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ro7下一代旗舰:魅族尽全力打造的PRO7
魅族pro7下一代旗舰:魅族尽全力打造的PRO7另外让人惊艳的,魅族PRO7并未因为采用如此复杂的堆叠机身结构变得更厚。7.3毫米的超薄机身里面塞下了两块堆叠的屏幕、双摄和正面2.5D玻璃。这样的紧凑机身,若没有内部结构设计经验的积累,是绝对难以做到的。举例来说,魅族PRO7后背的“画屏”玻璃盖板与金属机身之间的接合、过渡处理水平已经是处于行业的顶尖水平。金属后背和玻璃之间,几乎是0落差过渡。甚至在极易出现公差的机身边缘的弧线过渡,也处理得几近完美。从魅族PRO7外观曝光的第一秒钟起,它的外观设计就充满争议。在我们手上的“静谧黑”版本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其他款式,尤其是金属拉丝处理的款式,都被人冠以“魅族手持电冰箱”的“雅号”。其实不瞒各位说,我以及ZAEKE知客编辑部的众人们其实还是非常喜欢静谧黑版魅族PRO7的外观设计的。更重要的是,在机身做工、细节处理水平这种高端手机需要一较高下的方面,PRO7不输三星Galaxy S8、iPho
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是世界上每一个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了达到目的,市面上普遍有两种做法——如丰田打造雷克萨斯一般,创造一个看上去完全独立于原有品牌的子品牌,或是如华为发起“爵士人生”一般,通过一两款产品提升整个品牌的形象。
两种做法虽然看起来差别很大,但有一点是共通的:要花钱,并且要花很多的钱。
魅族嘛,则是走出了第三条路:将自己的低端产品线独立出去,然后再用一两款产品提升整个品牌形象。如此看起来虽然是很符合逻辑的做法,但在ZAEKE知客看来却存在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首先,魅族一贯贯彻的高性价比产品路线,奠定了“魅友”们的消费水平层级。这部分“魅友”确实会是魅族品牌的忠实拥趸,但却对产品的“性价比”极其敏感。至于魅族高端化,希望打动的那些追求“逼格”的高端人群们,对“性价比”这三个字却不屑一顾。
从魅族PRO7外观曝光的第一秒钟起,它的外观设计就充满争议。在我们手上的“静谧黑”版本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其他款式,尤其是金属拉丝处理的款式,都被人冠以“魅族手持电冰箱”的“雅号”。
其实不瞒各位说,我以及ZAEKE知客编辑部的众人们其实还是非常喜欢静谧黑版魅族PRO7的外观设计的。
更重要的是,在机身做工、细节处理水平这种高端手机需要一较高下的方面,PRO7不输三星Galaxy S8、iPhone 7这样的顶级选手。整机的选材、做工和手感表现,也远超华为Mate 9这样被认为是国产手机领头羊的产品。屏幕表面的触控手感,也几乎是国产手机中最好的一个。
举例来说,魅族PRO7后背的“画屏”玻璃盖板与金属机身之间的接合、过渡处理水平已经是处于行业的顶尖水平。金属后背和玻璃之间,几乎是0落差过渡。甚至在极易出现公差的机身边缘的弧线过渡,也处理得几近完美。
另外让人惊艳的,魅族PRO7并未因为采用如此复杂的堆叠机身结构变得更厚。7.3毫米的超薄机身里面塞下了两块堆叠的屏幕、双摄和正面2.5D玻璃。这样的紧凑机身,若没有内部结构设计经验的积累,是绝对难以做到的。
但在ZAEKE知客看来,魅族PRO7后背的点睛之笔并非“画屏”,而是“MEIZU”LOGO设计。将后背的LOGO横置,是自从功能机时代就有的设计手法。为营造“一面手机,一面相机”的“双面设计”,当年红极一时的索尼爱立信、诺基亚皆有采用。
魅族PRO7这种略有点“复古”的设计在如今的智能手机界,反而成为一股迎面春风。固然这么设计的魅族LOGO非常容易积累灰尘,但是在深邃黑色机身中闪耀的光芒,给深沉的黑色加入了特别的活力,对美感是大幅度加分的。
