常美丽,被皇帝一下子就看中了,入宫后就封她为“如贵人”。
我们都知道,嘉庆帝有个长寿的父皇乾隆,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登基之时年纪也比较大,所以这位皇帝的后宫妃嫔也都已经三四十岁了,这让皇帝有些不满意,希望选一些年轻活泼的女子入宫。自从如贵人进宫后,一直受到皇帝的喜爱,这也使得她在后来10年的时间中接连生下2个女儿、1个儿子。
尤其是她生下了一位皇子的时候,皇帝已经年近60,老年再得子因此分外高兴,在那以后经常给她增加封赏,一路将她册封到了“妃”位,她在皇宫中的地位也渐渐升高。当她的儿子只有6岁的时候,嘉庆帝就病逝了,她被迫开始了自己守寡的生活。
后来,道光帝登基,对她十分尊敬,下令尊她为“皇考如贵妃”,还特意让她居住在寿安宫中。道光26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她突然患上了一场重病,皇帝为此非常担忧,为了让她在好好养病,皇帝下令晋封她为“皇考如皇贵妃”。所幸,不久后她终于痊愈,这也使得她成为了后宫中少有的被皇帝两次尊封的先帝后妃。
咸丰帝登基后,对她更是尊重有加,下令尊她为“皇祖如皇贵太妃”。在那以后,她又在后宫中度过近10年平静的生活,最终在74岁的时候安然离世。遗憾的是,因为从乾隆帝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能陪葬帝陵的后妃,所以即便她享受了一生的尊荣,但是死后却依旧没有资格陪葬在皇陵之中,除此以外,她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圆满了。
惇怡皇贵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这位女子就是惇怡皇贵妃,她是瓜尔佳氏的女子,这一家族在当时属于满洲镶黄旗,是数一数二的豪门贵族。她出生于康熙22年,比康熙帝小了近30岁。按照满清3年一次大选的规定,康熙39年,17岁的她入宫参加了选秀,最终凭借着优越的家世和姣好的容貌脱颖而出,顺利进入了皇宫。
她长得漂亮,家世又好,因此皇帝对她非常看重,入宫之初就封她为“和嫔”,让她享受一庭主位的身份,这样的位分已经算是后妃的中层阶级。之后,她更是受到皇帝的宠爱,次年就诞育一位公主,但是公主还没来得及起名就早夭了。更不幸的是,在那以后她因为久久悲痛,再加上生孩子时身体受损,竟然再也没能怀上子女。
康熙见她如此年轻就受到这样的打击,所以一直被十分疼爱她,希望能让她振作起来。即便她后来一直没能生育,但皇帝对她的关心也没有减少,甚至还下令将她晋封为“和妃”。1722年,康熙驾崩,此时的她年仅38岁,在同一届的后妃中也算比较年轻的一位。而且她没有子嗣反而让她的生活更加安逸。当时皇子们为了争夺大权难免会连累到自己的母亲,而她没有孩子所以对其他妃嫔没有产生威胁,对皇子们更没有任何阻碍,所以一直在后宫中过得非常平静。
当雍正继位后,对她也十分尊敬,尊封她为“皇考贵妃”。雍正和自己的生母关系不太亲密,反而对她十分亲近,她性格温和、豪爽,皇帝有心事的时候还可以找她诉说,因此对她非常信任。后来,皇帝还曾下令,将皇子弘历交给她抚养一段时间,也就是日后的乾隆帝。
当乾隆登基的时候,她依旧在后宫颐养天年,乾隆一直记着她对自己有抚育之恩,所以对她非常孝顺,将她视为自己的亲祖母一般,并且下令尊她为“皇祖温惠贵太妃”。这个时候,后宫中几乎没有人比她的辈分更高,资历更老,再加上皇帝对她极为孝敬,所以皇宫中没有人敢对她有一丝不敬,她的晚年更是充满荣耀。
乾隆33年,86岁的她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寝宫中安详离去。她在后宫中生活了数十年,虽然没能生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接连收到了3代皇帝的宠爱,更成为了后宫中难得的长寿妃嫔,一生过得顺遂、平安,实在让人羡慕。
万历皇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当初,朱元璋在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后,最终建立了大明。明朝虽然在数百年中一直被人诟病,但在如今很多人看来,这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刚硬的一个朝代。
在明朝立国在长达276年的时间中,在外有着茹毛饮血的野蛮人以及各个草原上的部落都在虎视眈眈,宛如身边时刻都有人拿着刀刃相对,但是他们从未像其他朝代那样有过割地求和的情况,也不将和亲作为维持国家稳定的筹码。光看这一点,大明的强硬程度是其他朝代难以相比的。不过,这也得益于大明第二位皇帝朱棣在自己病逝前颁布的一道圣旨,这位皇帝告诫后人,身为国君万不可做过有辱国体的行径。
将近300年的时间中,明朝共传了16位皇帝,后世给这些皇帝的标签往往都是“另类”、“奇葩”、“有个性”。在这些皇帝之中,就有几位特别不爱上朝,其中最突出的两位是嘉靖皇帝、以及他的孙子万历皇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上朝”和“不处理政事”是两码事,大明也并没有因为皇帝旷朝就彻底乱了套。首先说说嘉靖皇帝,他身为皇帝却一心想要修仙问道,但是这并没有阻碍他掌控朝政,而且他还是一位非常精明皇帝,将国库紧紧地攥在自己手中。当时还有不少人戏称,嘉靖帝简直可以兼任户部尚书的职位,因此,当时大明的朝政并没有出现混乱,而且百姓的生活也比较说得过去。
后来,嘉靖帝的儿子朱载坖登基当了皇帝,这是一位难得明君,不仅去除了自己父亲在政治上的部分弊端,而且还带领着明朝达到了“大治”,可惜的是他只当了6年皇帝,不过,这也为他的儿子万历皇帝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历帝登基的时候年仅10岁,当时的他年纪还小,玩心比较重,而且得益于有个好爹,为他安排了张居正这样的肱骨之臣,所以他不需要操心朝堂上的大事,自己渐渐地对朝政也不怎么上心了。
明朝时期有强大的内阁制度,一些有能力的大臣直接分担了皇帝很多的压力。比如说,张居正和其他贤臣打理朝政的时候,开创了一系列的改革,整个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水平也与日俱增,百姓的生活也十分安定,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万历中兴”。
万历帝虽然不爱过多操控朝政,但是他还有一个难得的优点——脾气好。明朝时期,在文武百官之中有“文死谏,武死战”的风气,也就是说,文官以上谏被皇帝赐死为荣,武官以战死沙场为荣,因为万历帝的好脾气,这样的风气在当时越发严重。
据说,每次谏官们都对着皇帝喋喋不休,皇帝面对他们的口诛笔伐不恼也不动,就静静地听着。但是这样并没有换得大臣们的体谅,慢慢的皇帝也觉得烦躁不已。
史书上曾记载,有一次皇帝上朝的时候,脸上有些浮肿,大臣们就抓住这一点,说皇帝最近的生活太过放纵这才导致脸都浮肿了。皇帝听后非常生气,但是面对这这么多大臣也不好发火,只能说自己是因为原本就腿脚不便,身体状况也比较差。可是大臣们却不依不饶,后来多次上书说皇帝太过沉溺酒色。
这一下子彻底惹怒了万历帝,他在一气之下就效仿自己的爷爷不再上朝了,并且持续了长达28年。这也是后世将这位皇帝视为昏君的原因之一,但事实上,“不上朝”和“不处理政事”还真的是两码事,即便他后来不上朝了,但是已经拥有唯一的皇权,还领导取得了3次战争的胜利。
在千百年后的近代,万历帝的皇陵终于被挖开了,当人们看到这位皇帝的尸骨都感到非常惊讶——他的左腿明显要比右腿更加长。这时人们才明白,这或许才是他多年不上朝的真相。
试想一下,这位皇帝本就体胖,腿部的残疾让他走路都成问题。而他每日好不容易跨上台阶上朝时,还要被百官“围攻”,谁还愿意上朝去呢?