当然,ZAEKE知客对于魅族PRO7外观的赞美仅限于静谧黑版本。其他机身款式,尤其是拉丝款式的电冰箱既视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掩盖的。就静谧黑PRO7的外观和机身做工水平,我们会给出极高的评价,甚至说比肩顶级旗舰手机也丝毫不过分。
那这块“画屏”,对PRO7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当然是高昂的成本,甚至PRO7这款手机很多的机身制造成本,都会在这块“画屏”上面。魅族号称这块1.9英寸的AMOLED屏幕是花3000多万特别定制的,考虑到PRO7系列的量级,平摊到每台手机的话成本会极其高昂。加上额外将后部玻璃镶嵌于金属机身之中的制造工艺,PRO7的机身制造成本只高不低。
但是在花了如此高昂的成本之后,魅族却没有将之好好利用。
看看魅族在这块“画屏”上开发的功能吧:计步、看时间、看天气、自拍以及关机状态的MP3音乐播放功能。听起来不少,但是真正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可能只有自拍功能。
举个具有讽刺意味的例子吧:魅族为了这块“画屏”设计了只可以播放音乐,屏蔽掉手机其他功能的“休眠MP3”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用这块“画屏”控制音乐播放,是个相当不错并且有一定用处的想法。
但是在开机状态下欣赏音乐的时候,PRO7只有在开启音乐播放之后第一次点亮“画屏”,或是当前音乐播放完毕顺序到下一首时能看看歌名。此时若是在“画屏”上将音乐信息界面划走,那么再也不能将歌名重新呼出,更别提控制音乐播放了。
这种让人难以理解的例子不止于此,魅族PRO7的这块“画屏”甚至都不能显示来电联系人姓名、不能用于挂断来电、不能用来快捷阅读或回复短信、不能在最初的提示消失之后再次查看有多少条未读消息,甚至设置了自己个性壁纸之后,这块“画屏”还会失去看时间的能力。
总之,几乎一切在我们看来实现极其简单,在日常极其常用的功能,这块“画屏”统统没有。
有不少人说魅族PRO7的“画屏”只是将一块智能手表镶嵌于机身后背,对这一点ZAEKE知客不敢苟同——因为我们还没见过不能控制音乐播放、不能挂断来电、或是在设置了个性壁纸后连时间都看不了的彩屏智能手表。
这块屏幕本来可以成为用户接触和控制PRO7的“窗”,但可惜在当前的Flyme 6.1.1.2A版本中,这扇窗被封得死死的。
这扇“窗”本可以是智能手机的一种新体验,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中更优雅控制智能手机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手段。可目前这扇窗只是一个拙劣的炫技,甚它唯一能够提供的有用信息只有当前的时间。钱钟书先生说得没错,“窗”确实是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但前提是这扇窗能够被打开。
如此的功能匮乏,实在是让我们难以理解。因为魅族甚至还专门为画屏设计了交互系统(官方原话);这块“画屏”甚至还会在用户在正面屏幕打字、通话出现动画;这块“画屏”甚至还能够在用户使用正面屏幕拍照时,实时显示取景器内容——哪怕进行以上操作的时候用户根本不会注意到画屏。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款用469天打造并打磨的,理应代表魅族智能手机最高水平旗舰,却并没有考虑到一些真正实用的需求。我们能够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只有PRO7的开发难度超乎想象。魅族为了让这款旗舰及时上市,唯有选择暂时不将这些功能加入当前系统版本中。
“A badly executed good idea.”这是最最客气的说法。
多说无益,总之如果魅族希望让PRO7的“画屏”拥有任何的实用意义,那么必须要在下次软件更新之中为其赋予更多功能。