如今再看,不上朝或许也是皇帝掩盖自己腿疾的一种手段。但是事实的真相如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留言分享一下吧。
德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康熙在位时,有一位妃子却十分特殊,她在10年的时间中生下了6个孩子,即便50多岁了还被狂翻牌,奇怪的是,康熙却不愿意将她立为皇后,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传奇的女子就是德妃,她出生于顺治17年,是乌雅氏的女子,家中属于满洲正黄旗包衣。当时人们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满族八旗算是地位较高的一个等级,但是包衣却属于“下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一族生来就是要服侍皇室和贵族,所以她并没有资格参加3年1次的妃嫔选秀。在她14那年,她经过一年一次的内务府选秀,入宫成为了一名宫女。
这时的她虽然只是一名宫女,但是却长得非常漂亮,人也十分聪慧,没过几年,她就成功地吸引了康熙帝的注意,更让人意外的是,一夕的宠爱竟然让她怀上皇嗣,她顺利从宫女晋升为妃嫔。
康熙17年,时年19岁的她就生下了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登基的雍正帝。因为诞育皇子对于皇家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所以一年之后,皇帝就封她为“德嫔”。
此时的她相比刚刚入宫之时,已经拥有了极大的荣耀,但是与后宫其他妃嫔相比,她的身份依旧微不足道,再加上她的出身过于低微,所以她在皇宫中的地位更是不足挂齿。在当时的清宫中有一项规定——品阶过低的妃嫔无权养育皇子,就连自己的儿子也要交给其他高位妃嫔抚养,所以皇四子出生不久后,就成为了佟贵妃的养子。佟贵妃身份尊贵,而且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就将皇四子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养,以至于皇四子长大后和养母更加亲密,反而与身为生母的德嫔非常生分。
德嫔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位分不够高,所以接下来更加卖力的获得皇帝的宠爱,并且再次生下了5个孩子。当生下皇六子之后,她被晋封为“德妃”,并且拥有了抚养自己儿女的权力。
在当时的皇宫中,康熙的嫡妻赫舍里氏早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了一个皇子。而备受宠爱的容妃接连生了5个孩子都夭折了,但是她却在10年的时间中生下了6个孩子,而且孩子们也没有早夭的迹象,因此皇帝觉得她是一位有福之人。
而她更是明白自己家世低微,所以从不直接和其他女子争宠,而是在皇宫中非常谦卑、孝顺,平日里经常在太后身边侍奉。康熙帝是出了名的孝子,所以对她更是器重。可就算皇帝再怎么看重她,却依旧没有将她立为皇后。很多人认为是康熙太过无情,但查阅史料后却发现其中还有隐情。
首先,德妃入宫后虽然母凭子贵,一步步达到了高位,但是在清朝后宫中是非常讲究出身的。在当时,皇后被视为天下女子的典范,是执掌六宫大权的女子,是唯一可与皇帝比肩的人。立谁为皇后,看似是皇帝的家事,实际上是一件重要的国事,当选皇后的女子不仅要能管理后宫,更重要的是,她能帮助皇帝稳定皇权。因此清朝皇后历来都出生于大家贵族之中,身份一个比一个尊贵,她们的家世可以轻易撼动朝堂,帮助皇帝稳定四海。所以说,按照德妃的家世,她就算再怎么得宠,康熙也不可能立她为后。
其次,从清史中我们发现,康熙的皇后更是难当,她们一个比一个短命。早在此之前,康熙就有过3位皇后,第一位是赫舍里氏,她和皇帝的感情非常深厚,但是却在生二儿子的时候难产去世,享年21岁。
第二位是钮祜禄氏,她的家世极为尊贵,原本和第一位皇后是同时入宫的,不过她刚入宫时只是贵妃,后来原皇后病逝后,她就当上了继后,可惜仅仅过了半年也就病逝了。
第3位皇后更加可怜,当时康熙接连失去两位皇后之后,就十几年的时间中没有再立后,一直让佟佳氏代理后宫之主的身份,但是后来佟佳氏重病,皇帝为了宽慰她就封她为皇后,可是她在当上皇后第二天就病逝了。