Helio X30?其实还是可以的啦ZAEKE知客信奉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但我们却并不愿意认同所谓的“够用论”,一台中低端产品在性能方面确实是“够用就好”。但如魅族PRO7这样的旗舰们,对极致性能的追求只是最基础的自我修养。我们所谓的“抓到老鼠”,不是日常使用流畅就好,而是需要在应对高性能需求时要游刃有余。
比起去年的Helio X20/X25,Helio X30终于是有了旗舰范。首先,其采用和高通骁龙835、Exynos 8895看齐的10nm工艺制造(当然代工是由TSMC完成,和三星的10nm还是有点区别)。它的两颗高性能核心也采用ARM的Cortex-A73架构,加上LPDDR4x RAM及UFS 2.1存储介质支持,比Helio X25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有意思的是,联发科似乎对“省电”二字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为了竭尽所能地降低Helio X30的功耗,其三丛集架构中引入了ARM最新的超低功耗Cortex-A35架构。和A53架构比起来,A35在拥有80%~100%性能的同时功耗能降低32%,并且面积也只有25%。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Helio X30在使用A35取代A53制造低功耗丛集后不仅能换来更低功耗,还能将晶片面积留给负担更多日常处理任务的A53丛集和A73丛集。加上A73高达2.6GHz的主频,能让Helio X30拥有优秀性能的同时维持较低的功耗。
那么实际上呢?
在完成实际性能跑分之后(其中GeekBench 4尚不能在PRO7上运行,故未进行测试),我们发现Helio X30的CPU性能介于高通骁龙821与三星Exynos 8890之间,GPU性能则不如以上二者。比起自己的前作Helio X25,Helio X30各方面的性能跑分已经是翻倍的提升,达到去年旗舰手机的水准。至于喜欢打时间差发布的麒麟960,Helio X30在CPU上落败,GPU则大致打平。
等等,去年旗舰手机?
没错,即便是到2017年下半年才首发,Helio X30也只是和去年高通、三星的移动平台们打了个平手。毕竟Helio X30本来就是计划在2016年正式商用,但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跳票到今年而已。考虑到今年也有不少旗舰手机选用高通骁龙821,Helio X30的性能也足够体面了。
在同样用到10nm工艺的高通骁龙835/Exynos 8895面前,Helio X30可谓是没有半点优势。不管是CPU性能还是GPU性能,都被全面压制。甚至由于骁龙835/Exynos 8895支持UFS 2.1 2-Lane,Helio X30则只支持UFS 2.1 1-Lane的原因,PRO7无法发挥内置UFS 2.1存储芯片的全部性能,其实际读写成绩只是和PRO6 Plus的UFS 2.0差不多。
对于 Helio X30用上先进架构和工艺,但却没有获得出色性能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数点。
其一,在于这颗处理器内部的任务调度策略需要完善。在单线程跑分和连续负载的情况下,Helio X30会比较频繁将工作负荷在不同的核心之间切换,导致其理论上十分强劲的CPU性能无法持续和彻底地发挥。
其二,是Helio X30本身设计思路的原因。其确实采用了Cortex-A73和10nm FinFET这样行业中顶级的技术,但是由于本身10核心之中仅有2颗高性能核心。剩下的4颗A53和4颗A35核心在多线程负载之中难堪大任,导致这颗10核心的处理器多线程性能不佳。
其三,可能是魅族对于温度控制过于严苛。魅族为了将PRO7的发热压至最低,会经常性地采取关闭核心的做法。甚至在《王者荣耀》游戏进行时,都会出现1颗A73核心奋发图强,后面4个A35核心摇旗呐喊的场面。