皇后一个个全部早逝,这让康熙不得不有所顾忌,从那以后就没有在册立过皇后,所以德妃在康熙时期只能止步于“妃”位。后来,当她的儿子雍正登基后,将她尊为了太后,在她病逝后又追封她为“孝恭仁皇后”,此时她才拥有了皇后的名分。
孝惠章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对它的了解也是最多的。在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太后就是孝庄、慈禧。这两位太后,一位是由于为大清做出了突出的成就,才流芳百世;而另一位则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因此被后人唾骂。但她们都不是在清朝后宫掌权时间最长的太后,最长的一位是孝惠章皇后,她还是满清最年轻的太后,统摄后宫57年。
她出生于当时最尊贵的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可见她的家世非常显赫,并且身为孝庄的侄孙女,年仅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顺治帝,一年之后就当上了皇后。我们都知道,顺治帝最爱董鄂妃,很多女子因此十分记恨那位宠妃,但是她却从不为此争风吃醋,而是一直善待后宫众人,她的品行也受到所有人的认可。不过,遗憾的是,她一生都没能生下自己的孩子。
从清史中可以看出,在顺治帝长大后,就不满自己的母亲孝庄一直掌权,因此对母亲安排到自己身边的女子也十分厌恶。自从她当上皇后,皇帝不仅不喜爱她,还经常想要将她废位。多亏了孝庄的劝告,她才能一直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后来,在她还没被皇帝废位前,皇帝却突然驾崩了。
后来,在孝庄的安排下,年仅8岁的康熙登基,时年21岁的她也被尊为了太后,她也因此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皇太后。不久后,康熙的生母因病去世,她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将小皇帝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养大,他们母子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皇帝更是尊她为“仁宪皇太后”。
当时孝庄依旧在世,所以后宫中真正的主人还是孝庄。她也从不因此觉得委屈,反而久居于深宫中,不问政事,每日照顾好年幼的皇帝,孝顺好年迈的孝庄,她们祖孙3代关系一直非常融洽,被后世称赞。她的善良和恭顺一直被视为清朝后宫中的典范,直到雍正帝在位时,依旧以她为例教导宫中后妃。
元玉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这位公主的本名叫元玉仪,被后世称为“琅琊公主”。她的出生极为高贵,祖父是北魏孝文帝的亲弟弟,是朝堂上为首的权臣,还是当时最有名的富豪,家中的财产足以匹敌国库。而她的父亲则是可以承袭爵位的世子,按照当时的规定她的身份应该是“郡主”,但是由于显赫的家世,皇室特别册封她为“公主”。
当时国家十分混乱,当孝明帝登基以后,所有情况就更加恶化了。在内,有胡太后幕后操控,将朝堂上下搞得乌烟瘴气,而且胡氏的私生活更让人不齿。在外,有各种动乱不断,百姓的生活痛苦不堪。孝明帝不愿意一直受制于母亲,于是打算带兵攻入皇城,想要逼迫胡氏交出大权。但是却没想到这件事情被太后提前知晓了,胡氏大怒,竟然伙同下人将皇帝毒死,并且下令将一3岁小儿立为了新皇帝。
胡氏的做法让朝廷内外十分震惊,随后尔朱荣趁机带兵攻入皇宫,将太后和幼帝抓起来扔进了河里,从此国家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随后,叛军又将大部分的皇室成员和高官全部诛杀,元玉仪的祖父和父亲因此丧命。此时的元玉仪还十分年幼,却从一位皇族郡主,沦落为身份低贱的奴婢。
不知为何,她竟然辗转来到了一个名叫孙腾的官员家中。她本是一朝公主,不仅长得非常貌美,还颇有一般女子没有的高贵气质,因此孙腾刚开始对她十分看重。可她却没有想到,这个男子并不是想要迎娶她,而是将她当作自己府中的歌姬,自从她进府之后,不仅要伺候主人,还要在主人宴请宾客的时候表演歌舞,为他人倒茶斟酒陪伴在左右,这让她感到无比屈辱。更让人意外的是,没过多久,孙腾就对她感到了厌倦,竟然直接将她赶出门外,她被迫流落街头。
547年,实际掌控东魏大权的大臣高欢病逝,其长子高澄成为了当时第二位真正的掌权者。那一年,高澄在半路突然遇到了如同乞丐一样的元玉仪,此时的她虽然衣衫破烂,但依旧难掩绝世的容颜,高澄一下子就对她倾心不已,立马将她纳为自己的姬妾。
从那以后,元玉仪就备受丈夫的宠爱。这一次,她不需要每天被迫表演歌舞,而且每日过得非常滋润。后来,丈夫听说了她的遭遇后,对她更是怜爱不已,亲自向皇帝请求为她册封一个公主的封号。她的丈夫虽然对她十分宠爱,但骨子里也是一个非常贪图美色的人。早在很久之前,她的丈夫就是出了名的风流,还经常拜托自己的好友四处为自己搜寻美人。
高澄拥有了元玉仪之后大喜,还向自己的好友炫耀:“虽然你替我找了不少美人,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我自己发现的这一位。”丈夫的好友听说后,立即前往家中希望能够一睹芳容,她的丈夫得知好友的心思后,就得意地将元玉仪带出来见客。可见,高澄对她虽然宠爱,但也只将她视为自己的“战利品”。
不久后,她的丈夫听说她还有一个姐姐名叫元静仪,也长得非常貌美,就想办法结识了她的姐姐。当时她的姐姐早已成婚生子,但是却背地里偷偷和高澄有来往,姐妹俩就这样开始了共侍一夫的生活。后来,高澄让皇帝将她的姐姐也封为公主。她的姐姐十分高兴,对妹夫也更加殷勤了。更令人惊讶的是,高澄还特意提拔了她姐姐的丈夫、儿子,不仅给他们一家人升官,还赏了很多的财宝。
不过,在高澄心中,还是更加宠爱元玉仪,于是特意让她一直居住在自己的办公地点,以便两人能时时在一起。办公地点一般守卫十分严格,为了不让她感到烦闷,丈夫特意下令放松周边的警备,让她可以肆无忌惮的来往,但是没想到却因此酿下大祸。
高澄家中有一个奴仆,名叫兰京,此人一直对自己的主人心怀怨恨,后来竟然伙同他人要杀害高澄,原本这些人是不可能得手的,但是因为恰好当时警备松弛,所以一下子就得手了,高澄也因此丧命。从那以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出现关于元玉仪的记载。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刘娥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娥,就是众多后宫女子之一,不同的是她二婚入宫还当上了皇后,自己不生孩子却逼迫宫女替自己生子,宫女死后被下令水银封棺,她也因此逃过一劫。
刘娥的祖辈都生活在太原,祖父本是后汉时期的大将军,父亲是宋太祖在位时的指挥使,后来因为官职调遣到了成都一带。有这样的家世,她理应成为高贵典雅的大家小姐,但就在她出生不久,她的父母就接连去世,家中因此衰败,她也只能被寄养在母亲的娘家中。
当时的她还十分年幼,却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这让她早早地就明白了生活的艰难。等到她稍稍长大一点以后,她就不愿留在母亲的娘家,外出当了一名歌女。她不但歌唱得婉转动听,而且还很擅长乐器,很多人都垂涎于她的美色,但是她却看上了一个名叫龚美的银匠。不久后,两人就结为了夫妻,她的丈夫为了谋生就带她一起来到了京师。
但是到了京师之后,两人的生活却变得更加艰难,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动了歪心思,谎称自己是刘氏的哥哥,然后将她卖掉换钱。恰逢当时皇子赵恒身边的随从见到;刘氏后,发现她虽然穿着破烂,但是却长得非常美丽,于是就出钱将她买下,并且送到了赵恒身边。
此时的刘娥也才15岁,皇子见到她以后,当即就非常喜爱,于是就让她留在自己的王府中,让她与自己日夜相伴,但是皇子的身体却渐渐变得消瘦、憔悴。
后来,宋太宗召见皇子的时候,发现赵恒的异样,就询问皇子身边的乳母发生了什么。乳母本来就不喜欢长相娇媚的刘氏,于是就禀告皇帝全都是因为刘娥。皇帝听说赵恒身为皇子竟然和一个来历不明的低贱女子日日相伴,所以非常生气,命令赵恒将刘氏赶出去。随后又把一位贵族之女赐给赵恒当妻子,赵恒不能违背自己父皇的命令,但是又不愿意和她分开,于是只好将她偷偷藏在其他地方,有空就出来与她私会。