最后,则是满载稳定度不佳。也许同样是由于要控制发热,PRO7的10颗CPU核心全开时极少能够稳定在各自的最高频率。在10核心全开运行一小段时间之后,两颗高性能A73核心就会降频至2.3GHz,并在后续轮流坐板凳休息,导致性能的持续性不好。
至于魅族在发布会上着重介绍的温控表现,实际却并不太理想。Helio X30的温控比Helio X25要好了好几个等级,甚至优于骁龙821、Exynos 8890和麒麟960。但和在温控方面做得很出色的骁龙835相比,PRO7还是热得更快更明显。
总之,我们还是非常希望魅族在后续推送的固件中对PRO7的处理器核心调度进行些优化,如此应当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性能并降低耗电与发热。甚至我们觉得PRO7没必要采用如此严苛的温控策略,牺牲点发热控制换来更好的性能表现其实是个不错的方向。
“生活不是只有跑分,还有诗和远方,只要日常流畅就好。”
没错,PRO7的日常流畅度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作为旗舰机种,PRO7在日常开应用、载入大型游戏的速度表现只是基本合格,和去年采用骁龙821/Exynos 8890搭配UFS 2.0的旗舰机型们基本相当。
可与今年的旗舰机种们相比,PRO7的各种速度还是慢半拍。比如以上GIF中,小米6及荣耀V9(碰巧都是蓝色机)启动《真实赛车3》的速度都比PRO7快一截。总之Helio X30不再会像去年X25一般,成为PRO7的槽点,但说亮点可不至于。
另外作为一款旗舰产品,追求就不应该只是“日常流畅”和“够用就好”。我们之所以选择旗舰机,就是希望获得最极致、最爽快的体验,以及那种“高人一等”的特殊感觉。想要做一台真正的旗舰,就需要在每个方面都精益求精。PRO7已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做到最好,那些性能的锅,我们觉得更应是联发科来背。
当然,以上关乎性能评价不适用采用Helio P25处理器的标准版PRO7。Helio P25处理器本质上是被用于魅蓝X中Helio P20的“鸡血版”,其实际性能只是稍高于高通骁龙625。打个比方,便如同一台宝马316i的车主将内饰和外观完全打扮得和M3一模一样。
既然性能上被甩开了,那么PRO7能否在续航能力上挽尊呢?
很遗憾,不能。
PRO7的续航能力,大致是普通强度下正常用一天的水平。全天使用电信4G网络的话,PRO7能够坚持一个白天,并在夜幕降临时留下些许电量。若是换做联通4G网络,那么续航就要再打些折扣。当然这种续航差别是中国联通网络本身功耗更高的原因,和PRO7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和同等电池容量的骁龙835国产旗舰们比起来,PRO7的续航是要差那么点的。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PRO7的充电速度是当今旗舰手机中一等一的快,并且在充电过程中发热也控制得极好。并且和一些采用专用快充协议的旗舰手机不同,PRO7可以兼容其他采用MTK快充协议的充电头和移动电源,用起来当然也方便得多。
魅族的第一台双摄,居然还挺不错?没错,魅族PRO7这台魅族双摄先驱,居然在相机表现上相当不错。考虑到这是魅族旗下第一款双摄手机,ZAEKE知客愿意为此表扬魅族一番。
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想要表扬的是魅族PRO7的拍照品质,而非它的双摄特色功能。
首先先看纸面规格:魅族PRO7依旧采用和PRO6系列产品上同等规格的索尼IMX386传感器,新增同等规格黑白镜头,取消光学防抖镜组。另外由于整个后背空间有限的原因,在PRO6/6s/6 Plus上那个花大价钱弄出来的环形10LED补光灯以及激光辅助对焦模组也和PRO7说了再见。
我们心中不免地凉了半截:又一个为了双摄舍弃光学防抖的?