997年,皇子赵恒继承了皇位,史称宋真宗。随后,宋真宗就将陪在了自己身边多年的刘娥接回了皇宫。她入宫之后,依旧受到了皇帝的喜爱,位分也从“美人”一路高升为“德妃”,但是奇怪的是,她一直没有生下皇嗣。
1007年,后宫中原本的皇后病逝,皇帝就打算将刘氏立为新皇后,但是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对,官员们认为刘氏出身微贱,不能担当一国之母的身份。刘氏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家世是自己无法改变的痛点。为了能在皇宫中立足,她只能生下皇子,来提高自己的权势。
但是她入宫多年去没有任何怀孕的征兆,为了能有皇子傍身,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的身边有一个宫女李氏长得十分漂亮,于是她趁皇帝来召见自己的时候,就逼迫李氏代替自己的陪伴皇帝。
不久后,李氏就有了身孕,数月之后顺利生下了一位皇子(也就是日后的宋仁宗)。随后,刘氏就将皇子抱到自己寝宫,当作自己的儿子。
宋真宗在位时子孙稀薄,见自己好不容易又添了一位皇子,因此非常欣喜,立即下令将儿子立为太子,而刘娥也当上了皇后。刘氏虽然强迫宫女替自己生子,但她却是一位非常贤良的皇后。李氏生下皇子后,她并没有为难李氏,而是让她安稳在后宫生活,但是李氏却在不久后就病逝。此时,皇后身边的人劝她一定要妥善安葬李氏,最好可以使用水银封棺,保持李氏的遗体不坏,以免太子有朝一日知道真相后,会误认为她杀死了生母来寻仇。
而刘氏自从当上皇后以后,就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皇帝,不仅在后宫能处理好各种事务、以德服人,而且经常陪伴皇帝处理政事。
1022年,宋真宗去世,宋仁宗登基为帝,将刘氏尊为了皇太后。此时的刘氏权倾朝野,一度差点儿成为第二位女皇帝,但是最终依旧没有迈出这一步。
1033年,刘氏重病,不久后就因病离世。
这个时候,宋仁宗身边的人告诉了皇帝真正的身世,皇帝这才知道自己生母原来是李氏,皇帝大怒,认为是太后害死了自己的生母,打算将刘氏一族全部诛杀。但是,当皇帝打开生母李氏的棺椁后却发现,李氏过世时神情安详,而且在水银的养护之下多年来一直面目如生,皇帝这才明白刘氏原来没有害死自己的生母,刘氏一族因此逃过一劫。
顺治皇帝登基的时候年仅6岁,在这位皇帝长大后,皇宫中也举行了大规模的选秀。其中有一位少女,她13岁就入宫承宠,次年就生下了千古一帝,但可惜的是,她24岁的时候就早逝了,被康熙帝思念了60年之久。她就是佟佳氏,她的家族属于汉军正蓝旗,在当时的后宫中并不算多么高贵,所以入宫之初,她在妃嫔之中并不起眼。
当时,后宫中的妃嫔制度尚未完善,后妃们的位分从高到低分别为皇后、皇贵妃、妃、嫔、福晋、格格。与满清后期已经稳定的妃嫔制度相比较,我们可以知道,顺治时期的“福晋”等同于后期的“贵人”,“格格”这一位分则在后期又被细分为“常在”和“答应”。而她刚进宫的时候,位分是“福晋”,可见当时的她还算很受宠。一年后,她就顺利生下了皇子,取名为玄烨(康熙帝)。
此时的佟佳氏有皇子在身侧,按理说将来必然会更加显贵。但是,后宫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女人——董鄂妃,这位女子的出现夺走了皇帝所有的柔情,皇帝甚至想要让她当皇后,让两人的儿子继承皇位。但不幸的是,董鄂氏和她的儿子接连去世。皇帝因此悲痛欲绝,一年后,皇帝也染上重病离世,并且在过世之前将皇子玄烨立为了储君。
就这样时年8岁的康熙坐上皇位,原本在后宫中没什么地位的佟佳氏一跃成为了太后。但是,此时在皇宫中真正掌权的是太皇太后孝庄,可佟佳氏即便没有大权,也能保证余生的荣华。谁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佟佳氏就病逝了,此时的皇帝还不满10岁却接连没有了父亲、母亲。在往后近60年的时间中,康熙一直都在思念自己的母亲,并且追封她为皇后。
后来,皇帝又下令,将生母的家族抬为汉军镶黄旗,4年后又再次抬为满洲镶黄旗,保证了母亲一族后世的荣耀。可见,康熙有多么思念自己的母亲。佟佳氏虽然早逝,但她生下了一位千古一帝,还被儿子思念了60年,也算是另一种圆满和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