还好,若不作特别说明,我们认为一般用户基本看不出魅族PRO7和PRO6s/6 Plus这两款有光学防抖镜组机型的拍照品质区别。即便没有光学防抖镜组,PRO7也能够在光线一般,甚至拍摄夜景时保留相当量的细节。而且凭借独立的黑白镜头,它还能够拍出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和层次感的黑白照片。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PRO7在画面噪点控制上有巨大的进步。在拍摄夜景的时候,它能够巧妙地将噪点对画面细节的影响降到最低,但不让画面产生令人不适的涂抹感,并保留相当多的细节。PRO7的夜景表现甚至超越了小米6,逼近华为Mate 9——要知道后面两机器可都是有光学防抖的啊。
但是,PRO7当前软件版本(Flyme 6.1.1.2A)的相机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成片率低。
和其他存在这一问题的机型不同,PRO7成片率第并不是白平衡不稳定或是对焦精确度差导致的。使得它无法完美随手拍的问题,在于魅族似乎过于追求成像反应速度。PRO7的成像速度确实不赖,和业内一些顶级的旗舰手机们处于同一个水平上。
但魅族似乎将PRO7的快门响应速度优先级调得太高,以至于按下快门时不论是否对焦完成都会立即捕捉图像。更雪上加霜的,PRO7还取消了激光辅助对焦模块,使得其本身对焦速度便略逊于上一代产品。加上缺乏追踪对焦功能,使得其在拍摄小动物的时候会有挺高的几率跑焦。
所以,PRO7确实是ZAEKE知客碰见过的成像速度最快的手机,但其样张跑焦的概率也是高得让人难以置信。所以在使用它一段时间之后,我养成了按下快门之前先进行点选对焦的习惯。
最后需要提的,PRO7的“画屏”支持后置自拍功能。但是在使用后置自拍的时候,是无法在“画屏”强迫PRO7进行一次对焦的。我们所能够做的便是将PRO7翻转过去之后默念1~2秒,然后按下音量键触发快门,如此才能保证自拍100%清晰。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推送个更新,强迫相机在完成对焦之后才能拍照就好啦。
到这里,魅族PRO7的相机基本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什么?双摄虚化?我还是放两张样张大家自己体会吧。
尽管今年的旗舰手机们还没有悉数登场,但ZAEKE知客觉得魅族PRO7已经可以拿到一个“提名奖”。凭借PRO7,魅族算是体面地迈进了真正的高端旗舰智能手机市场。
是的,魅族PRO7的硬伤其实很多。比如它作为一款旗舰手机没有NFC,所以移动支付手段受到很大限制;它作为一款旗舰手机却不支持USB 3.1,所以传输速率低且不支持视频输出;它作为一款旗舰手机却不支持802.11ac(采用P25处理器的标准版不支持),所以Wi-Fi传输速率要打折扣。
我不怀疑魅族将PRO7做好的决心,但魅族似乎对自己的“画屏”太过于自信,甚至说天真也不为过。在手机后背额外开辟一扇“窗”是很好的想法,但至少目前魅族完全浪费了这个好创意,使得后背那扇花大价钱开的窗像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鸡肋。好在魅族对外观设计和机身做工的把控足够严格,让PRO7的精致很大程度上掩盖了那些缺点。
比起在线上拼杀,魅族PRO7肯定是要注重线下出货量的。因为这样一台设计新颖,看起来逼格十足的产品,只有在线下才能全力发射光芒。“十核”、“双屏”、“双摄”这样的关键词加上精致漂亮的外观,将会是魅族PRO7在线下市场最大的优势。
更进一步说,采用P25处理器的PRO7标准版虽然满身都是槽点,但其起到的降低入门门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毕竟线下消费者对价格极为敏感,他们会觉得高低配版PRO7也就是差了2个CPU核心和64GB内存。在销售员的“够用”话术推动下,我们甚至认为P25版的PRO7能够在线下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
要怎么样才能让下一台魅族旗舰摆脱“提名奖”,真正有资格和顶级选手们过上几招?
很简单,只要魅族不要再提“够用”二字便可。就像一个想要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不应该将自己的目标定在及格线一个道理。瞄准更高处尽自己全部的努力,尽力克服限制自己的客观因素。哪怕是身在牢笼中,也不能放弃自己曾有过的追求。
人在屋檐下是要低头没错,但至少要做好昂首挺胸的姿态啊。